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5997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
 隆盛中学学案

  八 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  李家英   审阅                 审核                  

课题 课型 使用者 上课时间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课时 第六周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较阅读,体味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难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及相关内容

1、了解圆明园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这里有碧波荡漾的福海,有秀美的夕阳晚照有如梦似幻的仙山亭,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残破不堪,那曾经宏伟壮丽的大理石柱廊孤独的站立在高远的天空下,似乎还在回味着往日的辉煌……

2、走近作者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诗作《历史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罪恶统治者的斗争。

3、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 ~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訢媾和。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奕訢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二)放声朗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同时,请同学们注意圈画一下课文有哪些字词值得注意。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赃(    )物   箱箧(   )  制裁(   )  给(   )予  恍(   )若  

琉(   )璃(  )     珐(  )琅(  )   眼花缭(   )乱   惊骇(   )    晨曦(   )   瞥(  )见   劫(   )掠   缀 (   )满    绸(   )缎  

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展开全文阅读
                                                                                        

(三)自学疑难摘要(包括词句的翻译及诗歌内容的理解等):                                                     

                                                                           

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1.请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画出来,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

2.请把信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画出来,大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艺术效果.

3、作者对圆明园的评价和对侵略者的嘲讽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三、展示提升(15分钟)

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问题。

(其他小组作补充。)

四、反馈与检测(10分钟)

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课后反思

附:阅读文章《哭泣的圆明园》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霹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李家英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就英法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以旅行的名义延展语文的空间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下一篇:《风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