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182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主备人: 审定人: 答案制定人:
复习目标及重点:
1、背诵默写 2、诗歌赏析
一:背诵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
1、 我欲因之梦吴越, 。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 。
4、世间行乐亦如此, 。
? , 。 ,!
《月下独酌》 《送友人》
, 。 ,
, 。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 。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
。
《将进酒》
1、君不见, , 。
2、君不见, , 。
展开全文阅读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4、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5、陈王昔时宴平乐, 。
6、主人何为言少钱, 。
五花马,千金裘, , 。
二、送别诗鉴赏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写出鉴赏语: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本诗中有一句诗历来为人称道,请找出来并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浙》
王维 王昌龄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寒雨连江度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分析两诗的异同点
(1)相同点:
(2)不同点:
展开余文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 赠别诗一般都写的缠绵悲伤,这首诗却写的别具一格,其特点是:
5、、前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送魏万之京 》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6、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意象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李白送别诗赏析:
一、壮别
在李白的送别诗中,很少看到眼泪,更不用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诗人豁达大度、豪爽俊逸,唐代诗人魏颢描述李白“眸子炯然,哆(张口状)如饿虎”,不似多愁善感之辈,故虽感情丰富,视友如亲,但离别之际,决不会“儿女共沾巾”,而只能予人以昂扬进取之勉。如《渡荆门送别》一诗,便是壮别之代表。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时年25岁。这次出蜀,可谓壮游:经巴蜀,出三峡,直冲荆门山以外,飞驶至楚汉之间。诗人亲历巴山蜀水之险恶,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的惊诧,亦不乏“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欢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充满新奇、惊喜。那连日来跟在诗人身边的两岸群山逐渐消退殆尽,开阔的江面扑面而来,奔腾咆哮的江水向远方逝去,直到那水天相连的远方,何其壮美。夜半时分,俯瞰江面,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白昼晴空,远眺天边,云蒸霞蔚,变幻无穷,又似海市蜃楼一般奇妙。江山多娇,思绪万千,忽而生发思乡之幽情,乃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之玄。读到这里,方知诗人所指的送别者竟然是故乡之水!正是这“故乡水”,不辞万里把诗人送上生活道路的远大前程。全诗以启程远游起笔,以途中所见景色为干,以惜别作结。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气势磅礴,情思绵长。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雄伟奇丽的画面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和随意的拼凑。荆门外的所有景色都与长江密不可分。它们以长江为中心,共同和谐地构制成一幅雄伟奇丽的江景图。这个背景,对于表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可谓相得益彰。“情乐则景乐”,“景语亦情语”。毫无疑问,《渡荆门送别》所写的景物全染上了诗人内心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眼中而又形诸诗人笔下的荆门外雄壮奇伟的自然景色,与这位青年诗人初离故土,投身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追求那不平凡事业的广阔胸怀和奔放热情的情调是和谐一致的。
如果说,李白初次离开从小生活的蜀地到楚国游历为壮游的话,那么,与“故乡水”的离别乃是壮别。
全诗意境高远,想象瑰丽,形象奇伟,语言精美,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和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描摹同样脍炙人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何其瑰丽,“下”与“飞”之配搭,“生”与“结”之合用,把水中月影的变化过程及海市蜃楼的奇特幻象写活了,令人叹为观止。
像这类表壮别的诗篇还有《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起句“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便一扫悲秋古调,宴别顿觉欢快美好,友人们自然不生“悲哉秋之为气也”之情。全诗景新情深,热烈奔放,结句虽有“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之叹,却丝毫无碍于诗人豪情的宣泄。而《南陵别儿童入京》结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更是高唱入云!
这些送别诗,缘情依景,依依惜别中见得豪放,恋恋不舍中深蕴壮怀。
二、醉别
李太白嗜酒好月,人所共知。诗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坦言:“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有“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一说,盖酒月二物乃诗人一生之寄托也。李太白豪侠孤傲,嗜酒如命,唯月是爱。但他并不是那种“只愿长醉不愿醒”的消极入世者,也没有“一醉解千愁”的动因。他坚持“人生达命何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的主张,深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哲理,因而酒月二物自然也成了他性格的象征。这在他的送别诗中可以得到印证。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略作玩赏,便仿佛置身于一种特别温馨可人的氛围之中:江南水乡,暮春季节,东风骀荡,杨柳依依。诗人即将离开金陵,入店独酌;金陵子弟闻讯赶来,尽地主之谊,表惜别之情,于是主客“各尽觞”,愉悦非常。此一别,既无泪花,也不见哀愁,甚至连牢骚都没有;只有醉而不醉,不醉而醉的快意。读着读着,读者也会醉的,醉于酒,醉于情,抑或醉于春?只觉得畅快淋漓,情谊绵长。“语不必深,写情已足”(沈德潜:《唐诗别裁》)也。
值得玩味的是,杨花柳絮,并无香与不香可言,但诗人居然嗅到“满店香”,究竟是酒香、店香,还是人香、心香,谁又说的清呢?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也。事实上,有“吴姬压酒”,恐怕连神仙也站不稳了,何况是一生也离不开美酒佳酿的李太白呢?加之“长安子弟来相送”,人气极旺,热闹非常,主客“尽觞”,众人皆醉,亦在情理之中。至此,方悟“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之玄,起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之“香”亦得以诠释。诗人豁达轻快,洒脱飘逸之形象遂跃然纸上矣!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回,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要离别,什么都别说,先“干杯”,来他个一醉方休;说再见,哪管它斗转星移,只盼望“重有金樽开”。虽然分道在即,飞蓬将逝,还是“且尽手中杯”为好。短短八句话,四十个字,句句不离“酒”。全篇俱扣“醉”,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醉别”。今人离别,有“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之咏,令人神往之至,奈何还是有“伤”。而远在一千多年前的李白,与老朋友相别,似乎比今人还要豪壮得多,豁达得多。通篇不见一个“伤”字,不现一滴泪珠。这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调不同,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氛围更是迥异。景则明洁亮丽,情则淳厚绵长,思则回味无尽,有如美酒之色香味,是一篇“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醉别”好诗。
展开余文
三、惜别
李太白一生游历南北西东,朋友甚多,与达官贵人,好友亲朋,山野村夫,隐逸之士,甚至黄发垂髫,均有聚散,也有吟咏,几乎所有的相聚都让诗人喜中从来,而每一次相别又使诗人依依不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比李白长12岁,相识时,孟浩然已名满天下。两人十分投缘,情深谊重,遂成至交。老朋友要赴任扬州,乘船而去,其船在长江上越行越远,以至于完全看不见,诗人还伫立远视,望着那东流的一江春水,迟迟不忍离去。这是怎样一种情感,这是怎样一幅画图。景色艳丽谐和,如仙境佛地,赏心悦目;友人仙风道骨,如同黄鹤,在百花吐艳的春色之中飘然而下,“之广陵”大显身手。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不管怎么说,离别总不好受,何况是挚友相别。因而,“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人之常情了。稍后的边塞诗人岑嘉州是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儒将,他与朋友离别时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联传之千古;刘梦得为逃难贬谪之吏,他与柳宗元在衡阳路别时,发“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之叹,亦为绝唱。此三联,虽然送别友人时各自的情感不同,却都是惜别,表达效果则可谓异曲同工。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在“青山”“白水”之间,于“北郭”“东城”之地,送别友人,山重水复,“行行复行行”,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惜哉!连“浮云”和“落日”也为之动容了。惜则惜矣,却毫无伤痛哀怨之意,全诗一片光灿明丽。“万里征”,喻鹏程万里,曰“浮云”,曰“落日”,皆蕴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最后之“挥手”,似一特写,定格于斯,与班马(离群之马)之一“鸣”相呼应,妙不胜言。主客挥手道别,班马嘶鸣分路,离别之情,人畜皆然也!
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杨山人乃隐逸之士,是李白早年“访道”结识的朋友,二人颇为契合,友人将归隐嵩山,诗人浮想联翩,乃赠诗以志此别。
嵩山如方外仙境,景色格外怡人。宅有“万古”之寿,峰似“女玉”之神,仰之则肃然起敬,临之则杂食俱消。更为神奇的是,“日月照耀金银台”,“月”居然可“长留”而不沉,皎洁明亮,高“挂在东溪松”上,令人向往之至。梦境乎,幻觉耶?只觉得友人能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中生活,定然胜似神仙,朝暮晨昏,其乐融融。采掇者,“紫茸”(娇嫩美好之花)“仙草”也,酿制者,玉液琼浆也……
想着友人日后的生活,诗人不禁心旌摇动,于是生发“岁晚”“青天骑白龙”“相访”之遐思,倘能在这样的情境中再聚首,更为超奇旷达,豪放飘逸,则今日相送,何愁之有?
读这样的送别诗,如步入桃园仙境,置身玉宇琼楼,无愁无怨,无悲无嗔,只觉得雅致,只觉得谐和,只能感到“情”与“景”,“思”与“境”的最完美的统一。
相同点 都是送别诗 诗的开篇都是由景色描写切入
为诗的全体做一个感情基调的铺垫 都借"酒"这样一个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离别之青
不同点 劝君更尽一杯酒和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者的劝字是妙处 说明是一种离别中的场景 在劝离别之人喝酒 让人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后者则是离别后的一种惆怅 离别之人已经远去 空望玉壶来表达离别之情
网二丫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豪放飘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11年高考作文指导: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下一篇:
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研能力(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