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997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听潮


教学目的

    1、这是一篇相当典型的写景散文,通过本课教学,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写景散文的一般写法,从而指导今后此类文章的阅读与写作。

    2、本文文质兼美,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不能到高三再抓)。

    3、文中折射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赏析和审美的过程中,使学生受一定的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4、对于难得的好教材,不妨“文”尽其用,做到“一课多得”。在重点校讲授此文,让学生学得广些、深些,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5、课时: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阅读《鲁彦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序言(沈斯亨写),浏览集子里其他作品;细读《听潮》原作,了解课本节选部分故事的来龙去脉,摸清作者思想发展的轨迹,比较文章删改前后的优劣。这种总体的把握,有助于准确理解课文。

    教师参阅了《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通讯》中有关《听潮》的文章和资料。1983年1月号《语文学习》里《〈听潮〉引起的回忆——访鲁彦夫人覃英同志》一文,介绍了鲁彦夫妇当年听潮的背景和经过,以及鲁彦当时的心态;最为重要的是覃英同志的一段话——“鲁彦说过,他爱大海,人生就像大海。……应该把作家对大海的感情和作家对人生的态度联系起来。”这是帮助我们深入领会《听潮》主题的一把“钥匙”。如不知晓,就会影响寓德育于教学的效果。

    教师观看了“中学语文课本表演精选”,《良师益友》里《听潮》的朗诵录像,觉得可以用来辅助教学,但有几处读音需加以规范。这样,既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又及时发现了“隐患”,并确定了对策。

    要求学生认真读一遍课文、注释和“揭示和思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当时我校采用人教社“分编”教材),并自查工具书,掌握以下词语:佛国、赏鉴、宽廓、沉吟、偎依、睑、酣梦、拨剌、壁垒、金锣、危楼。这是考虑到在初中阶段,字词教学要摆在重要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很好的作品——《听潮》。”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上课题和作者。

教师要求学生看完并记住注释①然后提问一名学生(不许看书)。

[限时默读是为了训练速读能力和记忆力。]

教师在简要地介绍了鲁彦的生平创作后,专门作了如下叙述:

    1928年,鲁彦到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科搞世界语翻译。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他十分不满。当济南发生一起惨案时,他如实地向世界作了报道,触怒翂国民党政府,被撤了职。后来,当局要他搞书报检查(干这差事自然要奉命限制进步书报的出版发行),他不干,于1929年夏跑到上海,先是失业,后是教书,并由此开始专业文艺创作。这一年,他和夫人到浙江普陀山度暑假。鲁彦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那里,面对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于是写出《听潮的故事》这篇优秀的作品。

    教师又对这篇游记的梗概作了介绍:鲁彦和妻子起初被寺里当家的安排在一座突出在海上的幽静的房子里。过了四天,来了两个肥胖的外国人,当家的让鲁彦夫妇让出房间。鲁彦不搬,说:“一样给你们钱,为什么要我们让给外国人?”以后几天,当家的不来打招呼,和尚也脸上没笑容,饭菜也变坏了,里面还有虫子。(学生发出鄙夷的笑声)临走的那一天,鲁彦跟寺僧开了个玩笑:他从箱子里取出了军队里的制服,穿在身上,把符号和徽章特别露挂在外面。当家的见了非常吃惊,连忙口称:“鲁老爷”。(笑声)鲁彦给了些香火钱,当家的就办了一桌酒席饯行,又送了佛国的特产和蔬菜。(学生活跃)鲁彦对妻子说:“这只是平常的故事,一来一去,完全和潮一样的!”了解了这些情节,我们就能明了鲁彦夫人关于“鲁彦说过,他爱大海,人生就像大海。……应该把作家对大海的感情和作家对人生的态度联系起来”这段话的含义了。

[不讲清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心态,就不能使学生正确领会文中所抒发的真情。教师对上述情节的介绍,还出于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的考虑。]

    二、学生指导

    “《听潮》是《听潮的故事》的前半部分,选入课本时,人教社的同志拟了个标题,而且作了不少的删改。从这篇课文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怎么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教师提出:一,认真审题;二,掌握这类文章的一般写法,用以分析本文;三,按照三点要求去做。

[教师的“教”,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同时教师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1)审题

    教师运用谈话法使学生明确:

    一,从取材范围来看,“潮”是描写的对象,“听”是鉴赏的方式。“潮”是海的一种运动形式,它不等同于“海”。文中以写“听”潮为主,兼写“观”潮,并且旁及其他。

    二,从文体来看,本文属写景散文。

    [引导学生先对文章作“鸟瞰式”的把握,并提高作文切题的能力。]

    (2)掌握写景散文的写法

    教师使用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出写景散文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反过来,又用以指导本课的学习。

    “《在烈日和暴雨下》(见分编教材第3册,学生已学过)这篇文章里,暴雨的到来的是有一个过程的,老舍先生先写了什么?再写了哪些?最后又写了什么?”教师问。


展开全文阅读
    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言,得出了完整的答案:雨星→雨点→雨道→瀑布→水世界(讲授这课时已经懂得该文“层次清晰”)。

    接着,教师把学生注意的中心拉回到本课的学习上来:“现在写的是‘潮’,它是属于动态的事物,那就要再现出它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来。你们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琢磨:鲁彦笔下的海潮,经历了几个阶段?其中又可以分成哪些小层次?作者用了哪些语言抓住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特征?你们要把关键词语找出来,前后勾连,进行比较。”然后,教师板书:“1.有层次地描述”。

    随后,教师以朱自清的《春》为例,帮助学生简要地复习了“写景可以通过不同的感觉去写”的旧知识,要求他们在学习《听潮》时正确运用,并且提醒说:“鲁彦除了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描写海潮之外,还写到了听潮时的幻觉,这在课文的哪个地方?细心找找。”嘱咐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上:“2.多角度地描绘”。

    “为了描绘春花,朱自清写到了蜜蜂和蝴蝶;为了描绘春风,他写到了——”教师作进一步的启发。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香!”“有鸟叫!”“还有牧童的短笛嘹亮地响着!”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插话。

    “这是什么样的写法?还记得吗?”

    “是用有关的事物来烘托。”

    于是,教师把“3.以相关景物加以烘托”写在黑板上,说:“鲁彦为了突出海潮,还写了哪几种相关的景和物?尽量找全。”

    接下来,教师问:有什么办法把景物写得更逼真、更形象、更生动呢?”学生应声答道:“比喻!”“拟人!”“夸张!”……教师便在黑板上列出第4条:“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最后,教师提出:“写景往往是为了抒情,鲁彦写《听潮》就是借景抒情。(板书:“5.借景抒情”)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他听潮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对大海和海潮怀有什么样的感情?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分行板书:“听潮的心情”,“对海、潮的感情”,“对人生的态度”)

    [这既是定向指导,又是以带规律性的知识武装学生,使他们能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3)学习要求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三点。一,多读。二,“神入”: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让作者笔下的文字符号成为自己脑中活生生的形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三,品味:紧扣语言,细细咀嚼,赏析其精妙之处,同时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

    [使学生懂得如何依据文章的特点去学好课文。]

    三、观看录像

    观看之前,教师再次叮嘱学生要“神入”,要“品味”,并且提醒要注意字的读音。

    看后、听后,学生们无一遗漏地指出了朗诵中“当天、辟开、呵欠、袭击、拨剌、血腥”等字读音不规范。

    [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和严谨学风的培养。]

    四、课文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听潮》分为几大部分,然后逐段进行赏析。

    (1)第1、2段

    一带而过,只求学生弄清作者听潮的时间和地点。

    [对教学“易点”费时过多,就会令人生厌。]

    (2)第3段

    教师问:“作者所住的房间是观海听潮极好的地方,文中写了哪几点?——看谁说得快、说得全。”经过紧张的查找和相互补充,学生们说得正确、完整:“比较幽静”,“靠海湾”,“露台突出”。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大家懂得了:对有利环境的交代为下文的“听潮”作了必要的铺垫;“欣幸”二字为全文确定了感情的基调。

    [注意锻炼学生迅速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3)第4段

    请一位学生朗读。

    教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这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需要联系上一段和下几段来考虑。”讨论后,学生明确了:第3段只是提到“领略海景”,还没涉及“听潮”;这一段的第1句(“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才破题(教师让学生把“潮”、“听”二字圈出。)这一段是写“每天”听潮的概况,下几段写的是“当天晚上”的详情。

    “为什么作者着重写了飞沫的空际升落,而且带着腥气或咸味,冲进窗棂,黏在身上,润湿房中的一切呢?”学生认为这正写出了海潮的特征。教师对此作了一点补充:“这几点都区别于江湖池塘的浪花。”

    学生熟练地识别出段中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描绘海浪飞沫的写法。

    教师进而问道:“把飞沫比喻成细雨、朝雾和暮烟,这是抓住了飞沫的什么特点?”学生答道:“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教师让同学们在书上记下“迷蒙”二字。

    [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来把握文脉的能力;在艺术分析中注意避免“插标签”。]

    (4)第5、6、7段

    教师让学生简略地说说鲁彦夫人的开始赏鉴海景时的心情,以及段中有哪个错字需要改正。(“欢心”是“欢欣”之误)

    第6段由一学生朗读。

    读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把一个能概括此时大海情状的字找出来,学生颇费思索,最后找到了“静”字。再经过教师的诱导,同学们认识到:“大海上一片静寂”的静,是从“听”的角度写出了总的气氛围;“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的静,是从“看”的角度写出了海的状态。又因为题目是《听潮》,所以用“大海上一片静寂”作这段的首括句。

    “在这一段里,由近及远,写到了哪几种景物?”学生边查找边答道:“波浪……月光的倒影……灯塔的红光。”

    学生再按教师的要求找出了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教师又发动大家展开讨论:文中所比拟的动作、所比喻的形象显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有哪些动词用得精确?踊跃的发言和教师的小结使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轻轻吻着”、“矇眬欲睡”表现出海浪的轻柔;“银鳞一般”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描摹出月光倒影的明亮而细碎,从而暗示了海风的柔和和海水的荡漾;灯塔的红光“像是一颗红玉”,显示出光柱晶莹剔透的特点。

    这时,教师降低语调说:“原文是‘宝玉’,人教社的同志把它改为‘红玉’,哪个好?”学生一致认为“红玉”好,更美。教师再作些阐发,说:“黑色的空间,红色的宝玉,一黑一红,在色彩上对比强烈,美极了;而‘宝玉’只强调‘质’,不突出‘色’,在视觉效果上逊色多了。”学生听后,露出赞许的神情。

    鉴于“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一句很费解,教师便正面作了解说:“这时,大海平静、深黯,更显得深邃,给人以‘不可知’的感觉,这就是‘神秘感’;而灯塔红光的照射和月光倒影的闪烁,却使人窥见大海真容的一斑,这就是‘揭开了海的神秘’。”至于后面一句,学生能理解:“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指的是潮来时的景象;“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则是潮去时的画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懂得了作者在这个自然段里,既写出了大海的“形”,又写出了它的“神”。


展开余文
    紧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弄清该段末句的写法和作用:通过“幻觉”写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随后,教师告诉学生:原作是“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怀地,……”主语应该是“我们”(原作确有语病),“平静”和“宽怀”都是形容人的心情的;现在修改者把主语理解为“脚下”(即立足处),于是把“宽怀”改成“宽廓”,这是不妥当的。学生们点头赞同。

    在第7段的分析中,学生正确的说出:“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表明二个沉浸在美好的观赏之中。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登上认识的新台阶。]

    (5)第8、9段

    一名学生朗读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第6、第8段作比较,看看潮退的层次有了什么发展。学生找到了比拟的词语“欲睡”和“睡熟”,懂得了海潮落到了最低点;他们还发现这两段分别是从“观”和“听”的不同角度写的。

    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对大海“沉吟”,像“诗人一般”有了较准确的理解:这时海水轻轻摇动,发出又低又小、断断续续而又富有诗意的音响,像是高雅的诗人在低声吟诵优美的诗句似的。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朦胧的月光”具有“温柔”的特点,教师介绍了“月光如水”和“柔情似水”的习惯说法。为什么此时的海浪声“像微风拂过琴弦”呢?学生说得好:“声音挺轻的,很好听。”至于“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学生的理解是:“也很轻”,“飘飘悠悠的”。教师在此基础上概括道:“这后两个比喻非常贴切地再现出海浪柔和而悦耳、轻盈而飘忽的神韵。”接着,教师动情地小结说:“作者在这里用最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如痴如醉的大海沉睡图,表现了退潮辣温柔、静谧的美!”

    末了,教师提出了一个费解的问题:“声音是诉诸听觉的,作者却用诉诸视觉的月光、晨雾和落花作比喻,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哑然,教师便解释道:“人的感觉是可以相通的,能够用这种感觉表现另一种感觉,这叫‘通感’,是特殊的比喻。”教师又问:“第4段里连用‘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形容飞沫,这一段里更是一连用了6个比喻来描摹海水,这叫什么‘喻’?”学生面面相觑,教师便告知他们:“叫‘博喻’。”(板书)教师还说:“将来你们上了高一,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它里面就有通感和博喻。”

    [对名篇中的名句,教要“精雕细刻”,学要“咬文嚼字”。符合可接受原则的超前传授,大有裨益。两年后,升入本校高中的学生对此都深有体会。其中一位写道:“印象最深的是通感和博喻这两种修辞方法,本该是在高一的教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和《绿》中才正式讲的,而我们早在初二时就已经学会了,……类似的,我又联想到了呼告、顶真等修辞手法,我们也比其他学校考来的同学早学了两年,这当然是曾老师的功劳。”]

    (6)第10、11、12段

    教师提示之后,学生注意到作者以简洁的的语言和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些与大海相关的景物——岛屿和星星,用以烘托潮退时的宁静。

    在学生分析了第12段之后,教师补讲了几句话:“这时候,鲁彦夫妇的思绪已经和温柔、静谧的大海融为一体,这正所谓进入了‘无我之境’,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第13、14段

    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要求从这两段里找出共有的一个字来概括大海在这一阶段的情状,并且抓住体现出层次发展的词语。

    朗读后,学生略为议论一下就把“醒”字选出。于是教师归纳说:“前头描绘的是‘海睡图’,这里——”“是‘海醒图’!”学生高声地接过话碴儿。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大家体会出:第13段写的是大海被“惊醒”,第14段则进而描写大海“自醒。”又经过相互补充,大家把有比照意义的词语挑了出来,从而缕清了海潮在情态和音响方面的变化:从“吻”到“掀”,从“沉吟”到“汩汩”,从“颤动”到“晃动”,从“银鳞”到“银龙”,从“像微风拂过琴弦”到“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从“吐着气”到“喘着气”,岩石从“奏鸣”到“嗥叫”,波浪从向岩石“掀过来”到被“击碎”而“片片飞散”。

    教师又提出了一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没有风’这一句是不是赘笔?”学生们不知它有何作用,教师就讲解道:“这里点明此时海浪的兴起不是由于刮风,而是潮汐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运动(当然,这是月球引力作用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也从中体会到作者用语的绵密。

    [注意引导学生揣摩“弦外之音”。]

    (8)第15、16、17段

    因为有了分析“海睡图”和“海醒图”的基础,所以学生朗读完这三段之后,能马上概括出“海怒图”来。再通过教师的启发,他们进一步了解到这“怒”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15、16段写海潮接近最高峰(前一段从视觉写,后一段从听觉写),这是表现海的“愤怒”;第17段写海潮达到最高峰(既有“形”,又有“声”),这就发展为“狂怒”(从“疯狂”和“怒吼”二词中分别摘取一字拼合而成)。描述也是很有层次的:从“喘着气”,“打着呵欠”到“咆哮”再到“怒吼”;从“脚踢”、“手推”、“牙咬”等被动挣扎到“袭击”岸边,“冲进”岩石罅隙,“拨剌”岩石壁垒等主动进攻再到“吞没”岛屿,“扑”过脚下,“泼溅”身上等进一步扩张;从抵抗的“嗥叫”到“像千军万马”的气势磅礴的混合音响再到“响雷”般的震耳欲聋的巨响。

    文中的“血腥”一词,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联系“银光消失了”一句,说明这时旭日东升,海水为朝霞所染红,加上巨浪汹涌,令人胆寒,因此用“血腥”来形容。

    (补在“巨响”下一行)

    接下来,教师介绍说:“拨剌”一词原作“刺打”。学生认为人教社的同志改得不对,因为“拨剌”是个拟声词,形容鱼儿在水里跳跃的声音。“怎么改呢?”学生答不上来,教师便建议改为“撞击”。至于“扑了过来”的“扑”字,原文是“浮”,学生们一眼便看出人教社的同志改得十分传神。

    [学生在文字推敲上得到了一些锻炼,思维的批判性品质也得到了某些培养。]

    (9)第18、19段

    教师首先提出:“第18段在语言上有什么毛病?”几个学生立即识别出“会”和“了”有矛盾。讨论后,教师小结道:“要是借用英语语法来说,‘会’字表示‘将来时’,‘了’字却表示‘过去完成时’,时态前后不一致。”学生会心一笑。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听潮》的文眼——“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的深刻意蕴和它在文中的作用。教师还顺势加以发挥:“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的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并且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就体现出人们不同的精神境界来。”接着,教师把话题一转,继续说:“其实,我们面对的社会,也跟大海相类似,有时风和日丽,有时雨暴风狂;我们的人生道路,有时平坦宽阔,有时坎坷曲折。应该怎么看待呢?马克思有句名言:‘斗争就是幸福!’毛主席在年青的时候也写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学生为之一振)思想进步、信念坚定的人必定对美好事物热烈追求,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鲁彦就是这样的人。你们还记得吧,他的夫人讲,‘鲁彦说过,他爱大海,人生就像大海。’他夫人还说,‘应该把作家对大海的感情和作家对人生的态度联系起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追求作品的意境往往表现出作家思想的境界。我是这样理解鲁彦的。’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透过鲁彦热爱大海的感情,看出他那积极进取、勇敢搏击的人生态度。在这个根本点上,我们应该向鲁彦学习!”(学生为之动容)

    [注意到把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理性分析与感情熏陶结合起来;注意到在能体现出本课“灵魂”之处,安排一个较有力度的高潮和较有深意的升华。]

    (10)第20、21段

    在分析“一样的美”时,教师在学生归纳出大海美的两种形态(潮退时温柔宁静的美和潮来时雄壮有力的美)的基础上指出:对同一事物,有人说美,有人说不美,这离不开客观事物的本来特性,但也带有各自的主观色彩。

    [进行浅显的审美教育。]

    (11)第22段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尤其是潮来的时候”一句的含义后,作了这样的说明:“伴妻”、“默坐在”和“隐约”三处,原文分别是“和妻”、“关在”和“模糊”。学生一致认定:改得很好,使语意更为准确。

    [改文、炼字的训练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积以时日,成效自见。]

    五、总结

    师生合作,有问有答,按前面“掌握写景散文的写法”那五条进行总结。教师续写板书,学生续记笔记。针对“有层次地描述”,列出海潮层次表”;其他各条,均把总结要点补在原有板书的后面。(“板书设计见教法揭示之五)

    [板书力图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六、词语检查和提示

    对课前布置须查工具书的词语进行检查提问;对书中注释里容易念错(如“汀”)、写错(如“罅”)和释义不完整(如“战栗”的解释有可能被忽略“因害怕”这一要点)的字词,以及形近字)(如“汩”与“汨”)、同音字(如“醇”与“淳”),作了讲解或提醒。

    [这一环节没有安排在前面,是考虑到不破坏“作者简介和本文写作背景”、“学法指导”、“观看朗诵录像”、“课文分析”和“总结”的紧密联系。]

    七、再读课文

    请同学按照“神入”和“品味”的要求,各自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充分发挥作品的美学功能和感染作用,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有练读的机会。]

    八、课堂练习

    以口头提问、彼此订正补充的方式,检查书中规定的练习。

    [不留书面作业,减轻课外负担。]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听潮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口技
下一篇:《送元二使安西》等古诗五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