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882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学生厌写作文原因与对策初探 (语文版)
广东兴宁市第二中学 赖坤元
长期以来,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观念:语文学科最难学,作文最难写。怕学语文,厌写作文,已成为中学生的严重心理障碍,也是困扰许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那么,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
语文学科讲究的是日积月累,讲究的是长期的历练。应试教育讲究的是立竿见影,讲究的是“一课一得”“一课一背”。由于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那样做一题就有一题的收效,考试时语文的分数也不如数理化那样高,语文是慢工夫,短时间内不易见效果,“投入大产出低。往往比值不等。所以,在语文学习上,学生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在语文课堂上也在看数理化、政史地。加之,有的学校提出“教学内容题目化,练习题目标准化”的口号,为了应试,语文在教学时,也一遍遍地做题,严重背离了语文的含咏、鉴赏的特点。做了大量的题,又不见明显的效果,渐渐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没有时间的保证,没有兴趣的激励,学生的语文水平低下就势所必然了。
学语文一靠大量阅读,二靠勤奋写作。舍此,别无他法。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忙于做题应试,根本无“闲心”读书。有时做的题多,考试却一个没有。多数学生除教科书、教辅书以外,几乎不读课外读物。有的年轻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就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他们不顾自己语文水平低下的事实,经常向学生“现身说法”,反对阅读。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学生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的虽有也形同虚设,有的规定,图书室和阅览室不对学生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数量、阅读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长期以来,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不问世事,远离生活。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关心。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强调的是多读书,多参与社会。学生没有条件直接参与社会,可以通过媒体,多看时事新闻,间接地了解社会。可有些家长、老师连电视新闻也不让看,连这条间接渠道也给堵死了。学生既无生活积累,相应地也就缺乏独立思想,遇事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思想单薄、贫弱,甚至偏激。写起文章来,自然难以讲清道理,难以使人信服。
作文能力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形成,靠突击是难以奏效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一套写作教材,写作教学是随心所欲,各自为战。综合性学习缺乏操作性、系统性。不同的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又不一,多数学生从小学、初中起就处于放任自流中,写作得不到有效的指导。练习的次数又少,一般是两周一篇,有的甚至一月一篇。如此,写作能力如何能得到提高呢?
学生不愿学语文,不愿写作文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考试时语文尤其是作文的得分太低,与其他学科的得分相差悬殊。中考中数理化满分的更是比比皆是;而语文能得110分者实属凤毛麟角,120分比登天还难。中考评卷时,常常规定个 “起评分”,45分以上者从严控制,要判满分还必须征得“组长”的同意,甚至多人的评议通过。大多数考生的作文都在35分左右,很难拉开差距。往往是考生的卷子还未打开,就被无端地扣去了十几分。高考中考阅卷如此,中段期末考试阅卷如此,平时训练阅卷也如此。无形中,学生在头脑中就固化了一种观念:语文学不学,作文练不练,结果都差不多。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情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要守住自己的课堂教学,加以积极思考、主动采取应对策略。
首先转变观念,反复向学生宣讲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语文不仅在考试中重要,而且是构建人文内含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学科。其他学科都是中考一过,就没用了,唯有语文可以使人受用一生,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用到语文。
上语文课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多调动学生参与,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就不要越俎代庖。要像魏书生老师那样采取多种手段,开展多项语文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亲近大自然,厚实学生的生活积累。作文评卷也要研究、制定新的评价体系,站在学生的角度评价学生的作文,敢于给高分,作文要拉开差距。
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写作计划。集中整个学校语文教师的经验、智慧,在充分讨论、实验的基础上制定一份可供学校采用的作文训练计划。计划要能体现出各个作文能力点,各种体裁,基本表达方式,基本写作方法等。从学生一入学起就严格按照计划训练,坚决屏弃到了作文课才临时去想写什么作文的无序现象。还要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次数,开展多种作文训练,提倡写日记。像快速滚动作文教学就是很好例子:每个班分六个小组,每个组写一个单元,在一节课完成,然后各个组滚动批改,一一对应。下一回合,又可以滚动到下一单元。这样多样性就有了。
再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阅读。生活是写作的“源”,阅读是写作的“流”。“源”“流”畅通,作文的“泉水”才会滚滚而来。语文教师一定要鼓励、引导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不要怕阅读占用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叶老说过,“语文课文无非是一批例子”。既是例子,我们就可以大胆取舍、调换,用新鲜的时文代替陈旧的课文。鼓励多读名著,多读时文,鼓励交流阅读心得,鼓励写读书笔记,鼓励模仿写作。
最后要唤起写作欲望。作文开始的讯号——作文题,是很重要的,它就象红绿灯作用于司机一样,能迅速引起大脑的反应。老文题会使学生厌烦,怪文题会使学生疑惑,生文题会使学生茫然,新颖而又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学生最喜欢。因而巧命题目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指出:“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学生的积蓄不外乎生活的积蓄,书本知识的积蓄和感情的积蓄。文题命得好,就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浮想联翩,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命题,还要有针对性,要顾及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一样,命题范围也应有区别。初一刚进中学、抽象思维虽有所发展,但具体的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多借助于直觉形象,题目应命亲眼见的直觉形象,否则会感到畏惧、厌弃。初二身体速长,发育逐渐成熟,意识到自己已进入成人世界,较初一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以及好奇心。老师根据这些特点来命题,学生写作才能有情绪。初三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能讲一定的道理,但说理比较肤浅、简单、片面。他们害怕摸不着边际的议论文题,命题时就要注意难易适度,难度一大会产生厌烦心理,挫伤其积极性,扼杀写作欲望。所以要把握命题尺度,全面分析、有所侧重。为弥补课内命题的局限,我们还采取课外学生自由命题作文的方法,开放思想,要求学生写真、写实,因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乐意作,所以收效比较好。
展开全文阅读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作文,乐于作文,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作文,写出文通字顺、表达真情实感、充满情趣的习作来,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始终追求的一种作文教学的境界。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道什么是学生所喜欢的,所乐于接受的,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这样,你就会发觉学生的作文有了一些变化,并开始逐渐进入了佳境。
赖坤元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学生厌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猫》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
和谐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 (语文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