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453
标签:
作文指导
我也聊——关注学生——由语文远程教育说开去 作文指导
我也聊——“关注学生”
——由“语文远程教育”说开去
泸县实验学校 杜大义
一
“语文远程教育”的三位老师以聊天的形式谈到了“关注学生”的问题,引起了我的许多思索。
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扪心自问:
自觉关注了学生吗?
不自觉关注了学生吗?
二
语文教师关注学生,就是要考虑每一个语文教学活动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提高思想觉悟和语文素养。
三
我们语文教师往往关注分数,关注教材,关注教参,关注自我。
四
是不是教材里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理解?我的答案是没这个必要。
《七上•理想》中有这样的句子:“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带来被误解的寂廖,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对这个句子,我认为就没必要为学生“解惑”。对于这个句子,你即使为学生分析了,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
五
是不是《练习册》上的题都要按编者的答案来讲解?我的答案还是没这个必要。
《七上•练习册•紫藤萝瀑布》中有这么一个题:“有人评论说《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幅精致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这两方面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作简要回答。”编者的答案是:“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描绘,把握紫藤萝的大致轮廓,整体印象,可以领略花的色泽、神采和香气;说它是一首歌,是因为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思路回首过去,并把它与美丽的眼前联系在一起,会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哀,并珍视眼前的生命。”“赏析”般的答案确实很美,但学生能写出吗?不能。我把这一答案简化为:“说它是一幅画,因为它写了‘形’和 ‘色’;说它是一首歌,因为它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
六
学生跳起来都不能摘到桃子,何必让学生跳呢?如果学生连续几次跳起来都摘不到桃子,那么他们就会不跳了,即使遇到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的机会,他们也不会跳了。
七
我有一个学生,用了五天的时间,还不能背诵《童趣》(200多字),我叫他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他,并要求他明天早上到办公室来背书,必须熟背。但是,他第二天到办公室,还是背不得。他哭着说:“我在小学从来没背过这么长的文章。”听他这么说,我才开始关注他,思考他。我分析他:一是缺乏背‘长’文章的信心,二是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三是没有背‘长’文章的方法。于是我开始帮助他树立信心,培养意志,掌握方法(方法:熟读,化整为零,先分后合)。以后这位学生就能按时间完成背书作业了。
八
深入学生内心,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九
一个学生的在《新班印象记》这篇作文里写道:“这是初中第一堂语文课,杜老师正讲述如何学习初中语文(要树立大语文观)时,一只蜜蜂飞进了教室,那蜜蜂在同学们头上飞来飞去,同学们怕被刺,头随蜜蜂的飞行而转动,手又在头上摆来摆去,并且有人开始说话,一时间,教室里出现了混乱局面。我们都以为老师要批评我们,没想到老师却说:‘现在请同学们安静地仔细观察你们头上的不速之客,然后准备发言,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讲出来。’……杜老师的教学方法真好。”这一届第一堂语文课,我给了学生一个好印象。我当时之所以这样做,是我心中有学生,有好动好奇的学生。这个时候,你用强制的方法让他们安静下来听你讲所谓的课,那课的效果肯定差,更何况,“观察飞进教室里的蜜蜂”正和我刚才讲的“要树立大语文观”相吻合呐。
十
学生如子,学生如佛,学生如朋友。
学生是问题的起点,也是问题的终点。
少批评学生,多检讨自己。
是缘,是福。有缘,有福。
――自觉不自觉关注学生。
杜大义
标签:
作文指导
我也聊—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诗词五首:游山西村、渔家傲、浣溪沙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下一篇:
形象大于思维——略谈《长恨歌》主题的丰富性 作品赏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