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高考范文
阅读:2073
标签:
高考范文
陕西高考满分作文《豆角月亮》是抄袭还是模仿
华商报
本报讯(记者木闻、实习记者卞丽敏):一篇得了满分的高考作文《豆角月亮》(以下简称《豆》)与一本杂志上的文章《弯弯的月亮》(以下简称《弯》)“一模一样”,这个满分作文到底是“模仿”,还是“抄袭”?本报昨日第4版报道的这则消息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对此表示看法。明显有抄袭嫌疑,不应该给满分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徐先生:《豆》文给人的感觉好象是考生以前看过并记住了《弯》文,因为从故事情节上看,《豆》文明显“借用”了《弯》文。但是,《弯》文很精致,而《豆》文较粗。不过《豆》文的题目非常好!
《弯》文的题目太通俗,但我觉得给60分还是有点高。业余剧作家、残疾人乔先生:两文只不过是题目、人名不一样,文章主体(情节结构)是袁炳发先生的。以前我写过一个小品,被别人拿去署名参评,听说获了奖。可是这奖没我的份儿。我对抄袭行为深恶痛绝。今年参加高考的陈姓学生:我看这位考生的这种作为不太好,连“月亮”像“豆角”都不变化,就凭这不费吹灰之力得了满分,我有点不服气。
当然,也“佩服”他脑子还算灵光。是种机智地模仿为啥不能打高分西安一高校教师徐先生: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豆》文是一种抄袭。但是,高考作文本来并不是用来公开发表的,所以只能说明这位考生曾经看过并记住了这篇文章,高考时又消化并且灵活运用了文章的精髓。况且,《豆》文中文字流畅,有一些语言还是很美的。西安一搞工程的张先生:应该首先肯定《豆》文没有问题。其实这就跟我们搞工程的一样,不能因为这里有一幢楼的外形、结构及其内部设备和另一幢的一致,就断言谁抄了谁。
我觉得学生本来就是学习各种知识,把这种优秀的东西拿来用了,有啥不可以呢?西安一高校教师杨先生:我认为《豆》文不能叫做抄袭。中学生写作文不会受什么经济利益(驱动),他(她)看过《弯》文以后,用自己的记忆和灵活的头脑活学活用了,虽然说《豆》文的立意可以认为是袁炳发的,但不是说不可以借鉴。咸阳一位高二女生: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只要是合理地学习别人的文章写法,我觉得没啥,可以“抄抄”。当然要做到不着痕迹太不容易了。
如果我今年高考,以前也看过这文章,说不定我也会套用一下,得个高分何乐而不为呢?高考作文应该教育的误区参加今年高考阅卷的曹老师:今年高考作文题是一个话题,给考生的发挥余地很大。
只要不太离题,应该出现较多不错的好作文。可是,正因为“发挥余地大”,有些考生会“钻空子”,以致出现“套用模仿”、“照搬抄袭”等情况。这也正是应试教育色彩比较浓厚的一个表现。我在今年阅卷中,就曾见到一篇作文很有些余秋雨的笔法,虽然没有打满分,我也给他了高分。因为考生写的还不错。孩子今年参加高考的凌女士:现在考大学真难,孩子受累,家长受罪。可是这篇作文明显抄袭了他人的作品,不劳而获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满分,太令人不解了。
高考一分两分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升学甚至一生,这样下去,你抄我抄,咋办呀?
标签:
高考范文
陕西高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满分作文遭质疑 四川泸州18岁女生好苦恼
下一篇:
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思考及对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