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反思
阅读:4521  
标签:教学反思 高二教学反思
《论语》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如何教授《论语选读》,是很多语文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情。《论语选读》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一般的文言文,它涉及到三个层次:文字、文章、文化,比平常的文言文教学多了一个层次——文化。那它到底该怎么教?在平时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大多采用的课型依然是教师串讲课、主题探讨课、读书报告课等,我们的语文课有时成为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或是有语文但没有文化的语文课。教师如果只是着眼于字词的落实,那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由此,教师对讲授本课程的定位就迷惑了:到底该怎么上《论语选读》?

一.把握编者意图,反思论语教学

本书的“前言”部分中,明确标明:《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该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而其具体学习要求分别是:首先,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其次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究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三是提高个人精神品格,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塑造高尚的人格。其四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要懂得了解作者的具体观点,需要联系其他论述,放在整个思想体系中考察。最后是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纵观这五个基本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讲授本课程,势必要以解读孔子的思想内容着手,通过对孔子言行举止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孔子思想体系。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塑造高尚的人格。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观念,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分清“原生”的孔子与后人“包装”的孔子,还孔子以本来面目。

比如讲授“子曰:‘有教无类’”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们首先可以明确,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矛头直指“学在官府”,与“氏所以别贵贱”、“氏所以别愚”相对立,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他的这一教育思想使得许多以前根本没有机会接受学习的年轻人得以接受学识,提高修养,教育的广泛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论语选读》中编者列出的这些篇章里,出现的人物众多。通过对前十章中出现的孔门弟子的国别、出身、年龄、学习态度、个性等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弟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各不相同,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等)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再看弟子们的国别,我们就可以发现,孔子的弟子们来自五湖四海,有鲁国的冉求、宰我、冉伯牛等,卫国的子贡、子夏,陈国的子张,吴国的子游等。有年长的子路,有年少的颜回。因此,我们就可以推知,孔子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中,确实是达到了“无类”——无长无少,无贵无贱,无智无愚,无贫无富,自行束脩以上,未尝无诲焉。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为了更直观地看到并理解孔子的这一教学理念,编者有意安排了“陈亢问于伯鱼”一章。陈亢问一知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从中,学生就容易清楚地看到一代圣贤是如何身体力行自己的这一教学思想了。由于编者对选文的处理,本身就着力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对相关论语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就要善于引用这些典型材料加以评析。

在了解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后,我们还应该联系我们的现实,反思孔子这一教学主张的现实意义。我们会发现,当今的社会远远地脱离了孔子的这一教学主张。城乡差异,重点与普通,这是人为地制造教育的不平等。当然,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现今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也正努力地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在改变这一现状。

其次,我们也应该向学生讲授清楚,孔子由于受当时生产力的限制,提出“唯女子与小人不可教也”,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这是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重大缺陷。纵观他的弟子,竟然没有一个是女性!而他的这一思想的波及面之广之深,是孔子自身难以估料到的,譬如到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在面对贾母和宝玉两人相同的一个问题——可曾读过书时,她对贾母说道“只刚念了《四书》”,而听到贾母“读的什么书,只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子罢了”,她立马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因而在回答贾宝玉的问题时,改口答道:“不曾读,只上过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因为林黛玉已经明白,作为贾府最高统帅的贾母秉承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立世准则的。想不到,孔老夫子的礼物一送就是上千年!

由此,我们应该清楚,《论语选读》教学要注重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要注重“古为今用”,更要关注:这样的命题在今天有什么意义?我们应如何去看待?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二.透过高考命题,反思论语教学

  高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命题组设计题目的方向和难易度是指引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针策略。

2009年《考试说明》:考查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2009年浙江高考语文卷针对《论语选读》,设计了两道题目,分值4分。

  我们先看分数配比和题目设计。第一道题目是让学生“根据材料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分值为1分,第二道题目是“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分值为3分。

前一道题目考的是根据文本内容归纳相应的成语,其实这与以往的成语题大同小异,只是以前试卷当中出现的是现代文句,这次出现的是文言文句。只要学生能理解语句含义,再考虑到成语其实就是文言文的紧缩语,解答这道题目难度应该不大,所以分值也就限定为1分。而高考之所以设计这一题目,跟教授本课程的具体学习要求分不开,因为第五条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后一道题目要求难度相对增大,不仅要熟悉文句内容,更要进行概括并评析。考查地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鉴赏评析能力,所以赋分为3分。从这一题目的设计考虑,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阐发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孔子的各类思想主张,比如交友标准、待人接物的核心观念、义利观、治国策略、教学原则、教学方式等,以期“以不变应万变”。


展开全文阅读
针对考试说明以及09年的试卷,我们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质疑、阐发、联想和评价的一些基本方法。比如确定材料反映的思想原则,阐述具体表现,反面假设推断,最后归纳总结。

   其次,我们再看材料的组成。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两则材料均出自同一话题“诲人不倦”之中,所选内容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反映的是孔夫子以学生主体,注重身教的教学原则。

选择这样的材料其实是一种必然。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某些思想观点对当今学校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仍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命题要考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是第一年为《论语》单独命题,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行积极性原则”其谁?

孔子很多闪耀着人格光辉和充满圣者智慧的思想,已经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念,“义与利,义与生”的价值观,“为己与为人”的求学目的和“谦让与进取”的处世方式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引导学生进行研讨的重要话题。

只有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去帮助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我们才能使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解读《论语选读》的目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话既是古人对教师作用的精确阐述,其实也是教师讲解《论语选读》的教学思路。

 

张一

标签:教学反思 高二教学反思 论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采药归来红霞飞(孔庆东随笔)
下一篇:人性与狗奴性之现代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