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187
标签:
教师随笔
我心目中的偶像---鲁迅(教师随笔)
提到鲁迅先生,似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我怀疑无论我怎么下笔都必然扭曲先生的思想。便如先生所言那只死后停在他脸上的苍蝇,这会是对多年来已饱受误读(解)的先生的再一次伤害。特别目前国内关于研究鲁迅的著作便已经超过6000本,可谓汗牛塞栋矣。而我对现代文学所知寥寥,对先生的思想更是一知半解之下便发此狂论,实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下凡所述者,我只愿本着严肃和小心翼翼的态度来说一说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我心目中的鲁迅,在我开始识字的时候,我所知道姓鲁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梁山好汉鲁智深,再一个是班门弄斧中说的那个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鲁班,我还模模糊糊的记得有个叫鲁迅的,我只知道他的文章很难懂。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读到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才觉得他充满了正义感。从此我开始读鲁迅的文章,鲁迅便在我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它比鲁智深还英勇,比鲁班还聪明,是一个把杂文视为匕首和刀枪,勇于跟反动派作斗争的伟人。 在众多的作家群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与其他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写些短小的结构杂文,小说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异彩?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位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他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读鲁迅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了解鲁迅的为人。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卑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报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爱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反动御用的文人们捉襟见肘,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消失了,又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让我们发扬鲁迅精神,把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人人内心中包含着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吧!
鲁迅先生,在我懂得什么是人心险恶时,他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偶象。在世人眼中,他总是怀一颗永不妥协的心,冷眼看世界,指间夹着半支香烟。鲁迅是说不完的!他的《收获》开辟的“走近鲁迅”专栏,曾一度引起争鸣,火药味之浓,在文坛上是罕见的。骂鲁迅者有之,捍卫者亦许许多多。这争论后来延续到文坛之外,在史学、哲学界也很有反响。
在文学上,用余华的话说,鲁迅的小说同样是极为成功的。先生的小说刚刚一问世就达到了新文化运动的高峰,体现出了相当高超的写作技巧。之后中国文学发展的大部份模式你都可以在先生的小说中找出它的影子。而先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还同时具有深刻的思辩性和反思精神。先生的很多批判性和讽刺的东西,算得上中国文化史上的异类,异端。但我们从不缺乏“孔孟朱王”这样的圣贤,而鲁迅便如和郑和一样,对中华民族来说都是空间绝后的。(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先生亦然。)
先写在为《呐喊》作序时如是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鲁迅是一道丰碑,长久地屹立在中国文学界,即使在他文字的革命性、政治性远远掩盖过其文学性之后,他也仍然作为一种精神,一个信仰,被后世顶礼膜拜。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鲁迅,不可否认的是:鲁迅,的确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因为他笔下的那个世界太真实地反映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太形象地折射出我们每个人骨子里的东西。研究鲁迅的作品,是最好的了解鲁迅的途径,在研读的过程中,你看清的是一个打着 “中国人”烙印的自己。
鲁迅,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他的笔,被毛泽东评为“藏在花丛间的一尊大炮”,看似美好,却永远不知深藏危机。气急时的反语,是他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所应当有的悲愤;铺垫下的伏笔是他所专属的特点。
他用自己的笔,去批判封建礼教,他写祥林嫂,他用自己犀利的笔触,去揭示社会的黑暗,去揭示这个可怜的女人背后,隐藏的是什么。祥林嫂的死,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必然,是礼教黑暗的所在。人心的冷漠与现实,在他的笔下,永远也无法遁藏。
不知中年时的闰土,到了最后,是否还会像儿时那样,欢快地叫声迅哥,而不是谦恭地拱起手,叫声“老爷”。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你离乡时,望着阴暗的月光,所说的。也许你开始了解闰土,知道了他的苦,明白了他的难,谅解了那一声从闰土口中说出的那一句言不由衷的“老爷”。
鲁迅,没有在战场上拼杀,他不会挥剑舞枪,他不会出谋划策,他不会在战场上听着冲锋的号角去为了祖国拼杀,他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但他会拿笔,他会指挥文字,他会倾听着社会现实的钟声,用自己犀利的笔杆去抨击一切社会的黑暗,为这个民族记录下一段屈辱却又慢慢觉醒的历史。
“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你“俯首甘为孺子牛“,却受到万人景仰。
鲁迅,你可知道,你携一片羽带着作家的愤然与坚强,幻化成高悬的信仰,荡涤我的心智,丰腴我的思想。摇曳的光束把你瘦瘠的灵魂揉进一轮明月,浮名遮不住你睿智的双眸,哀伤羁绊不住你奋行的脚步。你的笔杆犹如一把利剑,直刺敌人的心脏。责任在,信仰在,用自己那如椽的巨笔,书写了一个屡遭欺凌与压迫,然而已日渐清醒并开始奋起抗争的民族。
展开全文阅读
鲁迅先生的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对于鲁迅,人们从来都不吝惜“最”这个夸张的字眼,他拥有现代中国最深刻的心灵,最敏锐的思想,最坚强的斗志和最独立的精神,我认为,鲁迅的价值,绝不仅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他还填补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项空白,他用自己的人格和艺术浓墨重彩地塑造起一尊凡俗之神。
世纪之交时,似乎为了继续向世人证明他脑后的反骨生得有多漂亮,王朔炮制了一篇《我看鲁迅》,此文取得了预期的轰动效应,有人表示了反感,也有很多人表示支持和理解,认为此文是对多年来神化鲁迅不良倾向的一次反拨,此观点一出笼,立刻应者云集,他们显然为王朔的荒唐文章找到一个堂皇的理论支撑,长期在鲁迅阴影下的学人好象大大出了一口恶气,大有说出“心里话”的痛快和欢畅。但神化鲁迅,一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鲁迅研究学者做的最成功也最有价值的一件工作。中国恰恰需要这样一尊神。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不缺神灵的国度。各种各样的神灵都在这个国度里找到了自己虔诚的信徒,人们在吃饭的灶台上都供了一座神。迷信和崇拜是中国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民间传奇里,死去的恋人多半会化作神仙,这里面寄托着大家对神灵世界的向往和迷恋。这些神灵,是最虚幻的真实,拥有实在的权力和至上的威严。中国人是畏惧神灵的,私下里说了“大不敬”的话,要忐忑上半天,深怕众神显灵,自己遭到报应。长期以来,中国人缺乏有质量的精神生活,缺乏一种“高尚”的敬畏。我们对神灵的膜拜和景仰,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惘惘的恐惧,怕天不下雨,怕闹水灾,怕贫困。
鲁迅作为神,是独一无二的。
他是现实之神,不象寺庙里的神一样虚无飘渺。
他是脚踏实地的神。他吃饭也睡觉,不是漂浮于蓝天白云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我们需要这样一尊神,他不是借助政治力量、伦理情感和世俗幻想登上神祉的,他不可能给信民带来丰收或富足的希望,他手里紧攥的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艺术和人格。我时常在想,漫长的中国的历史中,有没有哪个人是凭这两样东西的完美融合成为神的?没有。中国神的身上,大多寄托着人们对好日子的美好理想,期望在虚幻的膜拜中收获实利。鲁迅作为神,显然不具有让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的魔力,但他终于成为神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奇迹。
鲁迅是一个话题,一个让人必须严肃起来的话题。徐志摩和几个才女的风月故事可以被电视工作者拿来做上一顿言情大餐,其实鲁迅先生和许广平以及朱安的婚恋故事同样有蕴藏着不少戏剧因子,但再大胆妄为的编剧也不敢触及这个题材,先生的冷硬表情镌刻在国人心中,无法想象鲁迅先生柔情万种的模样。鲁迅先生的家庭生活始终局限在严谨的史料考证中,没人敢附会出一桩风流公案。鲁迅是公众的,他不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世俗形象,却是一个钢筋铁骨的战斗的男人。
先生之所以被认为伟大,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先生在持批判态度的表相下是具有怀疑主义和反思精神的,而且有基于对这种怀疑本身的怀疑,并不是一个激进和所谓彻底的“保尔 柯察金式”的疯狂的“革命者”。归纳前面所言,先生之所以投身新文化运动,加入左联,痛书时弊,我们从《死火》一文中表现出的选择从容燃烧,也不愿默默顿灭的态度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先生还说过:“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具有“正视”这种精神。所以先生在批判别人的同时,也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解剖和批判。(见《风筝》)
我对鲁迅先生始终存有几分畏惧之心,我称之为“高尚”的畏惧。今天,我越来越感受到政治的力量正在削弱,在私人场合里,我听到过很多关于领袖人物的褒贬,网络上类似的调侃更不鲜见,如今,在私底下,中国人是敢说话的。但是我发现,很少有人搬弄鲁迅的是非。还有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无论是学府里的文人一脸严肃地为文学大师排座次,还是网络上嬉皮笑脸的网民关于文化偶像的评选,第一名总是毫无悬念的留给鲁迅,其它人要竞争的不过是第二的位置。鲁迅早已获得了广泛的民意认同,不限地域时空。对鲁迅的敬畏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我们是多么需要这样一种敬畏。中国人总是受到批评,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活得无根无柢,但毕竟,还有让我们敬畏的东西!今天的中国需要这种高尚的敬畏,这是人们天性中对崇高、正直品质的亲近和肯定。
当然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较先生的时代大大进步了,于是有人眼见经济崩溃的希腊,冰岛;一片萧索之色的美国,欧盟,日本等资本主义世界,便居然开始怀疑起西方民主宪政的不如咱们来。且不说在国家财富激增的同时,我们还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只是重视单纯的物质文明和技术的进步唯生产力论,而忽视人性解放,人权保障和最基本的普世价值。这是进步吗?先生所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的中国,而这样的中国我们还未曾谋面。所以鲁迅先生的观点是反对绝对,永恒,长久。矛盾只会一个又一个出来。而不能被一次性解决也永远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中国所谓,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等等都有一种对于彼岸世界的追求。成仙是美好的,成佛是美好的,大同世界是美好的,西天极乐的天堂是美好的,共产主义是美好的,而鲁迅先生正是告诉了这些都是谎言。那些对现状不满者寄往辉煌的过去,也许过去并不如意却被我们在记忆中自动美化了。异或期望于美好的将来。而将来是什么?是死!人生是一条通向坟墓的路途。并没有美好的彼岸世界,因为世界上总有着三种人;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在我们想像的这个彼岸世界里,还会有矛盾,还会有斗争,甚至有新的死亡。
中国农民式的理想主义往往把希望寄于圣人救世,而这种圣人的形相千百年来总是是被包装或做戏式的形成一种特有的模式,即:生活必然要简朴;华服美食是必不能沾的;一切情欲也是不合乎农民们的小农式伦理道德的,于是断然不可贪淫美色;不为天下苍生夙夜忧叹,居然观花赏鸟,抚琴听松有个人兴趣娱乐更是万万要不得。于是被捧为圣的人便永远伟大,光明,正确。他们没有人欲之私,不食人间烟火,不懂得畏惧,一直战斗、战斗再战斗全然不需要休息更不会娱乐休闲甚至于无聊、无所事事,并随时准备轻易地为战斗死去。记得蒋先生关于抗日的问题曾说过:和平不到最后时刻,绝不放弃和平,牺牲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牺牲。如果先生在日本时便一腔热血去搞了暗杀,那么便也不会有后来的鲁迅了。如果每一次都奋起,以死抗征那便是有几百条性命也不够的。
总有一些人在嘲笑,说吃鲁迅饭的人太多了,关于鲁迅的研究专著已汗牛充栋,但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在相当时期内,我们的鲁迅的研究是背离文学轨道的,是政治化的。说不尽也走不近的鲁迅。等到鲁迅研究真的开始接近本质时,开始顾及到文学的精神属性时,很多人又觉得这个不时髦了,很不屑,研究鲁迅不如研究当代作品时尚也容易成名,于是鲁迅研究很尴尬,我就没有勇气来涉足鲁迅研究这个领域,因为我思想的浅薄和毅力的不足,也因为我对能有所发现和提出创见信心不足。但我知道一点,鲁迅研究还远远不够,需要人们拨开迷雾撇去泡沫,去深入挖掘属于中国知识分子最珍贵的精神资源。
鲁迅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文学家。正因为他是一个彻底的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成为了神。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追忆
标签:
教师随笔
我心目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汇编之十四 作文指导
下一篇:
高尚的师德,心灵的归宿(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