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348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惯于长夜过春时》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
作者:鲁迅   

体裁:七言律诗   

创作时间:1931年2月   

出自:《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

原文: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注释:

原诗无题,用诗的首句为题。

挈:qie4,携带,率领。   

妇:妻子。   

将,音jiāng,带领。   

雏:音chú,是幼鸟、小鸟的意思,这里是指孩子。   

鬓有丝:两鬓有了白发。   

依稀:模模糊糊。   

慈母泪:当时作者的母亲在北京听说作者已经被捕的谣传,因忧虑焦急而掉泪。   

变幻:变化,变换。

大王:指当时的国民党新军阀和地方实力派的头子。   

“城头变幻大王旗”是指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军阀混战。

忍:不忍,岂忍。

朋辈,指青年作家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等五人。   

成新鬼: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李伟森,柔石等五烈士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上海龙华。   

刀丛:指当时的白色恐怖。原作 “刀边”,后改。   

无写处:没有地方可把所吟的诗写下来,指在白色恐怖下没有言论自由。   

缁衣:音zī,黑色的衣服。

译文:

  白色恐怖就像是长夜漫漫,久而久之我早已过得习惯,年过半百双鬓上丝发斑白,还带着爱人孩子外出避难。   年老的母亲为我担忧受惊,我在梦中似见她泪痕斑斑。   新旧军阀到处在你征我伐,城头上强盗旗号时时变换。   年轻的战友惨遭敌人杀害,痛定思痛我肝肠寸寸辟断;   写首小诗表示血泪的控诉,满腔怒火怕什么火海刀山!   低头寻思这诗文无处可登,堂堂中国密封得像只铁罐;   面对夜空只感到四周悲凉,黑衣照映着月光一片清寒!

赏析:

  1931年1月17日,柔石、殷夫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2月7日深夜,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被秘密枪杀。国民党反动派在 “文化围剿”失败之后,以流氓、侦探、刽子手来对付左翼作家。这种行径“一面固然在证明他们是在灭亡中的黑暗的动物,一面也在证实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营的力量。”(《二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柔石等被捕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准备逮捕鲁迅,鲁迅于一月二十日迁居于花园庄公寓。五个青年左翼作家被害的消息传来后,鲁迅写了这首诗。他在《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说到写这首诗时的心境: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悲愤的心境下,抒发了作者对革命青年牺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长夜里多年生活积累起来的深沉感慨,表达了他对国民党腐朽政权的仇恨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惯于长夜过春时”,在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下,长夜难明,这种黑暗生活,他已经过惯了:一面是母亲的忧虑焦急,妇雏的流离颠沛,朋辈的牺牲,自己鬓上的白发;一面是反动军阀更相替代的统治,“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文网。 “惯于”二字,说明长夜漫漫,黑暗统治的长久,也是鲁迅对黑暗的旧社会憎恶到极点的话;而就在这种过惯了的黑暗生活中,又有新的革命青年牺牲了。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化悲痛为力量,以顽强勇敢的战斗来回击敌人,追悼战友。全诗,可以用鲁迅同期写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二心集》)中的一段话来概括:“我们现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铭记,纪念我们的战死者,也就是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斗争。”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他的大无畏的战斗风格。[1]

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2]

 郭敬燕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惯于长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
下一篇:《外国短篇小说选读》之《墙上的斑点》 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