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538  
标签: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齐桓晋文之事》虚词梳理之之以于为而若
冯尚才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鼻祖和最有成就者,是中国古代思想、礼仪、文化的典范,他们的语言应该是规范而经典的。作为反映孟子思想文化和言论的《齐桓晋文之事》,行文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共约1680个字,而其中的虚词个数将近500。掌握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巩固掌握高中文言虚词的有效途径,下面对本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而用法复杂多变的“之”“以”“于”“为”“而”“若”六个虚词进行梳理分析,以便参考,也来商榷共同提高,其中有很多用法都是各种资料上难以查找的。

之,全文共出现68次,其意义用法如下(均指带点字,后同)

一、             代词,根据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

(一)   代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未之闻也,即未闻之也的倒置。(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可译为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二)代保民而王的人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莫之能御也,即,莫能御之也,句式同上。没有人能阻挡他(保民而王的人)。

  2、其若是,孰能御之?

  3、故民之从之也轻

(三)代后文所说之事,后省“于”,做复指宾语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之”指冒号之后所言。

(四)代牛

 1、王见之

 2、王曰:舍之!

 3、以羊易之。

 4、故以羊易之也。

 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五)代“以羊易牛”这件事(或做这件事的原因)

 1、曰:“有之。”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做这件事的原因)

 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后一个之为做这件事的原因)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六)代别人心思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七)前文所提及的人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之”指“有复于王者曰:‘……’”这说话的人。

(八)代上文所说之事,做复指宾语

1、王请度之!代指“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2、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代指:“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中的物品和人。

(九)代“霸道”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之,霸道,即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十)代王道

1、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2、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十一)代一般人民

1、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2、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十二)代五亩之宅,做间接宾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指五亩之宅。

(十三)代指推行王道却没有统一天下的人(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否定句中宾语倒置)

(十四)指示代词,译为“这(类)”

1、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2、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以上共29个)

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个)

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7、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8、“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9、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0、故民之从之也轻

11、君子之于禽兽。相类似的用法如:“寡人之于国也”

三、宾语前置的标志(3个)

       1、夫子之谓也

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四、往,到……去,向(2个)

       1、牛何之?

        2、然后驱而之善。

五、结构助词“的”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除上文提到的相关语句外,文中其余的“之”都属于这种用法。

以  文中出现48个,意义用法比较复杂,具体分析如下

   一、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或“因为这”,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同“已”,止

       无以,则王乎?

   三、“所以……者”的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1、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四、用作连词,用法同“而”

       (一)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1、挟太山以超北海……


展开全文阅读
       2、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从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从而。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同上。

五、以为,认为,有时和“为”一起用,但有时以为连用时又是“以之为”的省略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以王为爱”,即认为王吝啬,“以为”连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认为;后面的“为”是做之意。可译为百姓认为大王做事吝啬。

    3、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做“以之为”省略形式的如:

赵王以为贤大夫。“以”凭借的意思,此句应译为赵王凭借这件事(完璧归赵)认为廉颇是有才能的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以”后省略了“之”,此句可译为希望你辅助我(完成)我的愿望。明白的把这教给我,“之”指王道,即上文所说的具体做法。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此句可译为重视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嘱给他们。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的倒置,可译为把桑树种植在五亩之宅内外。树,种植之意,动词。

(二)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1、“以”可译为“用,用来”的有

(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此句可译为德行怎么样能用来推行王道。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能或能够之意,“以”译为用(来)。

    (3)对曰:‘将以衅钟。“以”后省略了之(牛),此句可译为将用它来祭钟。

    (4)以羊易之。

         (5)是心足以王矣。用法同上,此句可译为这种心足够用来推行王道。下文“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中的“以”用法同。

         (6)故以羊易之也。

         (7)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8)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9)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10)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文中出现两次)

         (11)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两个“以”后都省略了“之”,可译为用它来推行王道、使妻子儿女安定等。

        (1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文中出现两次)译为用这样的行为……

        2、可译为“凭借,凭,依据”的有

     (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何以”即以何,凭什么(区别),形:具体表现。异:动词,区分,区别。

(2)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以”后省略之凭借的手段(兴甲兵……)

(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前三个“以”省略之(自己),可译为小的本来不能凭自己……,后两个“以”直接译为凭借。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能够;以,凭借,“以”后省前文所提及的桑、鸡等。

七、可以、能够,和现代汉语中主要用法相同,和足连用

如: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足以”是足够、能够之意。这种用法保存至今。 

于  文中出现30个,“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示多种组合关系,具体用法如下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于,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无:通“毋”,副词,不要。异:奇怪,这里是感到奇怪的意思。于:对于。

   3、君子之于禽兽也……于,对于。

4、有复于王者曰:……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也可略去。下文“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中的“于”用法同,不译。

       5、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于,到。(文中出现两次)

       6、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第一个为“给”;第二个 为“到”;第三个引出动词“御”(治理)涉及的对象“家邦”,不译;另外,加点的“诸”是文言兼词“之于”的合音。之,到;于的用法同第三个。

       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于,在。

       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第一个是“跟”“同”,第二个是“在”。

       9、否,吾何快于是?快于是,即于是快,于,对。                  

       10、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于,“跟”“同”。

       11、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前四个是“在”,第五个为“给”。

       12、吾惛,不能进于是矣。于,到。

       1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于,“在……中”。

       1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于,“在……方面”。

       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在。   

二、             被,引出主动者,表示被动。


展开余文
1、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2、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相同的用法如“免于战乱”“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

而  文中共24个,具体意义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一)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不译。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二)表示修饰关系,一般不译。

      1、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2、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文中出现两次)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4、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5、犹缘木而求鱼也。

6、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三)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才”。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但是”“却”。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文中出现两次)

3、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此句可译为……,但你难道为了这些吗?

4、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而,但。

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此句可译为那里有仁义道德之人处于上位却可以做出害民的事呢;罔民而可为,即而可为罔民。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句可译为这样却不能称王……而,却。

(五)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1、王笑而不言。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六)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 而且”或“尚且”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二、用作介词,用法同“以”,来之意,表目的。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若 文中一共11个,用法分析如下

   一、像(……一样),如,好像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若是其甚与?像这样严重吗?此句可译为像(你说的)这样严重吗……是,这样,指孟子所说缘木求鱼之事;其,句中语气词,表测度;另外,其,有人认为是指霸道,有待商榷。

       3、其若是,孰能御之?其,句首语气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此句可译为如果像这样……

   二、指示代词,如此,这样。 

1、若无罪而就死地。 若,这样,作“无”的状语;就,走向。(文中出现两次)

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文中出现两次)

   三、连词。假如,如果。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四、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篇幅较长,虚词特多,真确掌握这些虚词意义用法,不久有助于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层次,把握作者的论辩技巧,也对提供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以上只是本人一点浅见,敬请指教。

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   冯尚才

邮编:733100

电话:13893576758

 

冯尚才

标签: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齐桓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作文如何审题 教案
下一篇:《再别康桥》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