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师随笔
阅读:943  
标签:教师随笔
关注中国教育之中学教师访谈录


       

      环球时报     2001-08-03     记者 张勉 

       

           当我们发现,青春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学习的时候,不可或缺的中学教育开始面临更大的压力 

           排名在10—20名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采访对象:刘志毅,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原育英中学)校长。 

           记者:25中是一所强调个性教育的中学,您觉得个性教育和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之间会发生矛盾吗? 

           刘校长:不会有矛盾。基础教育强调打好基础,这种教育不是为就业准备的,而是为了适应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人生观。素质教育强调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这种教育可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来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目标。 

           个性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教育也是。从世界教育的角度看,在工业革命后,西方开始强调共性教育,每个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有统一考试,就像产品,必须有统一标准。但这仅仅是一般性要求,人在个性上是千差万别的。十几岁的孩子更是这样。 

           个性教育在现在更重要。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经验告诉我们,“个性重于知识”,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现在我们的中学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还不够,老师应该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意识到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个性,不同思想,不同行为,从这几个方面考察孩子,实施个性教育。成才的规律就是培养个性的发展,这已经是被无数例子证实的人才成长的规律了。 

           记者:在您看来现在的孩子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与以前相比,在教育上,尤其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上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刘校长:现在孩子最大的优点是对新事物接受快,知识面宽,对新鲜事物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勇于创新,脑子里的束缚少。缺点就是责任感、使命感不够强。现在我们对学生的政治教育相对薄弱,这也造成了孩子从小就强调自我的东西多,而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则相对差。再加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一代孩子普遍追求享乐主义,身上有惰性。 

           当生活条件好的时候,人就会变懒变笨。我觉得中学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身上的潜能,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像我们学校,学生考完试也要排名次,但同时老师要告诉他们,仅仅会考试是不够的,前10名也许是没出息的。现在有一种说法叫“第十名现象”,从我们的总结看,10—20名是最容易成才的。另外,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吃苦的机会。前一段我们搞了个拉练,让学生从夜里11点走到凌晨4点,我们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苦是什么,累是什么。 

           有人问我们是怎么研究考大学的?我们早就不研究如何考大学了。我们研究的是大学毕业以后如何?现在孩子竞争的关键不是文凭,而是素质,而素质正是中学里应该培养的。光教会孩子考高分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我们要把学习的能力、生活的能力教给他们。 

           记者:当您看到一个孩子从中学毕业的时候,您希望看到他身上能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刘校长: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把我的理想主义也寄托到我的学生身上。中学毕业一般是十七八岁,我希望他们首先要有志向、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也就是在思想上能比较成熟。其次,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诚信,敢于面对挑战。第三,我希望他们是健康的年轻人,有很强的适应性,很强的生存能力。第四,当然是要有很好的学业基础。但我更强调的是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记者:您的希望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过高了? 

           刘校长:我想不是。十几岁正是最有可塑性的时候,如果老师、家长能向这方面要求他,他就能往这方面发展。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阶段。 

           教育,越来越难做了 

           采访对象:易道寒,中学语文教师,1955年开始任教,教龄已有46年。 

           记者: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您觉得现在的孩子和您以前教的学生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易老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接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现在经常想起我50年代、70年代、80年代初教的学生,那时候的学生真单纯呀。但话说回来,现在这种趋势还是好的,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放,更加活跃,更加大胆,这对他们吸收知识、适应社会都有好处。有的人觉得现在的孩子太社会化,懂得太多,这有什么不好?把他们包裹在象牙塔里就好吗?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开放,我想十几岁的孩子思维比原来开放是必然的。 


展开全文阅读
           记者:现在的学生是不是也越来越难教了? 

           易老师:是呀。现在老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学生。我们的很多老师思想封闭,信息来源少,尤其是继续学习的机会少,这就造成了老师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学生。最明显的就是电脑,中学里是要求老师学习电脑的,但是事实上大部分老师对电脑并不真正了解。相反,很多中学生都是电脑通,他们从电脑上获得新的知识,电脑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交朋友的方式。这样子,老师怎么教育学生?刚才我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开放了。社会越开放,学校教育就越薄弱,教育日益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事情,要教好学生,先要教好老师,教好家长。我这个当了40多年老师的人是真觉得,教育越来越难做了。 

           记者:现在十几岁孩子的大胆和成熟有时候真是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感到震惊。您是教语文的,我想您一定对新概念作文、对韩寒现象很熟悉,您怎么看呢?这两天很多媒体在介绍一篇今年高考得满分的作文《赤兔之死》,您觉得这是一篇代表现在中学生写作高水平的文章吗? 

           易老师:新概念作文、韩寒现象,我和学生都经常会讨论到。韩寒是个天才,但这只是个案,我不鼓励我的学生都朝这个方向发展,我还是希望他们在中学阶段能够均衡地获得知识。《赤兔之死》这篇文章我也剪下来了,我准备开学后和学生们谈谈这篇文章。我个人觉得这是篇好文章,立意新颖,写作手法也很独到,现在的孩子确实是思想大胆、开放。但这么多媒体都在推荐这篇文章,我还是觉得不太妥当。毕竟文言写作是不提倡的,学生们都去学,那不就乱了? 

           我希望学生不要盲从 

           采访对象:张蕾,23岁,一所普通中学的音乐老师。 

           记者:张蕾,你自己也还算个大孩子呢,我想你一定特别能够理解你的学生。你觉得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张蕾:现在的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根本不需要老师要求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们特有主见,特理性,但我想他们还是从心底里希望和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沟通、理解。他们对成人还是有依赖性。不管他们怎么表现出独立的样子,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我试着去理解他们。 

           记者:你现在教学生们唱什么歌?校园文化是不是已经都被流行文化占领了? 

           张蕾:我教他们唱大纲上的那些传统歌曲,也听严肃音乐,有时候也唱流行歌曲。我觉得这不矛盾。要是满大街都是“韩流”,你就是不教,他们也都知道,所以干脆不要封闭。我刚才说要理解他们,其中一点就是尊重他们的爱好。我要做的就是教他们不盲从,各个层次的音乐都让他们欣赏,让他们自己选择。我相信好的音乐会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唤起他们崇高的情感。 

       

      
标签:教师随笔 关注中国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论“朦胧诗”
下一篇: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