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41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秋声赋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预习单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把萧森凄清的气氛渲染得生动、优美的艺术技巧。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3)、文学常识——赋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并检查预习

选取一些描写秋的佳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给加点词语注音,并在文中标注到位。

悚(sǒng)然    萧飒(sà)   鏦(cōng)鏦铮(zhēng)铮    砭(biān)人肌肤  载戕(qiāng)贼



活动单

(二)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 ,波涛汹涌的声音) 

2、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 

3、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  春生秋实 (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4、文言句式 

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  呢)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二、探究思考: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秋声的?

明确;秋声      比喻的方法

2、作者对秋声的摹写,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借有形之声写无形之声的妙处,这些妙处何在? 

明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4、这两小节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作用?

3,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朗读并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对秋状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 

4, 此部分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明确;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悲的特点。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从中看出秋的肃杀。

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5,朗读第3节,思考: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那么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

明确: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明确此段是本文主旨所在。

补充资料: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检测单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

A.悚然(sǒnɡ)萧飒(fēnɡ) 淅沥(xī lì)

  B.栗冽(lìn liè)吹拂(fú)肃杀(sù)

  C.杀戮(lù)戕贼(qiānɡ)黟然(mò)

  D.飘泊(bó)丘墟(xū)渥然(wò)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

  A.礼上往来 秋高气爽 皎洁 零落B.豁然开朗秋毫无犯 惨淡 烟霏

  C.挺而走险 卓有成效 寂寥 葱茏D.丰富多彩 贻笑大方 凄切 针贬


展开全文阅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   在夜里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快速地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小毛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憎恶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快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士兵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战争

翻译文中语句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课后作业

背诵名句

 

蒋文歆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秋声赋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伟岸而长远——钱伟长教育思想简介(人教版高三下册)
下一篇:《劝学》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