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935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芦花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学习运用各种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4、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 借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由《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谈起,他们的故事也是发生在白洋淀一带,皆取材于此,都是革命战争题材,也都是小人物英雄故事。走进《芦花荡》去领略白洋淀的风光。
二 检查预习 1 了解作者 先有学生讲述自己了解到的作者情况,教师最后补充,放映图片,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强调几个重点知识:《白洋淀纪事》、《荷花淀》、“荷花淀派”、诗体小说。
2介绍背景 以教师补充为主,(放映“背景介绍”)
3检查字词 1)给汉字注音
竹篙 疟子 寒噤 蹿 泅着 仄歪 飒飒 白洋淀 莲蓬 提防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趴下 竹篙 浸透 荷花淀
扒手 蒿草 侵略 绽开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
1、小心防备。( )
2、央求。( )
3、尖锐;锐利。( )
4、技能、本能。( )
5、闲适自得。( )
6、倾斜、歪斜。( )
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
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
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三 课文赏析
1 引导学生回顾小说文体知识,包括小说的定义、小说的三要素、刻画人物的方法、小说的情节、小说的环境。(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可以让自己的赏析有理有据)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能否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 故事梗概。
文中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作者用哪些方法刻画人物的?试举例说明。
明确情节:一次惊心动魄的 护送 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
让学生结合课文谈对“惊心动魄”和“酣畅淋漓”的理解。
可用“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 ”的句式说话,(先由学生归纳,再教师总结)
可以有如下结论: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路途的危险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交通工具的简陋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敌军密集的火力上;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敌我势力的悬殊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设下的圈套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敌人的愚蠢上钩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痛打敌人上。
……
3 分析人物
1)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主要人物——老头子的各种描写,标明什么描写方法。
学生发言后总结:对其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第3、4段)
行动描写(第55、57、61段等)
语言描写(第21段等)
心理描写(第47段)
侧面描写:如第8段和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 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2)你能概括老头子的性格特点吗?(先找到他的主要性格特点)
明确: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让学生解释“过于”的语境意, 并且在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发言后总结:“过于”一指“非常”,二有“过头”的意思。所以,本句话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
展开全文阅读
这句话有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的作用。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过于自信: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第19段“不怕,洗一洗吧”
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过于自尊: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 “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
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
追问学生:老头子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高涨的爱国热情:年近六十,仍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
爱憎分明:对小女孩等同胞充满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
智勇双全: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引诱鬼子上当,痛打鬼子。
3)欣赏精彩的心理描写
请在文中找出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并细细体味。然后发挥想象,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学生赏析时教师可以提醒:体味这个比喻句的作用: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了老头子的心。
明确:形象贴切地突出了老英雄内心的后悔程度非常深。
学生补写二菱的心理描写,学以致用。找2-3名学生展示后,教师也可以提供一范例。 (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他,
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对十几个鬼子毫不畏惧。想不到他足智多谋,原来把一大捆莲蓬放在船头,自己剥着吃,是在引诱鬼子。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象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鬼子在水里转怎么会不敢动弹?怎有一股血水冒上来?定然是水下设了机关,他可真有点子。他真有本事,
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们头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让她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鬼子!)
4)让学生概括两个女孩的性格特点。
明确:爱国、舍己为人、勇敢、不畏艰险
5)探究这些小人物成为英雄的力量源泉,他们都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文章有没有正面描写到这支抗日队伍?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怎么样的一支队伍?
明确: 从苇塘的歌声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在敌后根据地,男女老少都发动起来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歌声是对敌人最有力的打击。
过渡《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
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
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4 赏析环境描写
1)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优美的环境描写,
2)齐读这些句子,感受它们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进而思考:怎样让文章富有诗情画意?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总结后发言。
教师归纳明确: 选择富有美感的物象
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
写出动感
写出声音
锤炼语言:叠音词、对句等
3)以开头和结尾处的景物描写为例赏析,并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教师引导着集体参与,共同赏析,掌握方法)
第一段:例:第一句:“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风泛起涟漪,给人要滴落下来
的幻觉。
第二句:写出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字里行间流露 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第三句: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 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 和力量。
作用: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 品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结尾处的:烘托作用:这是老头子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 看到的美景,(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卢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
衬托出老英雄在痛打鬼子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4)学生自由赏析自己喜欢的其他景物描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组内推荐班内展示。
5)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5回顾全文,总结写法,概括主旨。
写法 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主旨: 小说描写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白洋淀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大女孩受伤,第二天严惩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四 课堂小结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切合环境和人物的心情,切忌无根据地写景。适当的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五 练笔:你能把家乡的景物写得如诗如画吗?请尝试一下。
六 课外阅读:课后也可以找《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来读一下,可以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板书设计:
(一)老英雄的性格特征:1、爱国抗日
2、爱憎分明
3、自信自尊
4、智勇双全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加强抒情韵味
汪俊艳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芦花荡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从国外语文教学模式看语文的实践性
下一篇:
《芦花荡》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