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658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逍遥游》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目的: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鉴赏古代文言散文,体会其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方法。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了解庄子对精神自由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的说理风格。

教学难点:

   1、鉴赏古代文言散文,体会其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对精神自由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一、导入: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庄生是何许人?请学生介绍。

二、作者作品简介:

 1、庄子: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天才卓绝,“其学无所不窥”(《史记》),但遭逢乱世,有感于世间沉浊,故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拒绝。

庄子的思想主要有天道无为(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观,相对认识论,无条件精神自由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生活上,他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安时处顺。

 2、《庄子》:

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或后学者所补。  

三、解题及背景介绍:

 1、解题:

      “逍遥”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2、写作背景:

        庄子才学卓绝,聪明勤奋,他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既然如此,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四、诵读感知:

 1、听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北冥(mínɡ)      鲲(kūn)鹏     齐谐(xié)  

迁徙(xǐ)        抟(tuán)      坳(ào)堂  

夭阏(è)         蜩(tiáo)      决(xuè)起而飞 

榆枋(fānɡ)      舂(chōnɡ)粮   晦朔(shuò) 

蟪(huì)蛄(gū) 斥鴳(yàn)     翱(áo)翔 

蓬蒿(hāo)       知(zhì)效     沮(jǔ) 

数数(shuò)然    泠(línɡ)然    恶(wū)乎待哉  

2、诵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

同的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的描述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既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五、讲解第一段词句:

                        第二节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重要知识点:

二、精析第一段:

1、第1段中哪些句子是描写鲲鹏之大的?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纵观本段作者还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鲲鹏的宏大气势?   


展开全文阅读
庄子采用了大胆的想象、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进行描写,还有引用与侧面描写,极言鲲鹏展翅的宏大气势。  

3、形体硕大无比的鹏是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里面的话对前面的文字起什么作用?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去以六月息者也”。 也就是说鹏飞上九万里的高空,也并不逍遥,而是有所待。  

 《齐谐》是对前面内容的有力补充。 

4、“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这里将“野马”“尘埃”和鹏相比,说明事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罢,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5、请学生翻译“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并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意思是鹏鸟飞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的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人和大鹏对“正色”的认识,都“有所待”,都要受到距离的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之境。

6、“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后文与之是怎样联系的?

        庄子指出,水太浅就只能浮起小草,而浮不起较大的杯子;这个比喻说明,世上万物都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同样的道理,如果风太小就托不起大鹏的翅膀。这是说,无论大船还是小船,大鹏还是小鸟,它们要在水上浮起来,在天空飞起来,都要有所依靠,也就是都受到了限制,只是它们所依靠的、所受到的限制有所区别罢了。

7、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蜩和学鸠果真是无拘束吗?作者对它们的态度怎样?

        蜩与学鸠认为鹏没有大风就不能南徙,是受到了限制。而自己的“枪榆枋而止”是无所依赖的、是自由的。

         固然鹏没有大风就不能南徙,这是“有所待”,是受到了限制;而蜩与学鸠“抢榆枋而止”,更是受到了限制。相比之下,只是限制的大小不同。

可惜二虫嘲笑大鹏而不自知。作者用“之二虫又何知”进行了否定和批判。

8、紧接着又写“三适”,意在说明什么? 

“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所准备的粮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行程的远近不同。但无论走多远的路程,都需要准备食物,即都要依赖于食物,即“有所待”。作者用远行更需多备粮的道理来批判蜩与学鸠的浅识。

小结: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三、讲解第二段词句:

                           第三节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重要词句:

二、分析第二段: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句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它又是如何承上和启下?

承上:

第一段中蜩和学鸠认为自己的“枪榆枋而止”是无所依赖的、是自由的,并不知道“枪榆枋而止” 更是受到了限制。蜩、学鸠与善于运用外物的鹏相比,当然是“小智”。—— 此为承上文的“小知不及大知”。

启下:

接下来用了两组对比:朝菌、蟪蛄(小年)与冥灵、大椿(大年)对比;众人(小年)与彭祖(大年)对比。说明小年不及大年,小年早夭,大年长寿。——这样开启“小年不及大年”。

3、那么是不是“小智”“小年”就有所“待”而“大智”“大年”就能无所“待”?

并不是这样,前文提到的鲲鹏有所“待”,蜩和学鸠同样有所“待”。同理,无论寿命长短,即使是所谓的“大年”,仍然逃脱不了“年”的限制而“永寿”,所以“大智”“大年”也还是“有所待”, 不是真正的逍遥。 

4、根据本段中的“小”“大”观点,这段中的事物哪些是“小”?哪些是“大”? 

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又是“小年”;鲲鹏是“大智”,蜩、学鸠、斥鴳等见识浅陋,只能算是“小智”。

5、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运用了两组对比加以说明,还有历史史实证明吗?

       “汤之问棘也是已”,“是” 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道理,所以“汤之问棘”起补充印证作用。

6、“汤之问棘”的话语侧重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哪句话上?

       “小知不及大知”。斥鴳翱翔蓬蒿之间,认为这就是飞翔的极限,不理解并嘲笑抟扶摇上九万的鲲。所以侧重点在“小知不及大知”上。

7、“汤之问棘”这些内容和前面似有重复,怎样理解?

第一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自《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

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

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8、你怎样认识本段层次? 

庄子文章恣肆辟阖,强行划分层次很不科学,只是为了理解的方便,切分如下: 

    第一层(开头——不亦悲乎?):主要说明小年不及大年。 

    第二层(汤之问棘——结尾):主要说明小知不及大知。 

小结:总之,第二段,进一步阐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只是“待”的有小大之别,也不是逍遥游。 

                 第四节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重要知识点:

二、讲析第三段词句:

三、分析第三段:

1、知、行、德、而,这四种人“其自视也”,他们是逍遥的吗?

在现实社会当中,有些人的才能可以胜任一个官职,善行可以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以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能使一国的人信任。这些人自鸣得意,以为自己生活得很惬意,其实,他们和蜩与学鸠一样,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自己受到功名利禄的束缚,依然无法摆脱各种制约,因此远远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

2、宋荣子笑这四种人,那么宋荣子算是逍遥的吗? 

      宋荣子要比这些人高明一些,他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线,但是,“犹有未树也”,庄子认为他依然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

3、列子达到的境界要比宋荣子的高,列子算是逍遥的吗?

      列子比宋荣子更进一步,他能乘风而行,不汲汲于利益。但庄子认为他仍然没有达到逍遥。因为列子虽然可以免于行走,可他依然有所待,即他要依靠风才能飞行。

4、这段中的举例论证和前两段相比,在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展开余文
     上面是“物”的论证,这里是“人”的论证。

5、庄子对上述嘲笑的对象和被嘲笑的对象,态度如何?

     庄子对嘲笑的对象和被嘲笑的对象都是持否定态度的,简而言之:庄子“笑”万物!

7、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因为万物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总之,第三段,在进行三层否定后,得出结论:真正的逍遥就是“无待”。 

8、庄子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呢?什么样的人才做得到呢?

  庄子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游是:顺应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的境界中。

只有那些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境界。

9、划分本段层次。

     一层:四种人被名利束缚,不是逍遥游。 

二层:宋荣子不是逍遥游。 

三层:列子也不是逍遥游。 

四层:摆脱了一切依赖的限制,能够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  

以游于无穷的境域,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逍遥。

四、本文主旨及对庄子思想的评价: 

主旨: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无所待才能逍遥游。  

评价: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练习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8)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2、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泱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且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王斌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逍遥游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比教学访万家,升级师能塑造师魂”(教师随笔)
下一篇:《军旗飘扬》,还能飘多久?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