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229  
标签:教学论文 七年级教学论文
河大版初中语文试验教科书使用体会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
 一、“独具特色”、“魅力四射”的教材

首先谈一谈这套教科书的特点。这套教科书可以说是“独具特色”而“魅力四射”的。

1.装帧设计给人“厚重感”

当我们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为它的装帧所吸引。如果说人教本的语文教材封面给人的感觉是“清新”,那么河大版这套书的封面则使人觉得“厚重”,它仿佛使人听到了书塾中朗朗的读书声,它仿佛使我们想起了“国文”,“国学”这些词语。

的确,现在我们国人整体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低下已经成了一个不容避讳的问题。比如,很多大学生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某次中外学生联合举办的汉语水平竞赛,获得冠军的竟然是外国留学生。

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定会愤慨。但我们来深究一下原因,其实最根本的是“重视”的程度不够。古人“十年圣贤书”读的都是语文,而我们现在的学生,他们用来读语文,学语文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为什么不重视呢?原因有很多,在这里不在赘述。但不管怎样,这种现象,摆在了我们面前,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些什么呢?

去年,听我们这套教材的副主编张豪琳老师提到关于这套教材主编王富仁老师的一点意图及其解释,就是教材选文难度稍大,目的是让学生有个高起点;课文的第一课安排的是中国古代神话,目的是引到学生去文化寻根。我个人虚妄猜度,这套教材是有对学生厚积国文,学好国文,重视经典这种意识引导的。

这样看来,这套教材的封面和这套教材的内核,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是相契合的。当然,除了封面是“厚重”的,在封面内还有更丰富,更形象的彩色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2.教材所选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经典性强。这也体现了编者对学生重视经典阅读的引导,也体现了这套教材的“厚重”。

有些选文的难度稍大,有些是从原有的高中课文中移到初中的这套书中的,充分体现了高起点的思想。比如《明湖居听说》,《张衡传》等。

3.服务对象的设定是这套书独具的特色。这套书的编写初衷是服务农村中学。因而这套书里面的选文大多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富有乡土气息,使孩子们感到亲切。比如《拾麦穗》,《小溪流的歌》,《社戏》《蟋蟀》、《蜘蛛》等。同时,这套书也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城市的、现代化的材料,让农村的孩子们了解城市,接受现代化的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建设好家乡的信心;比如《北京立交桥》《苏州赋》、等。而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农村、正视农村现状,激发他们尽己所能改变农村落后局面的良好愿望。根据农村学生反馈的信息看,他们对这套书的选文是非常满意,非常喜欢的。

4.这套书的编排体系科学有序。打破过去一贯按文体编排单元的教材编写方式,阅读单元基本按主题,同时兼顾文体进行编排,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同时,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对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选文安排就是既关涉主题:科学与生活,科学与文学;同时又考虑文体,既说明文。这样即不打乱整体的编排构想,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一个单元内集中体会说明性的文章的主要特点。

这样的编排体系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老师们和学生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很深:那就是这样可以把文言文分散开,这相对以前那种文言诗文独占一个单元的体系来说,教和学的难度都大大的降低了。

5.选文编校精心,注释科学规范

这套教材的选文编校是非常精心的,对现当代作家作品、译文编校严格,把原作中的一些不规范的文字、标点都作了修正。例如,冯至的《洛迦诺的乡村》中,原文中的“那末”一词,编入教材时改为“那么”、“磨拳擦掌”改为“摩拳擦掌”、“甚么”改为“什么”,这种改动不损伤原意,同时还更加规范,有益对原文的理解。

“古诗文、大家作品,照搬”,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如鲁迅先生的文章编者未做任何修改,使学生读到了原汁原味的作品。当然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编者在注释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古诗文的注释也是非常精确,规范的。

 

同时,选文也吸收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例如,教材选编了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最早入选教材时诗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根据现代考证“在蜀州地名出现前十一年(或前十年),王勃就已经不在人世了”,“由此可见,‘少府之任蜀州’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而说‘少府之任蜀川’的说法是可以的”。所以,这首诗入选这套教材后诗题就做了改动。

二、质疑和困惑――使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这套教材从整体上来讲,是诸多版本的教材中的一匹骏马。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原本可能不是问题,可能是由于我们一线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或是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入而产生的一些困惑。借此机会,我把自己认为算是问题的问题简要谈一谈,并向老师们请教。

1.第一个问题是,错别字现象依然存在。

七年级的教师因为已经第二次排版,修正了存在的错别字,并在课后补充了写一写,用一用。

但在八年级的教材中还是有疏漏。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有月亮的晚上》的课后写一写,用一用中的“娇态可拘”的“拘”与课文中的“鞠”不一致。

2.关于名著的拓展,有一个疏漏。

这套教材总共安排了19次拓展链接,其中一至五册每册各三次,第六册为四次。在这些拓展链接中,编者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名著篇目和不作要求的名著篇目参照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出现的选文作了有机的穿插,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但是,有一个疏漏的篇目,就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名著是属于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十篇名著之一的,但是在拓展链接中并未出现。也许编者对这样的安排是有着独特的意图的,但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讲,这是个疑惑。而对于学生来讲,如果老师不为他们加以总结的话,他们甚至不会知道《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名著。

3.关于课文的难度。

前面,我曾经谈到,我们这套教材的选文上有些篇目比较难,尤其是文言文篇目稍多。当然,这体现了高起点,重视“古典”的意图。这种意图,从宏观上来讲是好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对某些篇目的设置是有疑惑的。


展开全文阅读
例如:《出师表》 这篇文言文在篇幅上是较长的,学生面对如此长的篇幅,首先便有了一种畏难情绪。尤其是把它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另外,课文内注释的词语也很多,尤其有很多不易理解的字词,从七年级的语言积累和语文能力上来看,学习起来的确是很有难度的。

所以,在任教七年级时,看到这篇选文,很多老师都是很挠头的。都觉得这篇选文作为传统篇目,并作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篇目,选人课文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就是这篇选文的安排位置,老师们总是觉得靠前了些。

同时,现在还有一种争论,《出师表》到底应不应选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文呢?当然了,争论的结果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能决定的,也不是教材的编者所能决定的。因为,这篇文言文是属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篇目,最终的决定权在课程标准。

另外一篇选文,也是难度有些过大。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的《张衡传》原本是高中第四册的课文。这篇选文的文字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下调到初中,它的价值是什么?

当然,学习这篇选文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物传记的写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文史文化常识。但是,能使学生学习传记写法的文章有很多,何必非要选这篇呢?关于《二京赋》《地动仪》等的文史知识,在中学历史上已有介绍,难道还非要语文课来承载这项任务吗?

因为学生学这篇文章太过吃力,因此无论是这篇文章有着怎样的价值,它的价值都很难落到实处。如果下次再教学这册教材,就我个人来讲,我是会删掉不讲的。魏书生老师在教语文课文的时候,他是与学生商量的。学生不喜欢的课文,他坚决不上。我觉得我们的学生肯定是不爱学这篇文章的。我们是应该向魏书生老师学习的。何况这篇选文并非是课程标准要求的。

4.关于语法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关于阅读的要求的第13条是: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了解课文设计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这里面所要求的内容在我们这套教材后面的附录里有体现。比如:七上的《词的分类》,七下的《修辞方法》八上的《短语结构》,八下的《复句类型》,九上的《句子成分》。

但这里面存在的一个小问题是《复句类型》是不是放在《句子成分》后面更好呢?因为复句类型的辨析可能要比《句子成分》的分析更难些。先分析简单的句子成分再分析复句类型好像更符合由易到难的规律。

另外,我觉得,语法知识里面还应该涉及到病句的类型和病句的修改。这项内容在小学课本中有涉及,但类型不够全,分析不够深入。考虑到今年课改区的中考试卷中涉及到了病句的修改,我认为还是可以为这项内容加一个附录的。

5.关于文体知识。

在语文阅读学习当中,我们一再强调淡化文体。但是,文无体不立。学生没有必要的文体知识,是不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关于到底要不要文体,是要辩证的看的,不能走极端。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第19课《绿色基因的革命》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的第二题明确提问到“在介绍现代转基因技术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在这个题目设置中明确考查到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是涉及到文体知识的。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不知道有哪些说明方法,那么他们如何辨析呢?这样看来,系统的文体知识我们还是有必要向学生稍加介绍的。那么,我们在向学生介绍之前,我们教师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的胸中有没有成竹?我们介绍什么,怎么介绍?

关于文体知识,我们的教材是没有涉及到的。我翻看了一下人教版的教材,是涉及到了的。比如人教版的九年级下册教材后的附录里有《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它以讲座的形式给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关于文体的理性认识。

所以我想,关于文体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淡化应该是相对的。涉及到非讲不可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讲的。当然了,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中能够体现绝对意义上的所有内容,但是,在教材上淡化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放到教师教学用书上给教师作参考呢?

在淡化文体的潮流下,我的这种想法可能是不合时宜的,可能是不合课改思想的。但是,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有几位教师能不讲文体知识呢?

而且,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也要考试。在今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相对其他省市的试卷,的确是在大力淡化有关文体烙印的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议论文阅读的第一题,“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是:从社会现象引出论题。论题这个概念就是议论文中的一个专有概念,我们不讲文体知识行吗?再有,这个阅读的第四小题“文章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虽然换了种问法,但实际上考查的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论点吗?我们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不讲论点,不讲如何归纳总结论点行吗?

只有一种方法才能解决淡化文体的问题,那就是涉及文体的考题在中考中一个都不出现。这种情况能出现吗?

三、使用教材时坚持的一些做法: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有得有失。先谈一谈自己在使用过程中,认为值得坚持的一些做法:

1.使用教材前要做好“三读”

“三读”,就是认真地阅读课标,认真地阅读教材,认真地阅读学生。运用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就好比使用一件新型的武器。你要这件武器在你手里充分发挥其作用,你就得去了解它的构造、性能、操作程序及技巧,它们攻击的目标你心中也得有数。所以要用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有效地实施语文课改实验,我们就必须自觉地强化“三读”。

(1)读课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它跟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我认为这种差异从根本上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所以,实验教师必须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认清新课程的性质就在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深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所阐述的一些新的基本观念。这些基本理念,是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我们还要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掌握自己任教学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方面的具体要求;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解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标准。

阅读并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找到了指南。

(2)读教材。语文实验教师在施教之前,应从整体上去阅读教材,了解其整体内容和编排体系,揣摩编者的意图还应该把它跟旧教材作一些比较,发现它们的差异,这是保证使用好新教材的又一重要因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应该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去解读教材。阅读并把握了教材,就象演员理解并熟记了台词,表演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3)读学生。读学生就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生活环境、家庭状况、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习惯和水平以及学生感情状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等等。了解学生的方式可采用定期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个别交谈相结合。不论你采用那种形式去了解学生,但对学生的了解都应伴随教学的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语文课改实验的方向盘,语文教科书和学生是语文改革实验的两个轮子,了解了他们,用好了他们,我们的语文课改之车就会顺利前进,达到我们的理想之地。

在“三读”之后,必须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二是语文教材的功用。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从目的性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语文教学的目的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以一篇阅读教学为例,教学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把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分析条条目目地让学生记住,因为这是无用的。以前的考试中还会考一篇课内现代文阅读,而现在考试随着课改也相应的改革了。然而,还有很多老师一堂课忙忙碌碌地在给学生灌输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死的内容。这样使用教材就把教材用死了,说明老师没能明白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既然要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那么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


展开余文
2.使用教材时要大胆,要敢删敢增。

语文教材既然是工具,既然去掉了所谓的必读课,选读课,欣赏课之类的帽子,我们就应该大胆选择,敢删敢增。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选取课文,学生很不喜欢,而且价值不大到非讲不可的程度,我就大胆的讲这篇课文删掉;而对于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我则要深入的去挖掘它的价值,决不只浅尝辄止。而且还要广泛查阅资料,搜集并筛选出和本篇课文主题或写法相近的文章给学生欣赏;有时还要亲自设计阅读题目,将课文与补充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有时还会在阅读教学后,马上紧跟着进行作文教学。应该说,当我们把一篇文章的阅读充分的深入化,拓展化,那么接下来的写作就是水到渠成了。

其实,往深处说,“增”不单单是增一篇拓展阅读,“增”应该是广泛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料,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上好课而非课,读好书而非书。”就是说学生要听好一堂课,其因素并不仅仅在这一堂课上,要读好书,其因素也并不仅仅在学习这本书或某篇课文上,还在于课外的涉猎与积累。换一句话说,课堂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有赖于课外教学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活动、语文教学评价都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所以,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自觉的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有机地链接起来,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就是冒着风险,也要积极地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新途径。课外阅读、朗读比赛、书法比赛、文娱晚会、野炊、游览、办报、参观、调查、访问等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增强我们对教科书的使用效果。

3.教学单篇阅读时要找好切入点,突出重点。

就单篇阅读教学而言,一篇文章,是可以呈现给我们太多的意义和价值的。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找好切入点,突出重点。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特别注意切入点的问题。切入点应该是一条线索,贯穿整个课堂;切入点最好还是一个激趣点,让学生整节课都兴致盎然。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特别注意教学重点的设定。重点一定不能多,多了就无所谓重点了,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例如:在教学《明湖居听书》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考虑的:

《明湖居听书》是一篇价值特殊的课文。它节选自《老残游记》。《老残游记》是小说,因而这篇选文的体裁当然是小说。按理说,本文的讲解应该按小说的体例去分析把握。但是,考虑到在新课标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若干篇小说》等,已经基本了解了小说的基本要素,熟悉了小说的主要特点。而此文虽是小说,却几近一篇描写音乐的散文:虽有人物描写,但主要不为刻画性格;也有环境描写,却是为写音乐张本。

基于本课的特殊价值,且本文结构并不复杂,语言也不艰深,所有我在教学此文时,完全突破了教材的编排体系,将此课上成一堂趣味盎然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设计删除一切旁枝,不讲通感夸张,略讲烘托渲染,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教学环节上,首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段落,体会王小玉是如何说书的,作者是如何描摹音乐的;然后,我给学生录放了一断音乐,让学生谈感受,并让学生来描摹音乐。

这节课的处理就是“削枝强干”“紧扣重点”,使学生真正在兴致盎然中提升了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4.作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而不是浪费教材

我们这套教材对写作这一板块的设定是:每一单元的后面都有一次写作实践,同是小习作还穿插在阅读教学中。

在现实的教学当中,有很多教师不重视教材给定的安排,而是很随意地留一个作文题目:以《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存在这样的现象,原因之一是现在考试命题中的作文多为话题作文,所以老师们就盲目地让学生练;另一个原因很荒唐,有的老师竟认为课本上安排的作文题目,考试时肯定不考。

由此看来,有些教师是不懂得作文教学的规律的。

让学生写作文,首要要让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写的欲望;然后要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占有素材;还要有必要的技法的指导。

一个阅读单元,多时是以主题内容为体系安排的,而这次写作实践的设计也必定紧紧围绕着这个单元的阅读主题。教师在教学这个单元的阅读课时,其实就可以有意地去激发学生想要模仿,或想要超越愿作的兴趣;同时,通过单元教学,学生必定积累了打量同一主题的素材,由这种文本上的素材,学生便可以进行思维迁移,可以联想,可以想像,在头脑中出现更多的素材;另外,通过阅读单元的学习,学生必定会汲取到一些方法,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应该说,无论是单篇课文后的小作文还是单元后的写作实践,都是在阅读教学基础上的水到渠成,应该充分重视,并利用好。

而随意出个话题的设定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会茫然,因为题目的出现太突兀,没有材料的积累,没有思想的准备。同时,这样做还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完全割裂开了,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而对于那种想要“赌题”的教师来说,应该明确,题是不好赌的,生活的外延这么大,如何能够赌得着。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次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什么样的题目都不怕。

当然了,强调重视教材上的写作实践,也并不是说完全排斥教材外的写作实践,各种形式的写作实践,都是对教材必要的补充。

5.重视综合活动﹒口语交际

很多教师在教授完本单元的阅读课文后,就直接让学生写个作文了事,而把综合活动﹒口语交际完全忽略不计。这是极端错误的。语文除了人文性,还有工具性。学语文,不运用,不实践,终究是学不好的。阅读和写作培养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综合活动口语交际则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观察、实践等综合能力。何况,在考试中,对综合活动。口语交际的考查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占有很大的分值。在今年我省中考的课改区语文试卷中,第一部分的18分里,有6分考查的就是这项内容。

对于这个板块,我的具体做法是:认真研读教材对这个板块的设计,切实引导学生开展好活动,引导学生大胆自然的发言,讨论。

同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我也曾自己开发了一些综合活动,以及口语交际的话题。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6.用好教材的一些保障措施:

(1) 采用从个人到集体再到个人的备课模式

运用好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用好这套全新的语文教材,单靠我们个体的力量可能显得很有难度。因此我们在备课这一环节上采用了从个人到集体再到个人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每个实验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教学构思,然后将各自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构思拿到语文课改实验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在课堂结构、问题设计、教学形式等诸方面达成共识,然后再根据各自的班情编写教案。

同时,备课的最后环节还要回归到个人。备课的终极还是应该具有多样性、独创性,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2)注重观摩、交流、

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整体推进语文课改实验走向深入的有效途径。教学观摩的严肃性能有力地促进执教者自觉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严密设计,严谨执教,观摩者通过观摩也能大受其益,成功处得到启示,失误处得到警示。

我们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采用的是集体观摩和个人随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观摩之后的交流主要是就观摩课的成败发表各自的看法,或分析成功的原因,或提出改进意见,这种交流我们坚持坦诚、谦虚、探索、科学的原则,这对我们语文课改实验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我们今后总结课改经验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材料。观摩课的交流我们主要采用集体交流的形式,也就是在课改小组组织的语文课改研讨会上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既是观摩者与执教者之间的交流,也是观摩者之间的交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于收集各方面的意见,有利于原始资料的积累,其次是个人之间的随机交流。它的优势在于受时空限制较小,更及时,更直接。

观摩、交流、对我们探索性地使用好语文新教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坚持写教学反思

无论在课前我们做了怎样充分的准备,最终检验教学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还是课堂,是学生。因为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教学设计可能不是尽善尽美,可能有纰漏,可能有疏误,这就需要课后的反思。

从教学新教材的那一天起,我就坚持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可以说,教学反思很好地服务了自己的教学。

 

刘广军

标签:教学论文 七年级教学论文 河大版初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夏感》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