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26  
标签:教学论文 九年级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苏教版九年级)
  

[内容提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关键词]: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思维、想象力、创造力。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特别强调语文教育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可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时间的列车已经驶进了21世纪,而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世纪需要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作为一名中学生,创造力素质是个人得以终身发展的保证,而只有终身发展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我们还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么必将淹没在时代的大潮之中。

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学生整体人格和谐发展的需要。 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指南。初中生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有独特的见解,有创造的需要, 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这种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因此在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

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语文新课改要求,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一种互动、平等的对话关系。应提倡勇于质疑、敢于问难、乐于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风气,使语文课堂充满民主、宽容、和谐的气氛。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植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呢?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近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即教师总是被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总是被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仿佛是装知识的容器。事实上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个性、有发展潜力的人。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势必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永远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来。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被要填满的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语文课决不能一味遵循“我讲,你听”的模式,而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讨论式教学,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讲《多一些宽容》这一课时,当明确了多一些宽容的重要性以后,我设计了“宽容是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请用具体事例说明。” 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问题一提出立刻在课堂上激起千层波澜,学生们在热烈讨论后,争相发言。其中有个学生说:“‘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战争结束后,日本官方不但没有对中国人民真诚的道歉,近年来,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如前些时候,日本前首相小泉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多次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面对日本官方的这种种做法,我们难道说‘原谅他们,宽容他们吧。’这肯定不行。如果我们宽容他们,就是姑息放纵他们,我们必须提出严正的抗议批评。可见,‘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还有的说:“有一次,我发现我的同桌小明在看黄色小说,被我发现后,他再三请求我不要告诉班主任,还说周末请我去吃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告诉班主任。因为如果我不这样做,就是纵容小明。实际上也就是害他。”这些新观点,新思想都是课本上所没有的,是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的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蕴藏的创造潜能被激发出来。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摒弃旧的传统模式,有针对性的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潜在的创新火把点燃。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创新能力。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彰显他们的个性。不要让他们成为毫无表情的机器人,成为标准化的模具。有报道说,美国的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吃口香糖,甚至坐在桌子上听课,再看看我们的课堂,所有的学生都用一样的姿势坐得端端正正,都一样的把手背在后面,都一样地写“记暑假里的一件事”的作文,都一样地分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跟工厂生产模具有什么两样呢?这当中可能会有少数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想写些自己想说的话,但当他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按老师说的去做的时候,他刚想燃起的智慧的火花就只好让它熄灭了。这是多么地可惜呀,也许这个学生想说的就是目前人类某个未解之谜的答案。长此以往,这些本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个个变得个性衰微,没有智慧,没有创新,少年老成,墨守陈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所以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彰显他们的个性,课堂上,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应该允许有多样化的答案。只要这种声音和答案是合乎历史与时代的潮流的。

二、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部分,对培养创造力有重要作用。发散思维是一种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沿着不同方向去寻求事物的多样性的能力。它要求人们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寻找多种方法,不拘泥于常识,善于求"异",善于求"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内容很多,比如通过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题目来让学生去想象,如用作文题:《叶的联想》、《假如我能够登上月球》、《孔乙己中举之后》等,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多角度去写作;又如组织学生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法对同一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等。这就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发散,要求学生以新的观点去认识、反映事物,做到一事多写,有效地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三、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它是人类创造发明活动中最重要的心智活动。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经过想象而产生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詹姆斯•怀特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也叫思维能力,它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想象既是阅读的桥梁,又是作文的翅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在《窗》教学中利用课文的结尾,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写作,在学完《窗》这一课后,我用“当不靠窗户的病人看到窗外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 作为想象力训练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续想,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各人说出自己的看法,竟发现学生能想象出多达几十种不同结尾,着实让人赞叹。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这篇课文,作为小说虽然对范进这一形象作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具体的一些细节如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以及细微的动作则需要学生自己体会。如果单凭讲述课文来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讲到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场面时,我要求学生们想象当时的情景并表演出来。立刻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在课堂上“演出”了范进发疯后的种种样子,有的学生还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具当作简单的道具,把范进的形象、神态表演的淋漓尽致。在这种创造性想象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理解。语文课激发、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方式有很多,如:将文言文改写成故事(《卖炭翁》白居易);将一句古诗想象成一幅画,再描述出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将课文改编成小话剧并进行表演(《变色龙》)等等。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要途径。

四、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花朵,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 后,我以《我与宋濂比学习 》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五、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 。 

 

陈艳梅

标签:教学论文 九年级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九年级上册古诗(《塞下曲》《凉州词》《蒹葭》《相见欢》)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
下一篇:《多一些宽容》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