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788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作文升格指导 作文指导(苏教版高三)
 一版:

生花妙笔

细节彰显魅力

◆倪传业

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很久以前读过的文章总会有一些精彩语段,时时浮现于眼前且历久弥新,《祝福》中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神,《故乡》中瓦楞上“当风抖着”的枯草断茎,《孔乙己》中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无一不勾起我们对整个作品的回忆。

以上这些,通常被称为细节——作品中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以及景物片断。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具体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展现生活场景;成功的细节描写,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主题。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达到“一枝一叶一世界”的效果,其魔力令人叹服,真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如何在记叙文中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呢?

首先,要学会根据文章需要选好细节。就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而言,主要依据下面三类细节用途来选好细节。

1.展示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文字通过外貌来暗示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美丽、弱质、细心、多虑且自尊。作者抓住林黛玉的主要特征极力铺陈,给人以鲜明印象。

2.交代故事背景。

鲁迅先生《孔乙己》开头有这样几句描写:“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文字描写出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背景,为下文这一特殊人物的出场了铺垫。

3.推动情节发展。

刘鹗《老残游记》中写白妞出场有这样一段文字:“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作者通过细致的刻画,突出白妞登场时的“闪亮”造型,写出人们非同寻常的反响,这也预示着一场技艺高超的表演即将开始。

其次,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描写细节。描写细节的主要方法无非有三种:

1.轻描淡写巧点染。

这种写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描——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这是一种如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

初中时我们读过绮君写的《春酒》一文,作者在描绘“喝春酒”的场景时,有这样几句话:“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仅25个字的描写,轻松活泼,淡雅素净,小姑娘的活泼可爱、邻里间的亲密随和、喝春酒时的融洽,尽收笔端。

细节不细写,只是轻描淡写地点染一下,这是记叙类作品中很常见的一种写法:钱钟书在《围城》里用“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来形容李梅亭的大白眼睛,可谓栩栩如生;《项羽本纪》中写到项羽被围垓下时只有“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十二个字,令人铭心刻骨;鲁迅先生的《药》结尾处一句“在那尖圆的坟顶,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令读者顿生希望和信心。

运用这种手法,关键在于抓住特征,语言简洁。

2.浓墨重彩详渲染。

这种写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笔——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的、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非常著名的细节描写——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环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如果不用细节描写,这段文字“上上下下”以下部分,只要用“哄堂大笑”四个字即可,而作者却用近200字的篇幅来铺陈“哄堂大笑”的情景,写得有主有次,有细有粗,一人一姿态,一人一笑容。史湘云爽快,笑得毫无拘束;林黛玉娇媚,笑得柔而有度;贾宝玉放诞,笑得肆无忌惮……不同姿态的笑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在贾府中的地位。

运用这种写法,关键在于抓住特征,工整细致地动用各种手法进行描摹,将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写得纤毫毕露。

3.反复叠现巧穿插。

让同一细节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不仅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完整清晰,一唱三叹、且文且咏的写法还有利于拨动人物的情感之弦。朱子清先生《背影》一文中,共三次提到父亲“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写到自己三次流泪,三次叠现的背影是景,注目、怀念背影的是人,而使景与人、景与情相交融的又是三次落下的泪水。作品就是在这样巧妙的穿插中具体表现了“父爱子,子爱父”的主题。


展开全文阅读
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过,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在记叙文中,细节决定着文章的意蕴深度和质量高度,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艺术。当然,细节描写只有做到真实具体,才能感染读者。真实而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自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刻独到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勤观察、细思考、多分析的习惯。这样才能使自己笔下的记叙文生动形象,真切感人。

名家引路

父亲的烟杆

◆郑能新

   父亲有一根尺许长的旱烟杆,铜烟锅,玉石嘴,烟杆子是用指头粗细的水竹子做成的,圆溜溜的,泛着紫红紫红的色泽,光可鉴人。

  母亲后来跟我说:“我嫁到郑家时,你父亲只有这惟一的家产,那可是郑家的传家宝!”是的,这烟杆传到父亲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父亲视它如同家珍,每每悠然抽完一锅,就用一块柔软而有些油腻的布轻轻地擦拭一番。父亲处理烟灰也不像别人那样,将烟锅对准硬物蛮磕,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挖勺,慢慢地掏。那样子,就像一个艺术家在精心侍弄一件艺术品。

  父亲吸烟的姿势很优雅,跷起二郎腿,左臂弯曲手握烟杆,右手放在腿上,目光慈祥地注视着远方,轻轻吸入一口,然后从鼻孔喷出,不紧不慢,犹如行云流水……

  用过父亲那烟杆的人都说,不管烟叶的质量如何,只要从那烟杆里一过,味道就大不一样!

  父亲晚年得子,50岁才结了我这个“秋葫芦”。他前半辈子在金戈铁马中闯荡,九死一生后才幡然醒悟,跑回家乡草草成了个家。

  地坪河村里的人都非常羡慕父亲,说他有两件宝。父亲也说:“祖传的烟杆晚到的仔,给个金伢子也不卖。”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无半点可吃的东西,队上的保管员对父亲的烟杆垂涎欲滴,他想拿一百斤红薯跟父亲交换。

  “换了吧,能填饱半个月的肚子哩。”母亲说。

  父亲好久没有出声,末了,狠狠地抽了一口,“噗”地喷将出来。烟锅也不再掏了,拿到门槛上“咚咚咚”地磕,倒出烟灰,然后把烟杆往背后一插,扛着锄头上山了。

  父亲的锄头就是“眼睛”,能在山上找到吃的。他挖出“葛根”,一捶一漂就变成白花花的粉,虽难以下咽,但毕竟保住了几条性命。

  光阴似箭,转眼我就初中毕业了。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可是,母亲并不为我这个全村惟一的高中生高兴,她的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我知道,家里已欠下队里的一百多元的粮款,那时候,一百多元就是两个劳力一年的收入啊!

  晚上,母亲还在长吁短叹,我听见她跟父亲商量:“让伢子学裁缝去吧,这年头有一门手艺比读书强。”

  父亲默不做声,烟吸得“叭叭”响,这是我第二次听他这么吸烟了。他平时吸烟是很斯文的,轻轻吸入,慢慢吐出……

  “你倒是说话呀!”母亲说。只听“咚咚咚”几声,父亲有生以来第二次敲烟锅了。烟锅敲在门框上,发出空旷而悲凉的声响。“让伢子读,我把这烟杆子让了。”父亲的这句话像是憋足了劲才说出来的。“几十年了,你都舍不得。”母亲无奈地说。“卖吧,能换伢子的学费就行。”父亲说。

  第二天,母亲就带着父亲的那根烟杆走进了保管员家里,出来时,手里攥了一把毛票子。

那天,是父亲的忌日,我装好一锅烟点燃,把它轻轻地放在了父亲的坟头……  

                                                       (选自《青年博览》)

【赏析】

本文共有四处细节描写。第一处描写父亲掏烟灰的动作,重在表现父亲对烟杆的喜爱和珍惜;第二处刻画父亲吸烟的姿势,父亲那惬意、自得、满足的神态栩栩如生;第三处写出了父亲对烟杆的不舍,表现父亲的倔强和坚强;第四处渲染了父亲不得不出让烟杆的无奈和悲凉,同时也凸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胜过对烟杆的爱。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版:

升格作文实战

细节•记叙文

文题速递

材料:生活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生活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生活因创新而进步,生活缘和谐而温馨;生活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生活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生活说起来很大,生活其实又很小;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意料之中,又有很多事情是出乎意料的……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之中。

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运用细节描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当代学生处在一个丰富多彩、飞速发展的时代,“大生活”的种种感召,“小生活”的点点关爱,共同构成了莘莘学子具体的生活环境。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时代,离不开对当今生活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该话题利于考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写出观察到的生活,体味到的人间真情,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展示出审美情趣和思想个性。

该话题乍看,范围太大,细想想,应角度多元,具有启发性。该话题富于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材空间。

学生可以鸟瞰波澜壮阔的时代,也可以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可以写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生活;可以写生活对我的影响,也可以写我对生活的责任……大处着眼,可以写得深刻开阔;小处落笔,可以写得细腻感人。

初稿亮相1

凡人小事

◆解青青

他是我家附近的一个修自行车的老人,别人习惯叫他“歪老头”。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他为何有这样的绰号,但若要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在他苍老的面颊下,那双干裂发紫的嘴明显与其他器官不协调。因为嘴是歪的,而且他讲话时也因嘴歪的影响,含糊不清,让人不禁想到初学言语的稚童,但他完全没有那么可爱。(开头一节再作处理,作者采用的是落入俗套的记叙文中的“顺叙”写法,不妨采用“倒叙”或“补叙”的写法,这样,开头可以设置悬念,紧扣读者心弦。)

说实话,我不喜欢他,确切地说是有些厌恶。他给我的感觉不过是一个面貌丑陋、言语含糊、面色并不和善的糟老头。我几乎没有在那修过车,连借气筒也是少之又少。(此处作者可以抓住“修车人”的面部特征细写,突出“修车人”的与众不同。)

可是有时候倒霉的事要发生时,是你无法预料的。那天早晨,我匆匆整理好书包,骑着我那辆“忠诚”的“小毛驴”准备去上学时,不幸发生了:可恶的车胎竟然以“自爆”来回应我对它的信任!我环顾四周,发现平常那些修车的都还没出摊,也是,这么冷的天谁会这么早就出摊呢?想想,我郁闷的甩了甩头。咦?那不是……

我推着自行车来到“歪老头”的修车摊前,不情愿又很无奈地直视他扬起的脸。他没有说什么,将手从黑色的大衣口袋里拿出来,使劲搓了两下,接着拿起身边那些金属工具,开始了他的工作。

我站在一旁,拼命地搓手,对着手哈气,冬天的早晨真是冷!我偏过头,我没有过多地去在意那张面孔,而是将目光紧紧的锁定在了那双老手上。心,一下子被揪住了……注意到了那双拿着板子、冻的紫黑的手,那些经历风霜的纹理在他的手上纵横开去,让人看了不经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此处作者对“修车人”手的描写不够,请再处理,进行逼真的、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


展开余文
过了一会,他缓缓的站起来,揉揉自己的膝盖,然后挥手示意车子修好了,可能是因为他说话含糊,所以习惯用手势代替语言吧。我赶忙掏口袋去找钱,翻遍了几个口袋才找到了两三个硬币,因为以前很少修车子,也不清楚要给他多少钱。

不过看他刚才忙活成那样,这几个钱应该解决不了问题。他见我掏钱,手挥动的幅度更大,嘴里含糊的说着什么,我也没有听清楚,以为他嫌少,又从包里找出一张十元的,一并塞给了他。没想的他激动地把钱推了回来,脸变得又红又紫。(让同一细节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不仅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完整清晰,一唱三叹、且文且咏的写法还有利于拨动人物的情感之弦。此处,作者应抓住“修车人”的手进行反复叠现的处理。)

最终他只收了一个硬币,从他含糊的言语中我隐约听到:“这姑娘……我这么早出摊不是为赚钱……快上学去吧……要好好学习啊……”

从那以后,每当我经过他的车摊,总会向她微笑、点头,因为在我的心里,他那含糊的言语已化成动听的音符,干枯的双手同时也折射出他美好的心灵。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人物用他的行动向我诠释了什么是不平凡!(结尾处作者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是画龙点睛之笔,起到了升华文章主题的作用,)

【修改意见】

笔者选取了生活中一位平凡的人——修车的人;一件普通的小事——修车;来刻画了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修车人,颇具一定的真情实感。

但是文笔还比较稚嫩,文章需要升格修改。一是人物形象刻画显得笔力分散,作者没能将描写集中于主题的表达之中,如文章中“修车人”的肖像、神态、言行及我的心理刻画不够;二是细节描写不够细,作者仅是抓住脸部的肖像及语言来客观地描写,细节描写还没到位,我们学过初中《一双手》的课文,本文作者可以抓住“修车人”的手这一细节来刻画人物,且要贯穿全文,反复出现点染,表达中心;三是文章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缺乏曲折感人之处。可采用“倒叙”、“补叙”等写法。

升格展示1

凡人小事

◆解青青

我没有过多地去在意那张因恼怒而涨紫的面孔,而是将目光紧紧的锁定在了那双枯朽、了无生气的老手上。心,一下子被揪住了……

他是我家附近的一个修自行车的老人,别人习惯叫他“歪老头”。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他为何有这样的绰号,但若要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在他苍老的面颊下,那双干裂发紫的嘴明显与其他器官不协调。因为嘴是歪的,他的脸也像是呈现出骇人的“两极分化”,一侧脸被嘴扯得皱纹略少些,而另一侧则密密地布满皱纹。而且他讲话时也因嘴歪的影响,含糊不清,让人不禁想到初学言语的稚童,但他完全没有那么可爱。

说实话,我不喜欢他,确切地说是有些厌恶。他给我的感觉不过是一个面貌丑陋、言语含糊、面色并不和善的糟老头。我几乎没有在那修过车,连借气筒也是少之又少。

可是有时候倒霉的事要发生时,是你无法预料的。那天早晨,我匆匆整理好书包,骑着我那辆“忠诚”的“小毛驴”准备去上学时,不幸发生了:可恶的车胎竟然以“自爆”来回应我对它的信任!我环顾四周,发现平常那些修车的都还没出摊,也是,这么冷的天谁会这么早就出摊呢?想想,我郁闷的甩了甩头。咦?那不是……

我推着自行车来到“歪老头”的修车摊前,不情愿又很无奈地直视他扬起的脸。他没有说什么,将手从黑色的大衣口袋里抽出来,使劲搓了两下,接着麻利地拿起身边那些隐隐泛着寒气地金属工具,开始了他的工作。我站在一旁,拼命地搓手,对着手哈气,冬天的早晨真是冷!我偏过头,注意到了那双拿着板子、冻的紫黑的手,那些经历风霜的纹理在他的手上纵横开去,深深地口子被黑色的异物填满,让人看了不经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过了一会,他缓缓的站起来,揉揉自己的膝盖,然后挥手示意车子修好了,可能是因为他说话含糊,所以习惯用手势代替语言吧。我赶忙掏口袋去找钱,翻遍了几个口袋才找到了两三个硬币,因为以前很少修车子,也不清楚要给他多少钱。不过看他刚才忙活成那样,这几个钱应该解决不了问题。他见我掏钱,手挥动的幅度更大,嘴里含糊的说着什么,我也没有听清楚,以为他嫌少,又从包里找出一张十元的,一并塞给了他。没想的他激动地把钱推了回来,脸变得又红又紫。

我的眼神在一次被聚集在他那干枯的双手上,钱被他推回来的瞬间我碰触到了他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没有温度、没有血色,仿佛只是个工具,一个他用来为别人付出的工具。那是一双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感觉不到柔软的手,我的内心波涛汹涌……

最终他只收了一个硬币,从他含糊的言语中我隐约听到:“这姑娘……我这么早出摊不是为赚钱……快上学去吧……要好好学习啊……”眼角有湿润的感觉,好像要结冰了。如果那感动的泪结成冰,能否将那老人善良的内心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从那以后,每当我经过他的车摊,总会向她微笑、点头,因为在我的心里,他那含糊的言语已化成动听的音符,干枯的双手同时也折射出他美好的心灵。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人物用他的行动向我诠释了什么是——不平凡!

【升格评析】

升格后的作文调整了第一节,首先把修车人的手放在篇首,采用了记叙文中“倒叙”的写法,设置了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行文中,作者在语言上又作了调整,不仅大肆笔法渲染、刻画了“修车人”的面部表情、动作的细节,而且浓墨重彩地刻画这双与众不同的——手,并使之贯穿全文,同时伴随着作者的心理刻画,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结尾处作者又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成功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三版:

升格作文实战

初稿亮相2

风 波

◆陈 曦

这件事起源于这天早上,猴子如往常一样去海边拾贝壳,发现了海边的“留言石”,猴子心中一紧,这不是海豚的“天气预报石”吗?怎么会被随意地放在这儿?猴子看完内容脸色大变,转身向村子跑去,只留下贝壳在天气预报石旁静静地衬着那一行字:“几个星期后将会有大洪水,将会毁掉动物村,我先去海底避难,大家珍重,海豚留。”

“大家请相信我,只要我们大家合力造一条大船。准备足够的粮食和水,就可以安全地渡过难关。我们就可以活下去。”猴子蹦跳着,叫嚷着。

(这一节应抓住“猴子”的动作细节来刻画“猴子”焦急的心理,并建议把一节放在课文开头,先设置一个悬念,能收激发读者的兴趣。)

……

猴子涨红了双眸,孤单而又绝望,大家为什么这么静,难道不相信我吗?不可以啊,我不能慌,我要冷静,我不可以看到大家就这么死去,好不容易聚集了大家……不行,能救多少救多少,不可以放弃,猴子紧握双拳,喊着:“大家别犹豫了啊,我们要活下去啊!”叫声惊醒了动物们。

棕熊拍了拍脑袋,心道:洪水!没听说过能有这么大威力的灾害,或许只是蜂蜜多了,被误以为是洪水?嘿嘿,被蜂蜜给淹没,那感觉一定很棒!蜂蜜啊,蜂蜜,好想吃哪,吃的饱饱的,睡的好好的,这样就不用面对那种不像蜂蜜的洪水了吧。

穿山甲苦笑着摆着自己的尾巴:我也想自救啊,可是这里是我的家,是我的祖先们居住的地方,没了家,我会变成什么,那种疯疯癫癫的声称为了什么而四处漂泊游离的怪家伙?不,不可以。我只要自己的家,穿山甲转过了身,自言自语道:“我要守住自己的家。”说完,便钻到地洞中去了。只剩被风带弯的草零零落落分布地在洞旁。

大象不屑地低“哼”了一声,心道,我可是上帝的宠儿,我有长长的鼻子可以储存水,我有高大的身体,可以立在水中,怎么能把我和你们这群渺小的家伙相提并论。洪水嘛,一定是上帝看不惯你们这群卑微讨厌的家伙而设的,与我可没有关系,我可不乐意傻傻地让你们沾染了我的福气。想到这里,一句话没留下就转身离开了。

狐狸转着眼珠,把爪子覆在鼻子上,掩盖住上勾的嘴角。狐狸心想:既然万事都有你这只笨猴子组织,那我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啊,呵呵,还是我聪明哪。接着就留下了意味不明的笑声,揉着尖尖的耳朵,转身向家中走去。

(以上几节中,作者对几种动物出场的状态、神态及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力度明显不够,作者不妨抓住它们的动作、神态方面的特征去详细地刻画,从而突出它们的心理,这样或许会收到意外的效果。)

猴子伤心地看着那一部分动物离去的方向,心里默默地念着:或许这次离开就将会是永别了吧,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呢?猴子看着剩下的动物们,坚定了自己想让它们活下来的决心。猴子直起了腰板,开始组织大家进行这次的自救活动。

……

三个星期后,猴子等动物在洪水来临之前坐上了造好的船安全地离开了,而狐狸由于睡过了头,没有赶上上船的时间和棕熊,穿山甲,大象一样被淹死在家中……

【修改意见】

作者写的是一篇寓言故事,却赋予深刻的寓意:面对生活中各种突发事件,有多少人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失去生命,文章通过对各种动物面对“洪水风波”所产生的种种心理冲突,更好地影射了当今各类人的心理障碍,从而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充分具体地体现。全文构思精巧,行文颇为流畅。

但是,纵观全文,有几个地方必须修改。首先,故事的情节有点平铺直叙,不能扣人心弦;其次,文章主体部分中各种出场的动物有点单调、流水,作者对它们的言行、心理等方面细节刻画不够,造成语言的肤浅性,这必须浓墨重彩详渲染;最后,文章结尾主题不太明显,作者应明示。

升格展示2

风 波

◆陈 曦

“大家请相信我,只要我们大家合力造一条大船。准备足够的粮食和水,就可以安全地渡过难关。我们就可以活下去。”猴子粗暴地揪着自己的毛发。在一群动物的中央焦躁地蹦跳着,叫嚷着。

这件事起源于这天早上,猴子如往常一样去海边拾贝壳,发现了海边的“留言石”,猴子心中一紧,这不是海豚的“天气预报石”吗?怎么会被随意地放在这儿?猴子看完内容脸色大变,转身向村子跑去,只留下贝壳在天气预报石旁静静地衬着那一行字:“几个星期后将会有大洪水,将会毁掉动物村,我先去海底避难,大家珍重,海豚留。”

……

猴子涨红了双眸,孤单而又绝望,大家为什么这么静,难道不相信我吗?不可以啊,我不能慌,我要冷静,我不可以看到大家就这么死去,好不容易聚集了大家……不行,能救多少救多少,不可以放弃,猴子紧握双拳,喊着:“大家别犹豫了啊,我们要活下去啊!”叫声惊醒了怔怔中的动物们。

棕熊用厚厚的熊掌拍了拍脑袋,心道:洪水!没听说过能有这么大威力的灾害,或许只是蜂蜜多了,被误以为是洪水?嘿嘿,被蜂蜜给淹没,那感觉一定很棒!蜂蜜啊,蜂蜜,好想吃哪,吃的饱饱的,睡的好好的,这样就不用面对那种不像蜂蜜的洪水了吧。棕熊眯着眼睛像是在回味着什么似的边喃喃道:蜂蜜我来啦。边扭动着圆滚滚的腰向着自己的洞穴挪去。


展开余文
穿山甲苦笑着摆着自己的尾巴:我也想自救啊,可是这里是我的家,是我的祖先们居住的地方,没了家,我会变成什么,那种疯疯癫癫的声称为了什么而四处漂泊游离的怪家伙?不,不可以。我只要自己的家,穿山甲转过了身,以压抑着什么的音调,缓缓地又像是坚定了什么似地说道:“我要守住自己的家。”说完,便钻到地洞中去了。只剩被风带弯的草零零落落分布地在洞旁。

大象不屑地低“哼”了一声,心道,我可是上帝的宠儿,我有长长的鼻子可以储存水,我有高大的身体,可以立在水中,怎么能把我和你们这群渺小的家伙相提并论。洪水嘛,一定是上帝看不惯你们这群卑微讨厌的家伙而设的,与我可没有关系,我可不乐意傻傻地让你们沾染了我的福气。想到这里,大象的眼神就只能用不爽来形容了,它甩了甩鼻子,顺带着砸断了几棵树,一句话没留下就转身离开了。

狐狸转着眼珠,把爪子覆在鼻子上,掩盖住上勾的嘴角。狐狸心想:既然万事都有你这只笨猴子组织,那我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啊,呵呵,还是我聪明哪。接着就留下了意味不明的笑声,揉着尖尖的耳朵,转身向家中走去。

猴子伤心地看着那一部分动物离去的方向,心里默默地念着:或许这次离开就将会是永别了吧,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呢?猴子看着剩下的动物们,坚定了自己想让它们活下来的决心。猴子直起了腰板,开始组织大家进行这次的自救活动。

……

三个星期后,猴子等动物在洪水来临之前坐上了造好的船安全地离开了,而狐狸由于睡过了头,没有赶上上船的时间和棕熊,穿山甲,大象一样被淹死在家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生活中的洪水风波:棕熊选择了逃避,穿山甲选择了因循守旧,大象骄傲自负,狐狸只懂得依赖别人而不懂得自救,而猴子它们能真正脚踏实地,勇敢地面对突发事件。

朋友,你是它们中的哪一类呢?

【升格评析】

本文升格时首先采用倒叙的手法,亮出“风波”的源头——洪水,开篇设置了悬念;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大肆笔墨刻画出了各种出场动物的穷形尽相,抓住它们的表情、语言、行动等方面的细节去反复铺陈,把各种动物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使文章顿时变得有血有肉,生动形象,文章不仅提升了语言的艺术性,而且让细节在全文中得以彰显了无穷的魅力,并且,作者在文章结尾顺势点题,读来意味无穷……

命题延伸

1.“考”,是人的一生中常常面临的话题:几时,家长亲友会以各种话题“考”你,看你是否机敏可爱;学生时代,老师会用各种试题考你,看你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上司或同事也会用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考你,看你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各种形式的 “考”,其涉及面之广常常是你始料未及的。

请以:“考”为题,运用细节描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

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运用细节描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地址:东海县第二中学  倪传业

 

倪传业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作文升格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半张纸》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论语·荷蓧丈人》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