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50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品味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体悟语言的感染力。
2、理解骆驼的形象,学习作者刻画骆驼的方法。
3、体会各种动物及骆驼寻宝的动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骆驼的形象,体会刻画骆驼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刻画骆驼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要求:
浏览第二部分第11至13自然段,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
2、出示问题,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 何?
3.讨论交流
4、学生代表发言,师生评价、明确:
①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
描写:一瘸一拐 身姿雄伟 不大喊大叫 只默默地走
特点:高大 谦虚
品析:“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这里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骆驼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②在寻宝路上的表现:
明确:寻宝途中骆驼的特点:
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
(此题着重引导学生品析骆驼通过夹扁谷时的艰辛:夹扁谷由两座对峙的高山形成,“窄得只由一匹瘦马挤过去”,有两里长。在这样的情况下,骆驼硬是“不顾头皮破、肩骨伤、腿脚流血,边挤边走”,走了四个钟头,强行穿过了夹扁谷,由此我们能够体会骆驼那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质,这些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研读比较
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段“这是一头身 姿雄伟的骆驼。……只是默默地走着。”
明确:这里分别将骆驼比作游艇、马拉松长跑家、沙漠之舟。这三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骆驼“忍饥耐渴”、负重致远的特点,也写出了他能克服重重困难的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骆驼的赞颂之情。
2.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明确:①“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
②遇到困难,如黑熊。
③生性好斗的金钱豹和大灰狼。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些描写都从反面有力地衬托了骆驼的形象。)
三、朗读体悟
朗读第14段,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四、领悟深意
思考: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
明确: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骆驼寻宝的动机比其他动物崇高许多,作者这样写立意十分明显,即通过骆驼的举动来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
五、提高升华
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讨论:怎样对待财富?如何
获取财富?
(开展讨论交流的形式,允许同学畅所欲言,鼓励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观念和合作“双赢”的现代观念,都是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
陈勇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骆驼寻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的南唐我的词 教师随笔(语文版九年级)
下一篇:
《渔家傲》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