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38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
2、了解现代汉语语音语法的特点
3、运用汉语语法特点赏析古诗词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应用汉语语法特点
教学设计
1、导入:笑话一则
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
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 “咣当” ,把汤碗打了。
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
老外想:“……”
老妈听见声音,也过来看,见地上有个破碗,问: “ 谁打的?”
老外想:“……”
儿子说:“他打的!”
老外想: “……”
老妈又说: “还得打一碗!”
老外想: “……”
老爸正在厨房切菜,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跑出来看怎么回事。忙乱中,忘了放下菜刀。
五大三粗的老爸,手持菜刀站在餐厅里,老外一看,心跳加速,血压急升,但更让他心碎加崩溃的是老爸的一番话。
老爸对着正在炉上舀汤的儿子说:“烫,少盛点儿!”
老外: “……”
老外以惊人的速度从口袋中掏出钱包,把里面所有的钱倒在了桌上,然后像刘翔一样往门口狂奔……
2、猜猜看
碗打了! 谁打的?
他打的!
还得打一碗。 烫,少盛点儿!
one dollar.Three dollar? Ten dollar?! Hundred and one?!?! ten thousand……
3、课堂活动——比尔为什么闹笑话
杯子 被子——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男狗”“女狗”——不同词语的搭配
我给了他一刀——汉语中量词的用法:动量词一般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量;名量词一般在名词前表示名物的量。
4、语言的谱系分类
不同的语言往往都有共同的“祖先”,其中最大的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个“语系”,小一点的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个“语族”。
比如汉语就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汉语语族”,英语、德语就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
5、我们的母语——汉语
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叫现代汉语。
广义: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狭义: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6、现代汉语语音特点
①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平上去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②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声母、韵母(韵头、韵尾、韵腹)和声调
7、现代汉语词汇特点
①双音节词数量占优势: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重叠构词、派生构词(英多汉少)、复合构词(英少汉多)
③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数词+量词+名词、句调+语气词
8、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①、词没有形态变化
②、虚词重要而丰富: 他打()我。 我爱()她。
③、词序的作用重要
9、课后练习二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这些特点,使诗歌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隽永。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出“朦胧美”的原因就在于此。
体味魅力:《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着重描写昔日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转出新意,道人事变化,叹盛衰无常。四组镜头的景色转换,展示出诗歌的朦胧之美。
体味魅力:《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荣,以今日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其表现手法亦见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张月发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美丽而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2012级词语、成语、熟语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上册)
下一篇: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