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85
标签:
教师随笔
王衍:手白如玉与信口雌黄(魏晋名士的风流)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世说新语容止》
王衍,字夷甫,竹林名士王戎的族弟。琅玡王氏,在他手上,正式成了魏晋第一豪门。而他与东海王司马越的政治联盟,也是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雏形。
与比大他22岁的族兄王戎一样,王衍也是在少年时便名满天下了。那么这位翩翩佳公子是如何出名趁早的呢?
首先,王衍是魏晋时著名的美男子。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竹林名士”山涛称赞为“宁馨儿”,“宁馨儿”的意思就是“漂亮的小孩”。此外,作为一个男子,王衍的肤色竟如白玉般白净晶莹,而当时的男子都以《庄子?逍遥游》中藐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那样为美的准则。所以,王衍中性化的美,吸引了当时众多粉丝的疯狂追捧和模仿。
其次,王衍非常注重当下流行品味和他自身风格的搭配,并进而能领导时尚潮流。魏晋南北朝时,麈尾(羽扇的一种)是儒、道、佛三家都很推崇的法器,也是士族子弟必备的随身物件。当时的麈尾质地、款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此,王衍结合自己肤色白净的特点,专门选用白玉柄的麈尾。这样在他手执麈尾时,就会让人清楚地看到,他的手与白玉颜色一样,是名副其实的“玉手”。在当时,王衍对白玉柄麈尾的选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手与白玉无分别”的美色很快成为了京城街头巷尾的美谈,白玉柄的羽扇也成为了士族子弟一味跟风的流行时尚。而这也给王衍带来了巨大的名气,为什么呢?看看,总是一身名牌的Paris Hilton就知道了。
第三,王衍是当时清谈第一高手。自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首倡清谈之风后,清谈道家玄理就成了大多数魏晋名士最主要的业余活动了(当然,也有人把它视为专业,如乐广)。王衍能成为西晋清谈第一高手,倒不是由于他的哲学理论有多么深刻,而只是他口才太好,善于在辩论中进行乱战,常常一通胡吹烂侃,让一些哲学大师(如郭象)根本接不上话,从而不得不认输。当然,王衍的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辩论风格,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他许多前后观点矛盾的情况出现。于是,当时就有人讥讽他“口中雌黄”(这就是成语“信口雌黄”的出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竹林名士”王戎对他这位族弟极力地赞美和宣传。王戎在王衍刚出道的时候就为他大做宣传,极力造势,他说“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你看,“瑶林琼树”一词已把王衍的容貌描绘得华丽动人,“风尘外物”更是把王衍的风采推上了“仙子”级别的高度。后来,在王戎不遗余力的宣传下,王衍逐渐知名,甚至连晋武帝都知道了他的美名。于是,武帝便问王戎:“爱卿,你觉得你的弟弟王衍,在当今可以与谁齐名?”早就候着机会,准备对武帝引荐王衍的王戎,得此良机,自然不会吝啬溢美之辞,他说:“当今所有人都不能与王衍相比,只有从古代的贤者中寻找了。”呵呵,短短一句话,王戎已经把王衍吹捧成“当今第一”了。由于当时王戎大名士和朝廷元老的双重身份,他要是想捧谁,猪都可能飞上天,更何况是英俊潇洒,能说会道的豪门公子呢?在王戎精心地包装宣传下,在王衍自身种种优势的帮助下,王衍很快就成了继“竹林七贤”之后最有名的名士了。
面对朝野上下的一片鲜花和掌声,主要靠容貌、吹捧和自己的信口雌黄成名的王衍,也难免会自我感觉异常良好,把族兄王戎王婆卖瓜的一句话“当今所有人都不能与王衍相比,只有从古代的贤者中寻找了”给当真了。王衍竟真的从古代贤者中,找到春秋名士、孔子高徒子贡与自己相比。那“信口雌黄”的王衍真的能与孔子高徒中成就最杰出的子贡相提并论吗?且看下则。
标签:
教师随笔
王衍: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王戎:临危不乱,胆识超群(魏晋名士的风流)
下一篇:
何晏:粉面何郎,行步顾影(魏晋名士的风流)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