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312
标签:
作文指导
九年级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人教版九年级)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由记叙文转入到议论文的写作。
2、明确一事一议文章的特点及要求。
教学方法:
举例比较法、指导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明确一事一议文章训练的重要性。
2、明晰一事一议文章的特点及要求。
教学过程:
一、定义:
高中生学写议论文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可先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从而逐步提高说理能力,为进一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
二、基本写法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一)叙事部分
1、选定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学中存在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
2、明确怎样“叙”
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1段是这样写的:
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好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
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好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
3、小结:
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议论部分
谈看法、说见解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 记叙文 的本质特征。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1、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
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
2、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如《实力最重要》写到: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
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刀的优良性能,而我们没看到的人只能与此“良刀”无缘了。哑人无言是出于无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小结:
(1)分析好材料,找准论点。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作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他。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
学生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论点:①爱因斯坦生活朴素;②只认衣冠不认人的通病;③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④爱因斯坦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⑤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在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⑥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的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比较几个论点,除⑥就事论事,把指导材料看得太一般化,③缺少个性,而且一味追求深刻,有点牵强附会外,其他几个论点都适应议论的需要。如根据①谈谈要成就一番事业,生活上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根据②可以谈谈以貌取人,以衣着取人,是庸俗而肤浅的;根据④可以谈谈一个真正有修养的学者是不会徒慕虚荣,计较小节的;根据⑤可以谈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造福于全人类而不追求个人享受。
(2)态度鲜明。对美好的事物,要作正面的肯定和表扬;对丑恶的事物,则要明确地表示否定和憎恶;对同学和朋友的不正确言行,如破坏环境、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要有合情合理的分析和热忱的帮助。
(3)思维出新意。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4)叙议结合,贵在明理。一般是开门见山,围绕论点概括地介绍要论证的事件、现象或材料;然后就事论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选用合适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论点。
(5)注意事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以叙代议。
三、基本结构
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
“概括事实”和“提出论点”部分是文章的“引论”,要求缘事入笔,提出问题;“证明论点”部分是文章的“本论”部分,要求分析问题,加以论证,这一部分还可以加一部分联系实际的材料;“收束全文”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
展开全文阅读
四、例文印证
由一则寓言想到的
曾读过一则寓言,内容大概是说:有一只猴子,在路上捡到一把刀,可刀很钝,连小树也砍不断。于是,它便请教砍柴人,问他怎么样才能使刀锋利。砍柴人告诉它在石头上磨磨就行了。猴子照着去做了,它把刀口磨得越来越短,甚至把刀口磨得与刀背一样厚。可当它拿这把刀再去砍树时就更砍不动了。
刚看这篇寓言时,我不禁笑这猴子实在太愚蠢了,只知道要磨刀,却不懂得如何去磨,为什么不问清楚了再做呢?而后,我才慢慢领悟到这则寓言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会学习。请教之后,要认真思考,不能浅尝辄止。
就像这只猴子,可能它从未接触过刀这种东西,如何让一把钝刀变得锋利,对于它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事物。这个时候,它就要问一些懂得该怎样做的人。它问砍柴人:“你的刀为什么这么锋利?”,“因为在石头上磨过。”砍柴人回答了它的问题,然后再也没说别的,因为猴子也没问别的。可猴子似乎明白了一切,不就是在石头上磨一磨吗?既然如此,那就磨吧,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大脑也不动一下,想当然地去做。可实际上,猴子真的懂得该如何做吗?显然没有。它不过是了解了事情的皮毛,却根本不清楚磨刀究竟该磨哪儿,该怎么磨。我敢肯定地说,倘若它再多问一句话:“应该如何磨刀?”结果就不会是那样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现在,我们还是学生,在学校里有老师向我们传授知识,正确地引导我们。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老师总会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弄懂为止。可是,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步入社会。要想适应现代化、高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的社会,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可都要靠自己。所以,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会学习,不单单是拥有快捷有效的方法,主要还是学习态度要端正: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弄懂就不罢休的精神才行。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否则,就会像那只猴子一样,不求甚解,不假思索,还不知道怎么做呢,就去做,结果适得其反。
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当我们无法解读它时,我们就需要向别人请教,了解这种东西。多问为什么,请教之后多思考多研究,不要一知半解,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疑团。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的学会,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一点,是我读过这篇寓言后的最大收获。
“作弊”一席谈
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很多学校中。
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有人作弊呢?其实,这也不足为怪。作弊的人无非是想得高分,自己光彩,老师表扬,父母也高兴。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怕考不好老师批,家长骂,棍棒加身,只好铤而走险,蒙混过关。考试作弊也叫“偷看”,在有些人看来这实在是件绝妙的事:平时痛痛快快地玩儿,考试只要稍稍用些心计,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得高分。作弊的人只知用“假分数”来满足一个暂时的虚荣心,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次小小的作弊虽不会使他变得十恶不赦,却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丑陋的种子。
且不说作弊被发现后,老师的失望,学校的处罚,还有其他同学的大眼、小眼,嗤之以鼻的态度;就算这次侥幸逃脱,你心里真就那么踏实吗?你能保证以后不会“东窗事发”吗?我曾记得,一个同学在他作弊后写下了自己这样的感受:“我一直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精神几近崩溃。我怕见父母,怕见老师,也怕见朋友。……我终于知道什么叫不堪回首了。”
是啊,没有什么比拥有坦荡的心灵更令人欣慰,没有什么比愧疚不安和失去他人的信任更让人痛苦的;用谎言换来的短暂虚荣终究是要破灭的。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也会在工作和婚姻中作弊。当诚实的优良品质在一个国家无处立足的时候,我们还能期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难道也要带上书本、纸条去作弊吗?骗老师、骗家长,到头来还不是骗自己呀!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生作弊,固然不对,可这能仅仅怪学生吗?难道老师和家长就不该负一些责任吗?有些老师和家长,一味地把“分数”看作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许多同学正是迫于这种压力才去作弊的。这难道不应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反思吗?
再次奉劝各位同学:与其考试时费尽心机,偷偷摸摸地搞“地下活动”,还不如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作弊”是一种麻醉剂,我们应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它。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一事一议文章的写作训练。
教学过程:
一、要求:
据本堂课训练的要点, 针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大胆阐述你的见解,但要言之有理,叙之有序,字数700字左右。
二、写作过程
(略)
畅畅
标签:
作文指导
九年级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选修)
下一篇:
莫非渊明逐高位——由“陶潜传”中词语“后代”说起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