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588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
宋孜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2.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

3.将课文作为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一石三鸟,既能学习传记文学的相关知识,又能积累增长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4.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激发学生阅读传记的兴趣:有收有放。放,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教学的起点,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切入,学生既可自己提出问题,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话题中做出选择,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独抒新见;收,学习活动由教师引导,不是让学生信马由缰,要紧扣本传记的特点展开。共用5课时。

一、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表格,或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完成传记的阅读,并选择传记中自己感兴趣,有深刻体验的话题展开讨论或深入地探究。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认真地读传记。静心读书是学好传记的重要环节。(用1课时)

长安十年

   

746 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随之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 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747 李林甫专权,摆布阴谋,进行欺骗性考试 杜甫遭受打击,经济情形也起了变化,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做起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内心仍有冲突。 一边写诗推崇那些贵族,一边在诗中倾诉自己在辛酸和悲愤,写出了他在这个腐化的社会中感到的真实:“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751 玄宗过分推崇道教,举行了三个盛典 杜甫正感到走投无路,趁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一时名声大噪。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仕途仍然无望。    

751秋 穷,身体也渐渐衰弱了。 杜甫向一些朴素而平凡的朋友用自然活泼的语言诉说自己的病和饥寒,开始吸取民间的方言口语,把它融化在自己的诗句中,使他的诗变得更为新鲜有力。    

751 乱世的种子已经到处萌芽。李林甫专政,奸臣弄权,把开元时代姚崇、宋璟培养的一些纯良政风破坏无余。边将们好大喜功,挑动战争。人民受着纳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生产力衰落下去了。 杜甫看到士兵们出发时的情景,遏制不住他心头的痛苦,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以前的歌咏对象不外乎个人遭遇和自然界的美境,随着此诗的出现,他的诗的国土扩大了,里面出现了唐代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    

751 政风腐败,边境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玄宗的奢侈生活却有加无已。 杨氏姊妹荒淫无耻的生活,是杜甫难以忍受了,他毫无顾忌地写出《丽人行》,描画她们丑恶的行为。    

752秋 杜甫与几位朋友共登慈恩寺塔。 他在秋日的黄昏望见秦山破碎,泾渭难分,从无语的山川中看出来时代的危机。    

753.8 长安霖雨成灾,米价腾贵,政府从太仓中开仓放赈。 杜甫天天从太仓中领米。在这一时期,只有一个朋友郑虔能让他笑逐颜开,有时甚至恢复早年的豪兴。 豪情虽然能够得到一度的发作,但仍不免有深沉、惊悚的感觉。    

754 他没有完全断念,接连进了两篇赋,同时向权贵投诗,请求他们援引。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诗歌是他求得仕进的手段,这些诗有一定的格式:首先颂扬他们的功业,随后陈述自己的窘迫,最后写出投诗的本意,说得又可怜、又迫切,排律里堆砌的典故也掩盖不住他凄苦的心情。    

755 统治集团的奢侈生活登峰造极,人民生活贫困到极点,随着频年的水旱灾害,贫富悬殊一天比一天严重。唐代从此结束盛世,进入坎坷多难的时期。 杜甫辞却河西县尉,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时常往来于长安与奉先之间。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爱护人民的政府,但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帝身上。到了奉先,自己周岁的儿子刚刚死去。 他把从长安到奉先的经历和感想写成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这是杜甫划时代的杰作,反映出安史之乱前社会的实况,以及杜甫内心的矛盾与伟大人格;这也是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总结。从这里看出,杜甫在思想的进步与艺术的纯熟上都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个诗人。  

流亡生活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诗歌    

755 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上,丧失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 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 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便脱去了浪漫主义斑斓的衣裳,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756 哥舒翰正统领20万军队扼守白水以南的潼关。但不久全军溃败。 杜甫从奉先带领着一家人到了白水。随即在局势急骤的转变中开始了流亡的生活。 757年写成的《彭衙行》,真实而自然,透出一股诚朴的气息,充分发挥了作者的写实天才。    

756 鄜州三川洪水暴发,兵灾和洪水,使得万家被难。玄宗逃出长安,遭遇马嵬坡事变,7月,太子李亨继位于灵武。 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城北的羌村。8月洪水落后,只身北上延州,投奔灵武,却被胡人捉住,送到了沦陷的长安。“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展开全文阅读756 房琯率军收复两京,却在一天内全军覆没。胡人凯旋而归,失望和痛苦的是长安的人民。 杜甫困居长安,关心着远方的战局,怀念着自己的亲人。 杜甫在《悲陈陶》中写出了人民对于官军的渴望。在《悲青坂》中,他说,反攻要等待条件的成熟,不要焦急。他个人的生活和心境在《春望》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757 安禄山被杀死,肃宗南迁至凤翔,情势有所转变。 杜甫出逃凤翔,拜见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但卷入了一件长期的政争中。 在诗中,他描写了自己出逃时提心吊胆的情形。    

757.8 肃宗命他离开凤翔,回鄜州探望亲人。政治生活失败,被皇帝放还回家。 这次旅程使杜甫写成了《北征》,这首诗用高度的写实技巧写出了旅途的经历和家境的贫困。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诗歌    

757 唐军收复长安,肃宗也回到长安。 杜甫和家属再次回到长安。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兴奋的心情。    

757.11—

758.6 胡人势力依然猖獗,长安物价飞涨 杜甫最后一次留居长安,官左拾遗,过着闲散的官吏生活。 写了些唱和诗和朝谒诗,毫无光彩,缺乏充实的内容,显得轻飘而悠扬,没有分量。    

758 离开皇帝,被派到华州做司功参军,政治失意,心境凄凉。 他从狭窄的天地中解放了出来,由此得到机会,又接近战乱中的人民,认清时代的苦难,因此而恢复并且扩展了他的广大的诗的国土。    

758 相州唐军大败,洛阳一带骚动起来,到处呈现着紊乱与不安。 杜甫先从华州到洛阳,然后返回。一路上,接触的都是那些老翁老妪、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在官吏残酷的驱使下担受着无处申诉的痛苦。 杜甫把他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人民的悲剧凝结成《三吏》《三别》。这6首诗是杜诗中的杰作,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封建社会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他有这样的成就,完全是由于他接近了人民。    

759 民生凋敝、外族侵凌、国力空虚、民生凋敝。 《洗兵马》一诗把当时的政治情况说的很沉痛,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了朝廷的种种缺陷。  

二、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传记的兴趣,展开讨论。论题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来,也可以由教师提供,具体操作要视学生情况而定。教师提供的思考讨论的角度与题目如下。(用3课时)

1.从杜诗入手:通过杜甫的诗了解杜甫的人格与社会现实。

(1)你了解的杜甫的诗歌有哪些?

(2)从诗歌看诗人的情感、人格。

(3)从一组诗中看诗人情感的变化。

(4)从诗歌看社会状况。

(5)诗人、感情、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2.从杜甫其人入手:感受杜甫的人格魅力,探究其人格魅力形成的社会原因及其与诗歌的关系。

(1)你所了解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杜甫为何被称为诗圣?

(3)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杜甫?

(4)时代是怎样造就杜甫的?

(5)杜甫的诗歌中是如何体现杜甫的人格的?

3.从时代入手:

(1)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特点?

(2)给人物作传,为什么要写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3)传主的思想、感情、创作与所处时代社会状况的关系如何?

三、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杜甫传》(冯至),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选作“杜甫小传”“杜甫评传”(参阅课后“有关资料”中“关于传记”)。(用1课时)

此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读书,培养学生的深入分析与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资料,达到认识中国古代传记与现代传记不同,更深刻地体会到冯至的《杜甫传》所体现出的现代传记文学的艺术品格。

具体实施建议:

1.有重点地阅读课文;

2.课前阅读其他的杜甫传记(如莫砺锋的);

3.利用“拓展与实践”提供的资料《新唐书杜甫传》,与冯至的《杜甫传》进行比较。

 

宋孜婷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杜甫《万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放下魔念,方得自由——读《囚绿记》所感 教师随笔(人教版)
下一篇:带着微笑进课堂捧着爱心育新苗云梦县隔蒲祥山中学余国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