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505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这部史书的基本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本文的讽谏技巧、人物性格及写作特色。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课文后的所受到的启发,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读过了,那么我们先在做两个练习,说说课文标题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屏显: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二、导学过程:
活动一:简说故事,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讲成语故事。
(屏显:活动一“简说故事,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讲成语故事。”)
1.现在进入课文的学习。学习文言文没有更多巧妙的方法,首先是把它读好,读好之后才可以做其他的事,现在来朗读课文。学生读文,师点评。
2.自读:就体会它的故事味,读出人物语气、神态、动作。师评价。
3.再把注释读一读。
4.讲成语故事。师: 成语故事“一鸣惊人”和“门庭若市”跟齐威王这个人有关。传说齐威王即位以后,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齐国处于崩溃的边缘,有一个叫淳于髡的谋士,心里着急,他知道齐威王这个人喜欢隐语,于是见到了威王。他说,大王,王宫里飞来了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在庭院里既不飞也不叫,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啊?他说,你知道吗,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他就开始整理朝政,齐国就逐步强大起来。这就是“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下面你们就用非常简洁的文字,根据课文内容,来说“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开始准备。(学生准备)
师提示:讲这个故事,第一不要用复述的方式从头讲到尾,可以切入到故事的正中,比如说邹忌是个很美的人,他怎么样怎么样,很快地到故事当中来了,千万不要复述;第二,结尾的时候要点一下题,这就是“门庭若市”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这样表示你说话的层次。学生讲课文故事,师点评。
活动二:巧编练习,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练习。
(屏显:巧编练习。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练习。)
1.学生准备编练习,让同桌审查一下,看看正确不正确。
2.交流,师点评。
(屏显:关于几个重点词的内容。“于朝讽、谏、刺、谤、讥”的词义解释。)
1.“于”
“欲有求于我也”
“皆以美于徐公”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朝”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谤讥于市朝”
“朝于齐”
3.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刺,斥责,指责;面刺,当面指责;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什么是微言讽刺呢?不是用恶意的话讽刺,而是稍稍地讽刺一下。从这几个字拓展开来,你们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里面还有“诽谤”的“诽”字,“诬蔑”的“诬”字,还有“造谣”的“谣”字,都和“说别人”有关。刚才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样几个词呢?就是我们没有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那个习惯就是用对比辨析的方法来辨析事物,这种辨析,有时是外部特征一致的,就是同学们找的那些词,比如两个“孰”、四个“朝”、四个“于”、两个“美”、两个“甚”。有时候事物的表面特征不一致,但是内涵相近,比如这一组,也要把它放在辨析里,这样我们辨析的角度就宽了,我们的体会就会更深刻一些。所以巧编练习的目的,一个是熟悉课文的内容,第二个是理解了词义,同时呢,我们在学习方法上也应该受到一些启迪。
(屏显: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翻译几个短语:朝服衣冠 忌不自信 弗如远甚 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 时时而间进。)
1.学生自主翻译。
2.师评价。
活动三:深思话题。你认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的字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着人物的特点?(屏显:学习活动之三:深思话题。你认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的字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着人物的特点?)
1.学生自主思考,交流。
2.学生发言,师点评。 (屏显:“思”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正是有了“思”才有了“讽”,这是行文的一大转折——由闺中小事转向了国家大事,从而突出了邹忌的智者形象。“善”字是课文内容最为关键的深化,引出了全文的高潮,同时表现了齐王的贤者形象。)
3.师总结:所以这两个字是引动全文的关键字眼,同时也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字眼。这节课,咱们通过讲故事,通过编练习,通过探讨话题来完成了课文的学习:简说故事,巧编练习,深思话题。
三、课后延伸:学习课文后的所受到的启发,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谢岭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邹忌讽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诫子书》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
《新闻两则》《蜡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