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112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论语》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许钧友
编写人:李彦沛 吴文英 王晓卫 李海霞 高璐 王芳 审核人:王芳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编写时间:2011年11月2日
【使用说明】本专题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本,第二课时观看视频,第三课时合作交流,教师可根据具体学情及课时灵活处理。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速读全文,把握文章内涵。
2.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
2. 正确认识师生关系。
【学习重难点】
积累文言知识,正确认识师生关系。
【自主学习】★★
1.自主阅读课文,在课本批注翻译每则内容。
2.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绥( ) 喟然( ) 莞尔( ) 偃( ) 箪( ) 皙( )
饥馑( ) 哂笑( ) 俟( ) 铿( )沂( ) 牖( )
3.找出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
道之斯行
夫子矢之曰
毋吾以也
鼓瑟希
莫春者
了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
抑为之不厌
4. 词语解释。
叔孙武叔毁仲尼: 多见其不知量也:
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
循循然善诱人: 当仁:
如有所立卓尔: 子之武城:
莞尔而笑: 予所否者:
饥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且知方也:
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合作探究】★★★★
教材中13章内容大体来说内容有以下三类:
表现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有:
表现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有:
展开全文阅读
表现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有:
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则,写一段200左右的读后感,并在班上交流体会: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循循然善诱人(有次序地) 如有所立卓尔(卓然、卓越、突出的样子)
B 多见其不知量也(只)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认为)
C 居则曰(平时) 抑为之不厌(压抑)
D 方六七十(方圆六七十平方里的小国) 子哭之恸(极度悲痛)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谓立之斯立 B 割鸡焉用牛刀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C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例:其何伤于日月乎
A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 贤哉,回也 D 亡之,命矣夫
许钧友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论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李凭箜篌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孟子》选修课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