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15108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桥之美》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掌握科普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区别。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难点】

掌握科普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资料链接: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当代画家。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笔名“荼”,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他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学贯中西,融会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不断探索、创新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油画代表作《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中国画代表作《春雪》《狮子林》《长城》。本文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煞(   ) 纤(    )细   驻(     )足    前瞻(    )后顾  点缀(    )

2.形似字组词

①销(      )    俏(      )    峭(      )    削(      )

②峻(      )    竣(      )    俊(      )    骏(      )

③孤(      )    弧(      )    狐(      )    瓢(      )

④魅(      )    魄(      )    魏(      )    魁(      )

3.解释下列词语。

驻足:

极目:

煞它风景: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4.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

②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

③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遍史诗似的满足。(      )

5.搜集古诗文中写桥的诗句,在下面写出两句,并注明出处、作者。

诗句:                           ,出处:         ,作者:        

诗句:                           ,出处:         ,作者:

二、课堂研讨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并配上背景音乐,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1.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3.文中为何又列举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直线桥呢?

(提示:作者是作为画家,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大桥的。)

4、阅读第4段, 说说在作者所描述的画面中,你最喜欢那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语言赏析:体味下面句子的情味。

(1)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2)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3)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三.巩固延伸:

(一)根据句中的拼音音写出汉字。

1.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xié tóng)________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2.方、圆之间相处(hé xié)________、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3.“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shī jìng)________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二)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个句子。

煞它风景: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三)《桥之美》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中国石拱桥》有很大区别,试具体说明。 


展开全文阅读
(四)阅读提高

1.阅读课文第四段,然后填空。

这一段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________与________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________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________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册。就它们的作用来说,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 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ǔn,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为什么称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

 

(2)《中国石拱桥》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本文举程阳风雨桥为例说明了侗家风雨桥的造型艺术。这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侗族桥梁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侗家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4)为了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鲜明突出,可以在说明文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5)第四段中加粗词语体现出说明文语言(    )的特点。

(6)为什么在介绍侗家风雨桥时先提到“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

参考答案

课堂研讨

1.作者并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而更着迷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学生从中得到的启发会是多方面的,如领悟到桥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生活周围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等,还有可能借作者的眼光对某一处自然风景或室内布置进行一番品头论足,老师要适时加以鼓励和引导。

2. 茅盾故乡乌镇的石桥  长桥  颐和园里的桥  苏州的宝带桥  广西 云南 贵州的风雨桥  《清明上河图》中的桥   索桥 

舒畅  销魂   满足

3. 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有的桥与周围环境的组合不能构成美。

4.略。

5.(1)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巩固延伸

(一)1.协同  2.和谐  3.诗境

(二)略。

(三)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作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1. 石桥;密密的苇丛;石桥;细柳;长桥;风雨;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  

      2. (1)因为侗家风雨桥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  

(2)程阳风雨桥最能说明侗家风雨桥造型艺术的特点,举例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认识得更明确、更具体。  

(3)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不用铁钉,以榫衔接。

(4)描写  

(5)准确性。

  (6)引出侗家风雨桥,突出侗家风雨桥的特点。

 gjw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桥之美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大道之行也》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奇妙的克隆》教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