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856
标签:
教学论文
浅论情感教育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诗是诗人情感思想的凝聚与升华,它凭借简洁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多变的句式,优美的节奏,营造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审美世界。而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完美的表达技巧,更需要我们去深入理解,体会和鉴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诗歌创造的意境,从中获得情感陶冶和审美陶冶,成为理解诗歌和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掌握古典诗歌中意象的特点,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充实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情感。
诗歌意境的生成主要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诗歌常用的意象一般具有共性的特征。选定这些特定的意象结合诗句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展现诗中描绘的画面,让意象点缀其中。在诗歌意境的想象与勾勒中,学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歌蕴含的情感的影响,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获得情感陶冶和审美熏陶。因此,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充实诗歌的意境,使体会、感悟作者情感,产生情感愉悦和审美愉悦的关键所在,诗歌教学,就是师生共同进入诗歌艺术境界和诗人情感世界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并加强训练,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从现实生活入手,结合生活现象和生活感悟,体会诗歌的情感。
“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情感的艺术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并包含诗人的情感,画面和形象,情调和气氛,几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的艺术境界。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打动学生的心弦,找到现实与历史的切合点,触动学生的情感认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是学生心中贴近而遥远的记忆,学生都不会太陌生。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生活感悟和情感积累,多方启发和诱导,使学生情感能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媒体技术,再现生活场景,体味诗歌情感。
现代教育手段为诗歌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或flash,或剪辑。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面。这些都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真正领会诗中微妙的情感。
(四)把握诗歌题材,体会诗歌情感。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对不同题材的诗歌要总结他们不同的特点,据此对学生进行提示和点拨,并进行及时的总结,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形成一些理性的感悟。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那些历经传诵而不衰的名篇更需要我们认真揣摩,仔细体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典诗歌不朽的情感魅力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和认知能力。
李全
标签:
教学论文
浅论情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换的小小竞技场 主题班会稿(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作文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