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839
标签:
教学论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中学罗大章
某天听了某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该教师是某学校的语文教学骨干,是被公认的优秀语文教师。该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师对教材可谓是倒背如流,烂熟于心,普通话也是那样的标准流利,他按照“问题导入――作者作品简介――学习生字词――学习新课(点学生朗读――点学生翻译――师生共同讨论)”的步骤,课堂上可谓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学生配合默契,师生互动热烈,教师也是应用自如,神采飞扬。课后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然而,我却注意到了一点:整堂课都是教师与那几个学生在表演,其他学生坐在教室里像是与课堂无关,眼睛呆呆的盯着自己的老师与自己的同学转,更有甚者,早已伏在桌上睡了起来。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会如此呢?我想不外乎是教师没做到下列几点:
关注课堂动态,面向全体学生
乡村学校,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一个班,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也就是少数的那么几个,多数学生是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中潜移默化学到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应有一颗平等的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关注课堂动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激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而不至于照顾少数几个所谓的尖子生而忽略多数学困生。让一部分进步了,另一部分却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呢?
2、优化课堂,3、灵活应变
优化课堂,其实就是优化课堂设计。学习每个单元,都应有一个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明白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明白哪些内容是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哪些内容则是师生、生生共同完成的。每单元如此,每篇课文亦如此,每节课也应该如此。每节课应该如何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完成什么怎样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有一个充分的教学准备,这个准备,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应根据教师实际、学生实际,不能过高过大,应量力而行。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课堂设计,教师应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做到方法多样,巧妙应用;做到应对自如,处理灵活;做到课堂散而不乱,活而轻松有度;做到调控课堂,万无一失。这样的课堂,教师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目标明确、简单明了,且教师上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整堂课充满一种师生情趣和谐,互动问答有趣,学生激情洋溢的欢快学习气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在轻松愉快中学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
三、注重范读,潜移默化
“教师的范读,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者调动丰富的语言艺术,将作者记录在字里行间的深邃内涵以及丰富的感情,再现在学生面前,让绘声绘色的范读,给纸上的文字注入生命力,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喜怒哀乐的感情,为作品添姿增彩”(龙莲明《谈谈语文课中教师的范读》-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6)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好的范读,会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情感。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当他发现老师的范读激起了他的某种情感,他会有一种试一试的心理。甚至于他发现老师读时某一处的重音、停顿、语气还是所表达的情感等等没处理得好,他也想示范一下。一个学生站起来读了,后面也许就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全班学生都想去试试,想去表演表演,那结果可想而知,课堂上该会出现什么样的学习气氛呢?课堂上又将会出现多少意想不到的精彩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师所想要的结果吗?
尊重文本,深入解读
一堂课,教师如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激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浓厚兴趣,教师又能在适当的时候加以适时引导,巧妙的把学生引入文本,围绕文本,再给学生充分的解读文本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深入文本,感悟文本,从而在熟练把握,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提出问题,就说明这个学生对课文已经做了深入细致的独立思考了,当他的问题一出来,教师又会及时恰当的给以鼓励引导,调动其他学生去思考评析解答他所提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肯定,得到了同学的支持赞同,学生就会有一种愉悦欢快的成就感,下一步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他的这一积极主动的行为,不仅使他养成了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也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他同学。如能这样,我想课堂上不用画龙点睛的方式去点名叫几个学生来配合教师的问答,也会有学生主动的举手抢答问题。
总之,语文课堂上,要把学生的思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中转变来,就要让语文课堂变成一种健康、积极、平等、宽松、和谐、友爱的学习园地,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这样,不就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了吗?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也得到培养了吗?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应有宽广的胸怀,有包容的爱心,有自成一体的成熟的教学艺术。
2012年2月11日星期六
罗大章
标签:
教学论文
让语文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少女作家作品300篇,名校以成绩不好拒绝
下一篇:
《那树》导学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