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4468
标签:
教师随笔
肖邦——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波兰音乐家,年少成名,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其一生不离钢琴,被称为“钢琴诗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
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邦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
1830年11月2日,20岁的肖邦告别了亲人,坐着马车离开首都华沙。在城郊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
肖邦离国几周以后,华沙就爆发了起义,并获得了成功。据说肖邦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曾拟回国,是他的挚友梯图士苦功他不要回去。刚离开华沙时,二十岁的肖邦还相当幼稚,可是,华沙起义以后的。二十一岁的肖邦,已被祖国的灾难磨练得坚强起来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也变得更强烈了。
1831年肖邦到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王朝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不可。
肖邦在巴黎尽管假快打开了局面、获得了成功,但他是不满意的。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恨的流亡者那痛苦的心灵。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娱乐变成了放荡,这里金子。龌龊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系。对于在巴黎的波兰民主派人士,肖邦一个也不认识。从思想观点上看,肖邦更多地倾同于保守派。所以,对于1830年和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肖邦表现得相当冷淡。 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阶级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他们就同居了,一直到1847年才决裂分手。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交往, 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 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等。这些文艺家们尽管各人的风格、个性往往不一致,但他们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所启发,这对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慰籍。
1848年,他应邀去英国和苏格兰访问演出,尽管受到热烈欢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国人评价什么都用英镑,他们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它是奢多品。”
1846年波兰爆发了克拉科夫起义,失败后,加里西亚又发生了农民起义。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热情,他在信中欢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进行得极好“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祖国未来的热情憧憬,体现了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热爱使肖邦说出了他的遗愿:“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末,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见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波兰大地中。
__________________
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解读“钢琴诗人”肖邦
□ 上海市宜川中学 金雯思
我一直想写一写肖邦。许多次拿起笔,又放下了。
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正因为这句话,我对肖邦的理解产生了疑惑──翩翩肖邦公子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怎么会是一尊大炮呢?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来写肖邦,但我又实在想写肖邦。这一次,鼓励自己说试一试吧!
鼓励自己的原因,是我在一个夜晚聆听他的音乐的时候,突然感到月光如水一样静静地在我身边流淌着,四周的一切都净化无瑕了,似乎月光一下子解读开肖邦的一切,我对他豁然开朗。
月光,没有阳光那样炽热。它总是低调地出现,低调地离开。但偏偏,这种低调的华丽是阳光所没有的。
月光似乎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孤寂。诗人李白在月夜独酌,只能举杯邀明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是何等的孤独啊!
在茫茫黑夜里,人容易迷失自我,产生无助感,可月光的温柔总能驱散夜色的寂寞。
听肖邦的音乐,我的眼前流淌着静谧、安详、清澈的月光。
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也像月光,让人不再茫然和无措。因为无垠的黑暗中始终有一道月光守护着我们,为我们指引前方的路。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困难,可找人倾诉却变得越来越难,人与人中间总横着一道无形的障碍。只有沐浴在温柔的月光下,人们才会放心地卸下伪装,像赤裸裸的婴儿一样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只有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才会宣泄自我的真实情感,流下在人前拼命忍住的眼泪。路也许漫长,可有月光的陪伴和指引,前进的路显得不那么寂寞了。
展开全文阅读
月光看似柔弱却有力量,一种沉默的力量。安静的月光下到底蕴藏了多少力量呢?谁也不知道。就像肖邦,波兰民族运动的挫折、亲人和挚友的相继逝世、体弱多病的身躯都给他的精神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肖邦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把希望与坚强融入了旋律之中。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短期教学和演奏,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同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他的健康急剧恶化,于1849年10月17日病逝巴黎。临终前他要求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舒曼那句曾使我困惑的名言的完整版本──“要是俄国沙皇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包含对他多大威胁的话,他一定会禁止这些音乐的,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这就够了。这就是月光的力量。
所有关于肖邦的心结就这么“砰”的一声,解开了。
_____________
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16岁来到华沙,很快就加入了波兰国籍。更重要的是他很快就融入了移民国的生活,在这里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并且还参加过波兰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武装起义。但是,故国之恋是他永远的情结,他在华沙中学任教时教的是法文,后来自己在家里办的寄宿学校又以教授法语而著称,他的书柜里几乎都是法文书籍。
肖邦21岁定居巴黎,并在此度过一生,他的故国之恋所恋的却是波兰。而波兰的被瓜分又是他一生的痛。华沙的“旗手学派”武装起义失败时,肖邦创作了《华沙的陷落》(又名《革命练习曲》)和《D小调前奏曲》,严峻的色彩中透露着暗无天日的绝望,更有着觉醒了的伟大的愤怒。肖邦的4首叙事曲,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和反抗的声音,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肖邦的乐曲在温柔微妙的前提下,总是有刚毅的精神、健康的现实主义因素和广泛的人民性,总是有难以遏止的、冲动的激情和最丰富的思想感情世界。
斩钉截铁的节奏,简洁而坚决的的音调表现出浩然正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舒曼说,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藏在花丛中的大炮,是说大炮的美。形容肖邦之艺术美的还有一顶桂冠,那是“钢琴诗人”。
在出色地传递波兰民族的心声之外,肖邦更是全人类情感的倾诉者。他的作品囊括了波罗乃兹、玛祖卡、谐谑曲、圆舞曲、夜曲、即兴幻想曲、叙事曲、离别曲、奏鸣曲和协奏曲等不同类别的钢琴曲。他的旋律所表现出的情感幅度,更是无比宽广,从淡淡的愁绪,到炽热的情怀,从抒情诗的单纯,到戏剧式的恢弘,从梦幻似的低回婉转,到赞歌般的意气风发,应有尽有。挚爱与怜悯、哀怨和怅惘、沉思和祈盼,都被这位敏感细腻的“钢琴诗人”准确地捕捉,并在黑白琴键上演绎为一种没有任何阻隔的人类语言,纯净、柔和、优美,仿佛潺潺清泉,流入每一位听众的心田。
这就是大师,这就是巨匠!肖邦的音乐,仿佛一缕缕无形的丝线,将身处地球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心灵连缀在一起,共同品味生命中的爱、美丽和哀愁。
2010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波兰政府宣布该年为“肖邦年”。这一年中,凡是在华沙出生的婴儿,都将得到由华沙市长赠送的一份特别礼物:一套宝宝连身衣。衣服的前襟印有肖邦的头像,头像下面是十九世纪波兰浪漫派诗人诺尔维德评价肖邦的名言“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衣服的后面还印了几行音符,那是一段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旋律。整个“肖邦年”,世界各国将举办2400多场音乐会、电影和展览等活动,在中国举办的纪念肖邦音乐会将不下200场。肖邦广泛地影响着世界,肖邦似乎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傅聪曾被西方音乐界誉为“有波兰性格的中国人”、“真正的肖邦”。 李云迪是2000年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得主。郎朗则被波兰媒体称为“长着中国眼睛的肖邦”。
标签:
教师随笔
肖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波兰和俄罗斯的五百年恩怨(《肖邦故园》备课资料)
下一篇:
李云迪——中国的肖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