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063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那矛盾的《》将带我们走近白杨树的生命世界,让我们感悟白杨树的生命之美!

二、讲授

(一)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10月东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民党文围剿。抗战期间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主编(文艺阵地)杂志。(1940年到延安鲁艺讲学,后又到重庆、香港等地,坚持和平,反对内战,反独裁。1948年到达大连,后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文艺联合会副主席。作协主席。)建国后历任文化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届、五届副主席。(1981年3月31比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二)写作背景

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

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

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

民族远大的前途。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

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

于是创作了《白杨礼赞》。

(三)解题:什么是礼赞?“礼”是敬礼、致敬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四)内容解析

1学生朗读全文,一共有几段?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问为什么礼赞?线索,不平凡

2读第2段

(1)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一条大毡子” 

(2)课文运用了哪些词来描绘黄土高原的?从哪几个方面? 

总结:黄绿错综--------颜色;无边无垠-----空间;坦荡如砥-------地形。 

(3) 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结合2、3段 看到白杨树后的感觉有如何? 

总结:先是:“雄壮”“伟大”然后:“单调” “恹恹欲睡”。 

(4) 讨论,文中写对高原的“雄壮”“伟大”“单调”“恹恹欲睡”两种感觉对写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总结:正反衬托:正,生长环境 雄壮 伟大。 白杨树还是值得赞美。 

                反,离开白杨树还是单调, 

  总结写作顺序:面--点。

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从正反方面衬托白杨树“不平凡”。

3读5、6段,第三部分

(1)找一找课文哪些语句描写白杨树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气质?

 

总的概括:力争上游(拟人)

(2)

这些词语向上、靠拢、一束 表现了白杨树“力争上游”,反映出“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内在气质。通过写白杨树的外在形态表现白杨树的内在品质,进而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4读7、8段,第四部分,赞美白杨树,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找一找,白杨树象征了哪些形象?

北方农民   (质朴、严肃、坚强)

哨兵形象(傲然挺立)                  由浅入深

精神和意志  (品格:紧密团结、力求上进)

注意:在运用象征手法时,要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要有共同之处。

象征:通过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

与比喻的区别:比喻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

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1)

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使人联想到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2)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可以使人联想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因此梅花是品质高洁的象征。 

总结这段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反问和排比

作用:加深语气,强化感情,发人深省

找一找,哪些词语表现出揭示的意思一层比一层深?“不想到”“一点也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

齐读第八段,直接交代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为什么?

5读第九段,作者用什么树木和白杨树形成对比?楠木象征哪类人?(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

那作者赞美白杨树,是不是就表达出作者热爱民众、赞美民众。

总结全文:

开篇点题--生长环境 正:伟大 反:单调 -–外在形态、内在气质-象征意义 农民 哨兵--对比,再一次赞美


展开全文阅读
主题思想:本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共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赞美之情。

(五)思维拓展  体会画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扑”与“奔”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准确的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的喷涌而出。

    

 

呼丹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白杨礼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下一篇:再谈改造语文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