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769
标签:
备课资料
解读《孔乙己》(网友来稿)
粼粼
孔乙己的悲剧是他人的喜剧,看客的喜剧是中国的悲剧。
孔乙己的悲剧在于处于读书和功名直接联系的世界。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读书识字是他的唯一骄傲,考取功名是唯一的目标。一旦名落孙山,作为读书人的自尊就会受到打击,孔乙己帮忙抄书来维持生活,“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如果自诩为人上人却过着下层人的生活,知识分子的清高是不是能够忍受这般?孔乙己不是好吃懒做,而是读书人的尊严让他不堪忍受生活的羞辱。他在那有“颜如玉”、“黄金屋”的书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中举是唯一的出路,不中举就是绝路。何为绝路?其一、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其二、唯有读书高导致的五谷不分。士农工商无所取材,代人钞书不伦不类,万不得已便为梁上君子。那些目不识丁,靠拳脚吃饭的短衣顾客不会悲剧,因为他们没有读书人的清高啃噬知识分子的身份尊严;穿长衫的读书人更不会是悲剧,因为他们能生存并且有身份;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虎落平阳,造成身份的尴尬人生的悲剧。
短衣帮和孔乙己均是囊中羞涩,然而做体力活的比不上偷窃的有品行。“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孔乙己于细节中维护着读圣贤书的人格品行。“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孔乙己乐于和孩子亲近,也很友善,有爱心,这是他对待人的态度,虽然堕落但没有泯灭人性。但是短衣的、掌柜的等人却无时不在揭他的疮疤以供自己取乐宣泄。
在文本中,从没有笑的是孔乙己,而大家却因为他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店里的人不是找他说话而是找茬,“你又偷人家东西了”——逼急孔乙己——被逼急的孔乙己说些“之乎者也”——大家哄堂大笑。取笑孔乙己是固定的角度,即:取笑他读书却不中举;取笑他偷窃。这正是刺到孔乙己的痛处,一针见血。对于比自己还可怜的孔乙己,店里的人不是同情而是取笑。掌柜的笑、总顾客笑、小伙计笑、小孩子笑……笑里有嘲讽、宣泄、附和、幸灾乐祸,没有同情。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说明了两点:一、孔乙己的无足轻重,卑贱低微无人挂心;二、大众可以找到其他的可怜人来取笑,看客的日子就是在幸灾乐祸中度过。过了很久,掌柜的记起了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然惦记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的和顾客的谈话中,双方对孔乙己被打折腿的事表现的万分冷静淡漠,掌柜的是一种好奇的心理,说话者是在罗列着信息。
孔乙己死了,悄无声息。死得真好!不用在临死前还受着一个个冷漠看客的评头论足,至少留下了一点尊严给死亡带走。
标签:
备课资料
解读《孔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在山的那边》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父母与孩子如何沟通》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