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师随笔
阅读:428  
标签:教师随笔
12年中小学学制该不该瘦身?
现代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皞建议缩短中小学学制。比如,可将学制调整为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的9年学制。全国人大代表陈华伟也建议,将中小学学制缩短为10年,可将初中和高中(或中专)合并,采取“5+5”(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学制,实施普及到高中的十年义务教育制度。

      对此建议,一份网络调查显示,61.2%的网友支持,37.4%的网友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会加剧学生学习压力”,“揠苗助长,对学生成长不利”等。那么,学制长短的标准是什么,多长为好?本期论坛特约业内人士就这一话题展开争鸣。

      中小学学制该不该瘦身?

      各抒己见——

      不妨一试

      □何勇海(撰稿人)

      在笔者看来,缩短中小学学制是个好建议,不妨一试。缩短中小学学制,能减轻中小学生的身心负担。目前,学生上大学前,需经历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共12年的基础教育。无庸讳言,这个过程确实比较漫长,学生很多时候都不是在学习,而是做题备考;而且学制太长,未免会导致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效果迟缓,学生一年又一年地为应试而战,给学生减负的问题一直落不到实处,沉疴一拖再拖。在这种状况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缩短原先漫长的学制,探索更为高效、更为节省的学制,不失为一种为学生减负的好方式。

      有人或许会担心,学制被缩短,课业被压缩,反而会给学生增负。其实不然。正如许皞委员所言,小学一年级基本是重复幼教阶段的内容,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已基本学完所有课程,初三和高三几乎全在强化复习应试,这些时间都是可以省下来的。再说,按照新学制,适当删减一些教学内容,也是可行的。学制被缩短会给学生增负的担心,也就无从谈起。仔细想一想,12年学制中,又包含了多少无效的学制时间呢?现行学制大有“水分”可挤。

      教育不能试错

      □李军斌(教师)

      教育不能试错,要遵循规律办教育。实际上,世界各国制定学制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孩子的生理发育过程。根据脑细胞发育成熟的进度,儿童智力发展会出现三次高峰。3岁前为第一次高峰,4至9岁是第二次高峰,10岁后为第三次高峰。而心智完全发育成熟是在25岁以前。因此,我国中小学实行的“六三三”学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缩短学制是逆规律而动,有百害而无一利。

      早在10年前,我国就在合肥市部分学校进行了“五四”学制的实验,通过比较发现,“读5年的同学,数学基础不够扎实。而读6年,就有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基础自然很扎实。”因此,压缩学制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当慎行。至于如何应对“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另辟蹊径。毕竟,教育是以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为目的的,而非疗救一切社会问题的万能方剂!

      开错了药方

      梁好(职员)

      12年与9年的学习时间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其根源应当在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在于应试教育观念以及单一的人才培养观的错误引导,而非是因为学制的长短。将缩短学制作为医治教育问题的良药,实质是开错了药方。

      人为缩短学制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用9到10年的时间学习12年的学习内容,势必会将额外的两三年学习内容下移,学生学习任务明显加大,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对于智力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大部分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吃不消的状况,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不符合教育规律。

      方案建言——

      可考虑“5+5”学制

      章中林(教师)

      在所有的学制中,“5+5”的学制应该是最为科学的。按照旧有的“6+3+3”学制,学生必须要用12年修完。再上大学、念研究生。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耗费在反复学习和考试中,对于知识的更新,科研的创新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许多老师和专家都支持小学6年制,理由是读六年时间充足,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编制较难的教材去消化和吸收,而且学起来比5年制要轻松、自由。各地也有“六三制”和“五四制”的实践,但无论是采取哪种学制,学生的学业负担都没有减轻。最根本原因就是高考(微博)指挥棒的压力、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和家长的过高期望造成的,而这并不是改革学制所能办得到的。

      教材的编制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原因就在于它难度大,使学生学起来吃力,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够降低小学课程的难度?这一点我们应该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加大实践的分量,降低知识的难度。难度降下来了,时间就有了充分的保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如此,学习5年就完全可以将该学的知识掌握。

      中学阶段现在通行的是“3+3”模式,许皞还提出了“2+2”模式。这两种模式共同的特点,都是将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人为地割裂开来。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在人为地设置一个“坎”,使学生在大学以前连连爬坡。这样往往造成了学生不适应,耽误时间不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被淘汰出局。其实,无论是小学课程,还是中学课程都应该是一个整体,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自然的体系。另外,为了应付中考、高考,学生在初三和高三都在用整年的时间复习备考,而并没有用在汲取新知上。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对学生来说无形中浪费了一年的时光。“5+5”模式的优点就在于打破了初高中的界限,让学生在同一个大环境下学习,便于学生的交流、成长,心理上的适应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如果学生学完中学要走向社会,十八九岁已经成年,完全能够独立自主;如果希望得到更深入地发展,也可以到大学进一步深造。


展开全文阅读
      从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看:义务教育的年限在逐渐延长: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且速度还相当迅速。因此,高中阶段在我国迟早也会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适当缩短小学教育的年限,整合中学的教育年限是大势所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5+5”学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等角度能够把有限的十年时间做出更为合理的分配。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整合教育资源、调动更优质的师资力量来推动和普及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呢?

      “5+2+3”比较合适

      李文学(研究生)

      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很多地区,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其实就已经接受了系统完整的“类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例如汉语拼音和简单的识字、算术,早在学前班就已经系统学习过了。这样,再进行重复低效的学习,只能损耗掉小孩的学习热情,和浪费可贵的教育资源。学前教育加上小学教育,也早已超过了6年的学制,几乎达到9年甚至更多。再说,现行的6年小学学制,也是在以前学生学前“零基础”的预设中做出的,当然已不符合实情。故而,小学学制5年足矣。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过渡和初次“分流”的阶段。此后,一部分毕业生可能继续高中学业,而另一部分将有可能进入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进行中专层次的职业教育。那么,将初高中简单合并为一的方案,显然不符合实际。回到对学制的讨论,正是因为此后的第一次分流,所以笔者认为:就应该对初中课程进行去粗取精,保留两部分学生以后学习深造所“共需”的课程,而去除一些庞杂的部分,留待各自在“分流”后,各学所需。这样,2年的学制,也就完全可以满足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了。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最为关键也是最辛苦的。面对高考压力,学生不但要学好每学年的新课程,而且还要针对高考进行系统复习,所以2年学制肯定不够,现行3年的学制是比较适中的。高中三年的学习思考,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影响深远。不管是从学习,还是从心智发展的角度考虑,都应该给予他们更宽松的时间,以对未来的发展和专业兴趣等有更多的思考。以对进入大学深造,奠定良好的学习和思想基础。

      但学制“瘦身”,并不等于“知识”瘦身,教育本身并不能有“水分”存在。在可能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国家可以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提升为瘦身后的“十年义务教育”,这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提高我国全民素质,都是件好事。

      追本溯源——

      腰斩学制埋不了老龄社会的单

      □王艳春(研究生)

      意欲通过“缩容”中小学学制,来化解将来的中青年劳力短缺问题。听起来颇像是种未雨绸缪之举。可仔细端详,不难发现里面有不少“想当然”的成分。有“远虑”是好的,但一味的假想,对相关的情境和条件置之不顾的刻舟求剑,往往容易“好心办错事”。

      首先,人口老龄化及中青年劳动力减少,不应贸然就将其认定为“问题”。计划生育的政策导向,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现在社会的生育率相比几十年前有大幅降低。比如我国人口出生率1965年是37.88‰,2007年则只有12.70‰,前者是后者的近三倍。而且随着消费文化的入侵,加上生存的压力,选择晚婚晚育乃至丁克的人越来越多。诸多因素的综合发力,使得人口新生速率渐趋低于人口老逝速率。于是,人口红利减少、乃至所谓的青壮年数量减少就成为必然。不仅国内如此,先于中国城镇化的欧美发达国家,更是早早就迎来了老龄社会。所以,将来的青壮年人口从绝对数据上有减少,充其量是种可以预知的正常现象。将它看做会带来“重重隐患”的洪水猛兽,未免有“妖魔化”之嫌。

      其次,欧美国家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我们早,也比我们严重。但没见他们对中小学学制擅自“瘦身”,不也有条不紊地过渡了么?欧美中小学一般也是12年制,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12年制是根据人类的身心发育过程及孩子平均适宜学龄,综合权衡比较得出的一个标准。毕竟,学制考虑的全体孩子的普适性,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全民基础教育的推行。

      比如,现在一个孩子6岁开始上学,中小学12年的话,高中毕业正好18岁,大学毕业22岁左右。18岁刚好成年,身心开始走向成熟,已经可以胜任一些社会角色,若再经过大学几年熏陶,则就更趋沉稳。这种“阶梯式递进”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如果将学制改成9年,入学年龄不变,孩子高中毕业才15岁,大学毕业也还不到20岁。这时他们走出校门融入并适应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就显得过于稚嫩。而且,年限可以缩短,该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容不得“打折”,这关乎到国民的基础素质。如此一来,就等于要在9年内学习之前12年才学完的知识,无疑是在“揠苗助长”,徒增孩子的课业负担。

      最后,即便老龄化需要应对,靠缩短学制这服药,也委实牵强。这就牵涉到公民收入分配及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否合理健全,如果年轻人自己没钱为双亲买保险,而相应的老年人福利保障机制又遥不可期,才是真正的老龄社会困境。不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及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却要压榨孩子们最美好的求知年华,真有些舍本逐末。

      变化学制须慎之又慎

      □胡乐乐(讲师)

      一个国家的学制,不是随便想怎么改变就能怎么改变的。学制的长短,既要依据一定国家社会生产力和水平,又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有人批评我国的学制太长,那么同样为“六三三”学制的美国,岂不也应该缩短了?

      所谓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我国近代学制的演进为:始于清末,1902年公布“壬寅”学制,但未能真正实行;1904—1912年,颁行“癸卯”学制;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起,施行“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文革”期间,学制受到的冲击甚大。到1980年代中期,大部分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恢复了“六三三”学制。

      权威教育学专家的普遍共识,我国当代学制改革的方向是:1.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制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和灵活性;2.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并应该坚持“九年一贯,六三分段”(少部分地区为“五四分段”)的基本学制;3.为了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应该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4.为了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应该趋于多样化;5.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如此来看,学制的问题,从内行的专业角度来看,显然不止是一个简单的学习年限长短的问题。


展开余文
      当然,学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时,全世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学制或标准模式。但学制的变化,必须非常谨慎,尤其是学习年限的长短和衔接问题,更是关系重大。即便学制真的需要改革,也必须有事先的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一般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的学制,基本都是非常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

      许皞教授建议缩短中小学学制的两大方面原因,完全不是学制的长短造成的,而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等问题。为了防止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劳动力短缺,国家应该适时调整人口发展等政策,而不应是缘木求鱼地求助于缩短学制。退一步说,即便真缩短了学制,就目前我国人口的状况而言,也难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劳动力短缺问题。

      @微评论

      @许皞:目前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20年后青壮劳动力要参与生产创造财富,还要分出很多人员侍奉老人,届时青壮劳动力短缺将是很大的社会问题。并且,中小学学制过长会占用青少年接触社会和生活的时间,不利于个性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建议,缩短中小学学制到9年或10年。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济顺:本来中国就是人口大国,且国民素质相对偏低。不能为一时的经济结构问题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而把中小学的12年学制缩短,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如缩短中小学学制为9年,这会挤占义务教育年限。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国过去十年最大的教育成果之一,现行的中小学学制的时间安排是经过多年摸索的,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另外,把孩子成长或成功的唯一指挥棒视为进大学也是不合适的,这有待于教育结构本身的变化,这涉及教育结构的调整,比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实,中国的适龄劳动力短缺也是一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而教育本身提供的人才也有结构性问题,二者有一定脱节。这说明中国需要大量职业教育,需要大量拥有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

      @网友赵思泽: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想说:不能靠缩短中小学学制来减轻我们的压力,应该从教育体制上改革,别在表面做文章,要从根本改革。

      @网友俑人:不好。必须参考世界各国的学制和人的生理发展。欧美一般是K12,相当于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然后分流。德国、新加坡等在高中就开始分流了。可以考虑继续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教育应该多样化,不是把学制缩短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公民的素养可能会更低。
标签:教师随笔 12年中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
下一篇:村小被撤86孩子失学,老师称给点土豆也教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