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962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第一课时)
2、结合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第二课时)
3、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第二课时)
二、重难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第一课时)
2、通过情节评析人物形象。(第二课时)
三、教辅工具: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导入
项羽在垓下之围中由他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了一首歌,叫——《垓下歌》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这首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二、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创造人物形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真研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的形象。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主要记录了三件事:
巨鹿之战:勇冠三军,成为天下英雄
鸿门宴:坐失良机,埋下悲剧种子
垓下之围:乌江自刎,英雄末路悲怆
结合课文情节,分析项羽性格特点
从文章情节和人物表现中分析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
第一段 垓下之围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是:
惊——起——饮——歌——泣
1、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他多情善感。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男儿中的男儿,这里写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
2、项羽悲歌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个场面说明了什么?
(1)、众位勇士对项羽的畏惧和尊敬
(2)、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到他哭泣,写出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以下主要由学生分析完成(预设)
第二段 (2、3自然段)东城快战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这个情节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1、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项羽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以及项羽与部下的对话,可以看出项羽是怎样的人?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无敌、骁勇善战、自负骄傲
3、东城快战是不是为了胜利?能不能改成“决战”?
无关胜利,不为结果。斩将、刈旗,再现当年叱咤风云的英姿。“快战”,痛快地为保住一世英名而战。如果改成“决战”,就是鱼死网破的味道,那种快意和满足将荡然无存。
第三段:乌江自刎
主要情节: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自刎而死
(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这些情节表现了项羽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
拒渡:知耻重义
赐马:心地仁善
赐头、自刎:视死如归
三、问题探究
1、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慷慨悲歌。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和女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爱女人是重情,爱战友是重义。
项羽失天下时所心疼的不仅仅是女人和马,还有和他一起过江战死疆场的八千江东子弟。正是因为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有去无回的江东子弟,他才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
2、项羽面临失败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怎样复杂的心理?
表现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自信,又无法改变灭亡的现实,认为是天命安排。
3、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真是“天之亡我”吗?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
“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其实非也。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中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反复申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
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分析项羽性格特点: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骁勇善战,军事天才
坑秦卒,屠咸阳,火烧阿房宫—— 好勇斗狠,大失民心
出卖曹无伤 —— 冲动轻信,沽名钓誉
疑范增,走韩信、陈平、英布—— 多疑好忌,刚愎自用
重用项伯—— 任人唯亲,是非不分
每个人的性格都具有多面性。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刚愎自用又多情重义、勇猛无敌又仁善质朴。令后人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四、人物评议
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项羽。你心中的项羽是个怎样的形象?请同学们评议一下项羽这个人物形象
展开全文阅读
(肯定的 否定的都可。主要是要有一定的依据)
学生评议、交流。
2、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的评论:
(1)司马迁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作者认为:项羽性格中自负的一面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司马迁一直赞颂项羽是英雄,但为什么对他最后的评价却是这样否定和批评呢?
项羽的英雄事迹在《项羽本纪》中给予大量的描写和充分的肯定,最后不需要再多说了。
作为史学家,司马迁要给予项羽在历史上的公正地位和评价,而不能任随自己的感情行事,体现高度的治学严谨精神。
对项羽的失败表示惋惜,怒其不争。
(2)刘邦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认为:项羽不善用人,最终导致失败
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明确:
(3)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忍辱负重,东山再起,历史也可能是另外一番样子。
(4)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就是打回江东也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民心难附。
(5)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宁死不辱,知耻重义,视死如归令人敬仰,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敬仰。不以成败论英雄。
(6)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7)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评价
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五、项羽的悲剧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
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人心者失天下
2.要善纳良言,遇事要斩钉截铁,当断则断
3.要深思熟虑,不可只凭匹夫之勇
4.要善于任用人才,不可过分自负
5.生命珍贵,不可轻易放弃奋斗
六、总结拓展迁移: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及如何利用同一素材
从这些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七、布置作业:
写作训练
要求:
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示例一: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六、板书设计:
故事————人物形象——————写法
垓下之围——多愁善感——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勇猛、自负——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知耻重义”——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qiuye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项羽之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兰亭集序》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