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5085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过秦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    《过秦论》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时间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比对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学    法:诵读、翻译;质疑,探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学时 

自学积累

一、作者作品: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贾谊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而亡的教训,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二、朗读梳理:

1、朗读断句,教师指导:

2、补充注音:

殽(xiáo)函  合从(zòng)(“从散”“约从”之“从”皆读zòng)  膏腴(yú)    

翟景(读zhái凡姓读此)   墨翟(读dí)  召(shào)滑   箭镞(zú)

鞭笞(chī)  因利乘(chéng) 万乘 (shèng) 将(jiàng)数百之众  氓隶méng lì  

自读回答:

1.本文是一篇史论文,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回答: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兴)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二学时

译析文段

     一、朗读翻译分析第1段

     1、各自边读边翻译本段(书写疑难句):

     

2、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写出文中句:

①秦的地理优势:                                                             

②孝公的雄心——统一天下:                                                   

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二、朗读翻译分析第2段

  1、朗读后指导翻译:下面是本段第一句的译文,请指出翻译不妥处,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订正〕: 

2、同桌共同完成翻译任务,疑难句书写于下(教师巡查并解惑,共同问题集体解答):

3、研习感悟: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君之事?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要点: 

课堂小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受)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惜)

C、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奋斗)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展开全文阅读
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北收要害之郡   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也相同。  B、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也不同。

第三学时 

译析文段

一、朗读翻译分析第3段

     1、朗读后指导翻译。下面列述原句及其译文,请辨析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注:译文需“信、达、雅”,必须注意:第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第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如今的语法规范;第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辨析〕: 

    2、请同学们主动发言进行翻译,集体评议,教师纠正。

3、研习感悟:

(1)、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

(2)、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

 (3)“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

 明确:

(4)、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

二、朗读翻译分析第4段

1、朗读后指导翻译。下面列述原句及其译文,请辨析正误。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订正〕:

2、请同学们主动发言进行翻译,集体订正。

 

3、研习感悟:

(1)“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促、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

陈   涉 陈   涉 秦始皇

地    位   “至尊”

出    身   王侯之家

军队数量   万乘

军队素质   “良将”“信臣精卒”

武器状况   “劲弩”“利兵”

地理条件   “据亿万丈之城”“金城千里”

影  响   威震四海,天下已定

明确:

课堂小练

  1、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两“兵”字相同,两“利”字也相同   B、两“兵”字相同,两“利”字不同

C、两“兵”字不同,两“利”字相同     D、两“兵”字不相同,两“利”字也不相同

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C、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第四学时 

译析文段

一、朗读翻译分析第5段

1、朗读后指导翻译。下面列述原句及其译文,请辨析正误。

(1)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2)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订正〕: 

2、请同学们主动发言进行翻译,集体订正。

3、研习感悟:第5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如何运用对比手法,且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总结全文

1.本文以                  的历史的发展大势为论述对象,总结               的原因,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            。全文纵横论析,气势豪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本文以大量史实为论据,运用对比,请列述用了哪些对比?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

训练巩固

     1、课堂完成课后练习“研讨与练习”之三。

     2、独立完成《名师伴你行》之“课后新高度”训练题。 

     3、背诵3—5段。

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    《过秦论》   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学时 

自读回答:1.提示:(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4段)(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1段)。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


展开余文
2.①秦王朝势力崛起;②秦王朝势力进一步扩张;③始皇统一全国。

第二学时

译析文段二、朗读翻译分析第2段

1、〔订正〕:文言句翻译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上面译文有欠缺。一是个别语词不准确,如“蒙故业”的“故”,译为“旧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与“取”同义。二是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来就行了,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此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3、研习感悟:要点: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课堂小练1、D   2、D 

第三学时 

译析文段

一、1、〔订正〕:(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应解释为“踏”,“践,借也”,当“凭借、据守”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3、(1)、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2)、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3)、(愚民、弱民、以民为敌。)(4)、提示:“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5)、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二、1、〔订正〕:(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应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3、研习感悟:(1)

陈   涉 陈   涉 秦始皇

地    位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至尊”

出    身 “行伍之间” 王侯之家

军队数量 “数百” 万乘

军队素质 “疲弊之卒” “良将”“信臣精卒”

武器状况 “斩木为兵” “劲弩”“利兵”

地理条件 “阡陌之中” “据亿万丈之城”“金城千里”

影  响 天下云集响应、并起而亡秦族 威震四海,天下已定

要点:陈涉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课堂小练    1、  B  2、  C

第四学时 

译析文段

一、 〔订正〕:(1)“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3)“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3、研习感悟:要点:对比中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第1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2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总结全文1.秦王朝兴亡,秦朝灭亡,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2.略

 

云国林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过秦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师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