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748  
标签:教师随笔
天才少年之死与父亲的尊严(道德良知与诚信)
彭晓芸

      一位梦想着成为名利双收畅销书作家的高中教师,却频频遭遇退稿,任教的诗歌鉴赏课也听者寥寥;生活中,他是一位单身父亲,儿子Kyle学习有障碍,多次被校方劝退学,建议转特殊学校,父亲勉力争辩着:“他其实反应不迟钝”。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年失意男形象。

      Kyle对学习毫无兴趣,性格内向又处于性懵懂的青春期,热衷的是色情网站。有一天,父亲回家发现,Kyle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意外死去了——“重口味”手淫,操作不当勒死了自己。故事突兀地展开了。

      中年文青父亲为了掩盖儿子Kyle尴尬死去的真相,开始极为冷静地制造假象和谎言,他捉刀代笔了儿子的遗书,将Kyle塑造成为一位极富才华的少年——是的,当这位怀才不遇的父亲的文字以少年遗书的方式出现时,人们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

      这是美国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讲述的一个看似离奇荒诞又悲凉的故事。

      Kyle的父亲本意仅在于为儿子之死隐去私密而尴尬的情节,他不堪忍受生前便因学习障碍遭受歧视的孩子,死后还要成为笑料。然而,他这一“隐”却亲自消费了儿子的死。

      突然间,Kyle突然成为了校园偶像,而父亲成为了受人欢迎的教师,课堂爆满,若即若离的情人也开始与他确定了关系,他受邀四处演讲、出书,得到掌声和财富。就在赚得满盆钵、高潮迭起之际,他开始感受到了恐惧和煎熬,终于,在一个看上去如常的时刻,他平静而面带微笑地对众人公开真相:“我的儿子死于手淫意外,他的日记是我写的。”

      听者莫不愕然,而这位中年男子却解脱了。

      在“体面、尊严”与“诚实、真相”的左右手互搏之间,Kyle的父亲最终选择了向自己的灵魂妥协,结束惶恐的日子。当然,他也瞬间失去已高高垒起的光环与荣耀。

      人性总是相通的。中国也有“亲亲相隐”之说,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亲亲相隐”制度的基石可谓正是来源于这句话,《大明律》即有“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的规定,所谓“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的法律原则。可惜文革中的父子相斗、夫妻反目完全颠覆了这一文化传统,时至今日,法律上亲属是否可以有免于被强制要求作证的权利,成为了一个仍在争议的问题。

      “亲亲相隐”在伦理上有其正当性,立法方面值得重新讨论。实际上,港澳台地区以及欧美一些国家仍保留了这一立法原则。不过,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呈现的故事,与法律强制与否无关,仅仅是父亲隐去了儿子意外死亡的真相,然而,在隐恶或蔽丑的人性底下,难以控制的是,如何避免从“隐恶”走向“伪善”?

      当Kyle的父亲从伪造儿子日记中获利,他开始无法面对灵魂上的拷问:“老爸,你这个骗子!你伪造我自杀的现场,你写下装深沉的遗书,你太贪婪,你写下一堆文字,谎称那是我生前所写的日记。日记出版了,你红了,我成了你们的精神偶像,你们的玩偶!我挂了,成名的好处全归您了,我怎么死的就真的让你那么丢脸吗?”

      骗子!骗子!从“善意的谎言”到“丑陋的骗子”,父亲的形象日渐面目可憎,甚至连他自己也无法从“儿子—父亲”的角色沉溺中抽离出来。

      正如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所说的:“可以有不说的真话,但不能说假话”。从“可以有不说的真话”到“故意说假话”,仅仅一步之遥。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在瞬间转化,而这里的前提就在于是否违背“真”。当“隐”在某些情境下是一种人性的良善的时候,它的潜台词在于人有不主动暴露“真”的权利,却并不包括滑向主动以另一种“假”来取代“真”的存在。

      抽离了真假谈“善恶”、“美丑”无异于缘木求鱼。

      Kyle的父亲究竟是“伟大的父亲”还是“丑陋的父亲”?给出道德评价并不能解决这里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是一个懦弱温和失落的中年男人,他向往功成名就、爱情的春风得意,却眼睁睁看着同事在主流杂志发表文章,情人对他的不置可否。即便如此“失败”,他隐匿着自己内心的自卑与阴暗,仍然是一个和善的人。

      如果换一种观念来考察这位父亲,恐怕不难理解他从“隐恶”走向“伪善”直至复归“素人”的心理历程。这里我想提出的是“安”与“不安”的道德直觉概念来解读这位父亲。

      《论语》有载一则对话,孔子的学生宰我试探性地询问孔子,可否缩短居丧三年的时间,孔子没有给出明确的应该与不应该的答复,而是问他:“于汝安乎”?不料学生并不领情,直接答“安”,孔子恼怒,大斥“不仁”。可见,“于汝安乎”是一个诉诸情感体验的道德直觉概念,而不是客观的道德评价或道德义务,“安”与“不安”取决于行为人的即时心理体验。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当《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的父亲决定隐去儿子意外死亡的真相时,他是为了求得“心安”,他不希望儿子离世之后仍然成为人们言谈中的可怜虫、笑柄,当然,他也不愿意自己在世的日子遭受鄙夷的目光,所以,他有了“隐”的内在动力。但是,当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时,他感受到了另外一种“不安”。“消遣”乃至“享受”儿子死亡的“成果”成为了他不能面对的道德困境。这都是诉诸道德直觉,没有外在的强制力要求他这样做或那样做,因为这一切“伪善”均在无人监视的情境里完成的。

      使得Kyle的父亲良心发现、道德顿悟的,是这样的心理体验:“我曾经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孤独的人一起终老。”他终于体悟到:“伟大的父亲”是无论旁人如何看待,他依然爱自己的孩子而不需要那些虚无的光环。于是,他决定放弃那些不理解他的爱的“旁人的眼光”,回到自己与孩子内在的情感纽带去审视发生的一切变故。


展开全文阅读
      “伟大的父亲”就是——无论孩子聪明还是笨拙、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勇气公开地、不吝啬地表示作为父亲的爱,即便孩子别扭不堪,令人羞于启齿,“伟大的父亲”绝不允许自己在旁人的眼光中藏匿关于孩子的真相。就像,先天唇腭裂的孩子们,总有并不沮丧的父亲们宣告:“那是上帝之吻,我爱我的天使。”

      在Kyle与父亲的故事里,“尊严”与“道德直觉”似乎是相斥的,并不总是统一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尊严”加以限定,追问一句:“你所谋求的,究竟是外在的尊严还是内在的尊严?”只有当“尊严”指的是内在的、植根于人格独立的个体自身的时候,“尊严”与“道德直觉”才是最大限度相契合的;而当“尊严”指的是个体的社会化生存所应对的俗世评判时,“尊严”与“道德直觉”往往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尤其当“尊严”被硬生生置换为“成功学”的时候,那么,秉持对个人的、自我的诚实,几乎就不再可能。

      为他人而活?抑或为自己而活?Kyle的父亲在第一时间替儿子向世人给出了前者作为回应,但这不代表终极答案,在历经情感体验与理性慎思的纠缠、折磨之后,他具有强悍的自我修正能力。这种可称之为“道德直觉”的修正能力,不同于“道德判断”,在哲学家的词汇中,他们更愿意用“道德感知”来描述它。而恰恰是这些带有情感体验的“道德感知”的千差万别,造就了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于是,对于摆在人们面前的道德情境,有的人极富道德洞见,有的人于焉不察。

      这种道德敏感度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正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议题,他们试图寻找关于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微妙的复杂可能,从而解释道德能动性的来源。

      当哲学家们顾不上Kyle和他的父亲的时候,我只好越俎代庖地替Kyle的父亲给出一种中国式的答案,那就是,常常问自己:“于汝安乎”?我以为,正是这样的拷问,Kyle的父亲赋予了自己伟大的道德洞见和道德抉择能力,化解了他人生里最艰巨的一次伦理困境。

      当然,诉诸“道德感知”意味着赋予个人道德自觉的权利,也意味着康德式道德律令将要遭遇的风险,总有人会作出宰我式的回答,而“伟大的父亲”也许常常存在于虚构之中。
标签:教师随笔 天才少年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可悲可叹的阅读缺失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