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414  
标签:教师随笔 九年级教师随笔
课堂提问之你问我答初探 教师随笔
 摘要: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这其中融入角色的互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思辨能力。

关键词:提问;角色互换;思辨

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取代的功效。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体现在提问环节则是,能对老师的提问给出答案者众,尤其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只有个别同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也是困扰老师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有些综艺娱乐节目中的“你问我答”环节给了我灵感。于是我想,在课堂提问中适时的角色对换是否可以使局面有所缓解?之所以会有此种尝试我从以下方面做了考虑:

一、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应该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中教师的“问”上,教师有效地提问固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学生主动的“问”是否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呢?

二、在语文教学当中,特别是初三阶段多以复习为主,提问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提问环节如果能适时的角色互换,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方在文言诗文的复习阶段,我们就可以在每一课复习告一阶段后开展“你问我答”,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效率。阅读训练时,也可采用,具体做法后面还会提到。

这种做法要想收到预期的效果,需要一个专项集训的过程,我认为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可以把课堂提问中的“你问我答”运用得游刃有余。

第一阶段:树立信心,增强整体意识。

在课堂上,首先要消灭的就是那些回避的目光。有时问题并不是很难,而是学生紧张或怕答的不好不敢举手。给他们问题,从简单的做起。比方说,我喜欢边读课文边注意学生的反应,当我读着读着往往会戛然而止,指名某同学接着读。当然我的指名是有针对性的,我的要求不多,只要你能知道从何处接读,以后读对,读错无所谓。除非你在开小差,除非你在回避我的目光,否则,这不是问题。接对,读对,并且适时地读出自己的感情的给予表扬。从低要求开始,慢慢地学生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有时候,为了给他们鼓励,我会开玩笑地说,“你放心我不会问你‘1+1为什么等于2’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陈景润知晓。”这时,一双双目光都充满了笑意。

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比较强,我们在帮助一些同学增强信心时,不可忽视他们的存在。有时他们会对简单问题而出错的学生给以不屑的一笑,这时要及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给他们有些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进入思考状态,从而实现整体的和谐。

第二阶段:反转权利,拓展学生思维。

尽管学生们有了些自信,但对于提问还是心存芥蒂。我开始调整战略,把主动权教给他们,我来解答。让他们也体验一把考别人的瘾。为了鼓励他们提问题,我先动员:问题可难可易,可公可私。学生问我某个字怎么读时,我一般情况不会果断地说出答案,也不会让他去查词典,在确信大多数同学会读时,我会写到黑板上,然后读出一个近似读音,检查同学们的反应,当大多数同学异口同声读出它的正确读音时,我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一举多得。

在教《故乡》一课时,有学生提问:“灰堆里的碗碟究竟是谁埋的?”听到提问,其他同学都瞪大眼睛,并且窃窃私语,乍一听到问题,我也有些蒙。因为我确实没想过这会是一个问题。好在我知道一个关于此问题的绝妙的答案,我说:“这个问题是个历史的悬案,我们课下再讨论。”学生们笑着开始了新的听课,此语为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言,妙哉。

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从来不会搪塞。我不认为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得不好意思。“任何人都有所不知,老师也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大家都能提高。”我对学生如是说。通过一次一次的训练,学生们对于向我的提问不再拘束。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并不是把课堂完全交给他们,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尽量使学生在满足自己好奇心,求知欲的同时,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实现双赢。

第三阶段:放手学生,争做多面手。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将二者集于一身训练。某一种文体的阅读复习告一段落以后,学生对此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有了一定的掌握,提出的问题会有一定的针对性。课下,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同类文体的文章,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出题。课上,将学生体现出来的典型的问题列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思考,无论是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是别人提出的问题,得出自己认可的答案,再者讨论出比较满意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最后找个别同学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自己解决的问题谈一些感想。通过这样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短时间内灵敏的反应力。

“我来问”,“你来答”,“我来答”的声音在课堂上此起彼伏,好像朵朵鲜花争相把自己的美丽献给课堂这个百花园。

 

王红香

标签:教师随笔 九年级教师随笔 课堂提问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吆喝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