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457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浅析《白蝴蝶之恋》的朦胧美与空灵美
 摘要:在教学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的《白蝴蝶之恋》一文时,我曾经企图构思几种意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总觉得都不能给学生一个圆满的诠释,读罢此文,似乎满载而归,却又一无所获…‥为此,笔者拟从美辞这一角度对文中的朦胧美与空灵美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美辞  朦胧美  空灵美

《白蝴蝶之恋》是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年越古稀之作。其核心内容是记叙一次春雨中漫步青草地的遭遇:美而柔弱的小蝴蝶,在作者心中引起了感情的涟漪。这当中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对弱小事物的关爱和同情;战胜命运的坚强毅力;复杂的思想感情。不少作家对它作过不评价,作者张明霞提出了强者怜弱说(认为《白蝴蝶之恋》中,作者对白蝴蝶的关爱是强者对弱者的关爱)、患难真情说(认为《白蝴蝶之恋》中作者对白蝴蝶的关注也是对他自己所处环境的关注)、也有作者得出这样的体验:说《白蝴蝶之恋》中白蝴蝶即是白色的灵魂;也有人这样认为《白蝴蝶之恋》中的环境描写,既是一种真实、具体的自然环境的再现,同时又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暗喻,一种象征。这篇作品内涵的多解,恰好反映了艺术作品内涵的丰富性,这些丰富的思想感情源于一种个人的感受、内心体验。它抵达了人类生存的哲理层面,具有一种永恒的意味;甚至还有人认为,读了《白蝴蝶之恋》,感觉刘老老了……

对此,笔者不禁发问:《白蝴蝶之恋》惊人的魅力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在于作者为我们营造的朦胧美。

何谓“朦胧”?即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现代汉语》868页)。那么何谓“朦胧美”呢?那英唱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应该算是一种朦胧的美吧!《红楼梦》中林黛玉临死时说的那一句:“宝玉,你好……”,你好什么呢?是宝玉你好狠毒‥‥还是宝玉你好好的和宝钗生活……这里,她是责备,还是在祝福?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不能妄加评论。因此,我们把这种语义对思想的表达是模糊的、朦胧的可以多解的辞美称之为“朦胧美”。在《白蝴蝶之恋》中,作者对白蝴蝶的感情由怜悯到拯救,然后到放飞、喜悦再到失落、怅惘。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到: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真当它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啊人……”,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里,年越古稀的刘老究竟要说什么呢?是说人性中的某些自私成分吗?还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的道理,还是说我们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或人,就要让他自由……一言以蔽之,其语义是多解的,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进行各自的审美“再创造”。它为读者留下了想象、联想和审美判断的自由天地。

这是《白蝴蝶之恋》惊人的魅力之一!

其二、《白蝴蝶之恋》惊人的魅力还在于作者为我们营造的空灵美。

何谓“空灵”?即是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思(《现代汉语》720页)。从美辞的范畴来讲,它与质实既对立又统一,可相互转化。因而“实”并非无空之实,而是与心灵(意)的寓所;以实为主,故谓“质实”。“空”并非无实之空,它“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司空图语),但其真力、万象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全凭读者对去加以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显得飘逸灵动,故谓“空灵”。何谓“空灵美”?美辞的空灵美,是指在言语中以有形的“象”作为表现无形之“意”的间接手段,通过对“象”有限而灵动的具体的描写,尽量蕴含浓厚而丰富的意义的感情,在虚实比例上上竭力扩大听读者进行想象、联想等审美“再创造”的自由空间,甚至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境界。在《白蝴蝶之恋》中,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到: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真当它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啊人……”我默默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可以说,作者此时此刻对白蝴蝶是难舍难分的。但,他曾对白蝴蝶说过“白蝴蝶,你要注意当心外面的世界,我是多么的舍不得你啊!回来吧!”这样的话语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里,年越古稀的刘老把他与心爱的白蝴蝶分别时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凝聚在“默默伫望”、“ 转身向青草地走去”这两个灵活而不可捉摸的“象”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阅历进行想象和联想和审美“再创造”。让我们似乎感到这“默默伫望”、“ 转身向青草地走去”成了所有离愁别绪的代名词。成了郭沫若笔下的“神女峰”的写照;成了柳咏《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本色。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境界吧!再如,作者对环境的营造,也匠心独具,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雨后天晴的环境-----“空山灵雨”,让你的心好像找到了归宿一般,总觉得对这一切有一种独特的熟悉,却不能言语。

 

简万余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浅析《白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下一篇:多元开放创新有用 -----语文教学本真的栖息状态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