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809
标签:
教师随笔
揭秘古代高考阅卷程序
倪方六
眼下,高考的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有媒体报道,阅卷老师宁可多看10分钟,也不可错判考生1分。这种想法是好的,实际上要想做到这一点,还是相当困难的。
那么,古代高考——科举乡试结束后,是怎么阅卷的,有什么秘密?
与现代一样,古代考试结束后最重要的程序,当然也是阅卷工作,但古代送给阅卷人员的试卷,并不是考生的原卷——“墨卷”,而是经过誊录的试卷——“朱卷”。
科举考试有一套严格的防止作弊规定,特别在阅卷阶段更为严格。现场监考人员在收卷后,首先将卷子交给弥封官,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全部折叠起来,用空白纸覆盖弥封后,加盖骑缝章。
这个程序叫“糊名”,意即把考生的个人信息掩盖和藏起来,现在高考试卷也采取这种方法,考生的个人信息也是装订密封的,任何阅卷人员都看不到。
“糊名”之后还要“易书”。
易书,意即将弥封后的考卷交给誊录官,由其安排誊录手将试卷如实地誊抄一遍。为了防止誊录有误,誊录手每天的工作量均有限定,清代规定,每天只能誊写三份试卷。所以,每届考试都需要大量的誊录手。具体人数会依考生的多少来定,多的上千人,少的也要几百。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是誊录手帮助作弊是不是很容易么?是的,这事还真的发生过。事实上,誊录手并非毛笔字写得漂亮的人就能担任,为了防止誊录手作怪,规定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如有顶冒入场、代人改窜者,查出后将遭从严治罪。
同时,一般情况下不用本省学宫(教育系统)的人员来担任誊录手,而是从各府、州、县的书吏(相当于今秘书一类的的公务员)中间抽调。
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现在大家看到有的状元卷子是红笔作答,就是这么回事。考生的原始试卷因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
在誊写完毕后,还要对读。所谓对读,即今天所说的校对。
由对读官将黑卷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看誊录是否有误。校对完毕无误后,对读官要在试卷上盖章(关防)。对对读生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誊录手要高许多,一般都是抽调成绩较好的秀才(生员)来担任。对读生人数也不少,各省每届乡试时使用的对读生一般都在二三百人。不够用时,便抽调誊录手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来担任。实在不够,有时也会找来社会上的穷书生临时帮忙。
古代阅卷程序比今天要烦琐,责任全部落实到具体人,一个程序不能漏。弥封、誊录、对读等各道负责官员都要在卷面上签字盖章。所以每章朱卷上,一般有内收掌、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外收掌、同考官等六个印章。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注在原卷(墨卷)的后面,以备查验。
誊录好的卷子,仍交给外收掌(考场外保管试卷官员)。据清末商衍鎏《清代科举制度述录》,朱、墨两种在对读无误后仍放在一起,送外收掌处,并由外收掌再复核一下。无误后将朱、墨卷分开,朱卷分批送至保管室(提调堂)登记、复核,由监察官员(监临)逐一盖印。
然后分捡成包,陆续装箱送最核心的阅卷场所——内帘,由内收掌(阅卷场所内保管试卷官员)分送各阅卷人员评阅。
上述整个过程,叫”糊名易书“。这种严防作弊的阅卷方法,出现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目的当然是防考生与阅卷人员串通,在试卷上留下记号,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笔迹而作弊。
糊名易书之后,才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
现今天一样,历朝历代的阅卷时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阅评完毕。以清代为例,规定的阅卷时间大概是10天。这10 天时间包括之前弥封-誊录-对读时间,大部分阅卷时间都耗在前面这些环节上了,所以留给阅卷人员的时间相当紧张,真正的阅卷时间不过三、四天而已。而这三四天时间,也不是全部用于阅卷,阅卷后还有评卷。
在没有现代电脑阅卷手段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有时间一一细看试卷的。而且,古代的阅卷不是打分数,而是给出评语,以分优劣上下,这也增加阅卷难度。每名阅卷老师,一天至少要评阅的二十本,多到三十五本,相当辛苦,都是超负荷工作。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民族英雄林则徐担任江西乡试的副主考官,每天的阅卷工作便是这样,但他还是很认真地评阅试卷,“凡头场四篇,通篇皆有评语。”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阅卷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也是行之有效的的手段,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一般情况下,如果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给了高分(好评语),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没戏,所以考生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但在事实上,对头场卷子阅卷人员也只能看个大概,不可能反复阅读的。
可以说,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比现代要多,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未考中的试卷称为“落卷”,有责任心强的考官都会抽查“落卷”,林则徐在江西时便曾仔细辨识落卷,以甄别出优劣,尽量避免经十年寒窗苦读、有真才实学的优秀考生落榜。
但古代阅卷比现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考生上访麻烦就大了,要被朝廷治罪的。
展开全文阅读
阅卷期间,原卷(墨卷)存放于外帘,由外收掌保管。等阅卷工作全部结束后,对照录取的朱卷(红号),调出原卷,查出考生的个人信息,填写榜名。接下来就是录取的放榜时间了。在放榜以后,将朱、考中的墨卷重新套合,解送礼部(相当于今教育部)复查(磨勘),落卷则发回各省的考试院。这个时候,落榜考生便便可以查卷了。
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卷批语,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死个明白。
标签:
教师随笔
揭秘古代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滕王阁序全文翻译及典故解释
下一篇:
试题中心诚征
2012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
,每份40点,欢迎朋友们上传@_@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