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806
标签:
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
语文教学一直纠结着:语文教师备课可谓最辛苦的,查资料,品文本,预设情境,资源链接……学生学习听语文课也许是最有趣的,可在复习考试时最茫然;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期望甚高,然失望就最甚,各种指责甚至骂声不绝于耳。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最受折腾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几乎占了八成,在重庆中考试卷中,阅读分值占55分(文言文15分,现代文40分)。可以说,阅读教学几乎霸占了语文课堂。可结果如何呢?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一、科学确定目标,才能让语文教学有效。
阅读课学生需要什么?老师想学生知道什么?二者的统一就是教学目标。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争议大,分歧多,其实就是一个目标的认同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它不如理科的学习目标那么明确。在一次语文优质课教学大赛上,听一位年轻老师上七年级语文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这位教师教学的环节是:了解字词,理清课文情节(抓住记叙的要素)、找出最打动你的地方、练习说话(旨在让学生体会课文表现的道理)拓展、出示一首诗(也在让学生理解道理)最后让学生写出你遇到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这个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体现,谁是第一位的?也常听一些语文同行说,语文课总是不能按照规定的课时完成任务,我也有同感。于是思考这一症结何在,也就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其实,一篇课文要学些啥,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些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老师,这就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前面那位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我认为教师就淡化了对文本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以为这样一节阅读教学课无异一堂政治课。
对于一篇课文,学生自己读后,哪些是自己能读懂的,哪些可能通过努力能解决的,哪些是需要老师点拨的,哪些是学生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会明白的,教师要心中有底,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不至于事倍功半。阅读教学多处于两种:一是太过,教师把自己知道的语文知识悉数教给学生,可谓知无不言;二是应教的知识没有到位,蜻蜓点水或门外看热闹。真正不越位也不缺位,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不少的同事在教学初中文言文时给学生专题讲解虚词用法,文言句式语法,学生到高中又学啥?这个学段学生能否接受?事实上,在阅读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两个因素:学生实际,即学生的年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阅历等,新版课标提出“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 课标对各个学段要求及教材要求结合,这个学段阅读目标,本册教材目标,单元目标,这些目标分别落实到哪些课文中。如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伟大的悲剧》一文,我将目标确定为:(1)学会快速默读的读书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课文内容。(2)品味重点句子的含义。(3)体会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能从中获得精神力量。这样确定目标就是从课标从第四学段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以及本教教材对本单元的目标“学习这个单元,主要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设计了目标(1),课标同时提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以及新版课标特别提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定目标(2)和(3)。这样的目标当然在教学中还要细化,实施起来就有可操作性,接下来这个单元的《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中让学生练习巩固目标(1)或(2),这样有序设计目标,把同一目标设计得有梯度,不是重复,而是有层次地巩固。目标确定科学有据,明确且便于可操作,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我一直反对一篇课文教师教的太多太杂,事实上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空白,即自己思考的空间,特别是文学作品。
二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给学生玩笑地说,读书啊,就是把长的文章读短,或者把短小的文章读长。即是说,篇幅长的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主旨这就是算是读短了。而短小的精美的文章,要能读出文字以外的内容,要有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在文字背后的丰富感情或表达的主旨、意境等。这种方法就是纲举目张之妙。我在教学冰心的《谈生命》时,就让学生抓住两个比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以及结尾的“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若,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明白主旨。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清晰起来。
然而在读诗词及短小意丰的文章时我引导学生要学会挖掘隐含在文字之外的内容,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多角度地与读者对话。如学习杜甫的《春望》,就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这也许是解读本诗较好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再从语言上去品味诗人如何将这种国伤与家思与个人的情感融在一起,字里行间处处情,让学生品出语言之魅力,感受语言之美,相信这样不少孩子会真正地爱上诗词。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作了指引。
当然,学生阅读之法,种类林立。我觉得,语文课堂就是一个语文阅读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用自己多年来语文阅读的一些经验给学生做引领,同时,更多的是学生在博取众长后能有自己的发现与独到的方法,这才是终极目标。而这却是一个无尽头的追求。美的东西都是无止境的。
三、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是吸取思想者的智慧,他们在情感、人生等方面的智慧,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作者交流,使我们的心灵获得美的享受,或者是让我们的思想得以升华,因此,阅读就是让我们的心灵、思想得到震撼、感动,进而反省,升华。同时还是通过阅读,得到语言的美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如此,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读懂作者,然后或是产生共鸣,或者是批判。
展开全文阅读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时主要让学生通读,孟子精精深的思想感悟,我觉得更多的让学生随着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加深为。
有识之士曾追问:如果没有高考的压力,他们还会学吗?这当然不只是问的语文,可事实上我们的阅读教学是可以让学生在忘记考试之后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的。因为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智慧,可以纯洁情感,澎湃心灵,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这种愉悦哪是当下的快餐文化所能相比的呢?
品语言之魅力。不少的阅读教学脱离语言本身的美而求其他,这不是缘木求鱼?阅读教学要以文本解读为本,以语言感悟为核心,这才是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才会高效。
其实,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化繁为简,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高效。
黄福怀
标签:
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忧与爱:生逢其时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下一篇:
2012年甘肃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登 有一种理智叫做舍弃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