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625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半棵树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半棵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中半颗树的象征意蕴。
2、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描述式语言入诗。
教学重点:树的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曾用笔名谷风。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1923 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来同时写散文。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牛汉自述说,他三四十年来,喜欢并追求一种情境与意象相融合而成形的诗。这种诗,对于现实、历史、自然、理想等的感受,经过长期的沉淀、凝聚或瞬间的升华和爆发,具有物象和可触性。诗不是再现生活,而是在人生之中经过拚搏和一步一滴血真诚的探索思考,不断地发现和开创生活中没有的情境,牛汉说他每写一首诗,总觉得是第一次写诗,它与过去任何一首诗都无关系,怀着近乎初学写诗时的虔诚和神秘感。在人生和诗歌领域,不停地抗争、探索、超越、发现,没有发现新的情境,决不写任何一行诗。评论家当然可以从他几十年的诗作之中看出来可寻的轨迹,而事实上他一生的创作,是奔突飞驰的,不是有岸的河流。他宁愿在创作中一生不成熟、不老练、走不到尽头,生命永远带着令人可叹的新的创伤。诗集《温泉》里的诗,可以说都是情境诗,这里的诗多数都写于”文化革命”中的“五七干校”。如果把这些诗从生活情境剥离开来,把它们看作是一般性的自然诗,就难以理解这些诗意象的暗示性与针对性,很难理解产生这些情绪的生活境遇。在“五七干校”,他默默地写的这些诗有着同一的感情动向与构思的脉络,几乎成了条件反射,许多平凡小事当时常常会突然点燃他隐藏在深心的某些情绪。那时,对他来说,只有诗才能使灵魂在窒闷中得到舒畅的呼吸。因此这些他心里一直觉得很沉重的诗,都不可避免地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
2、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探究与合作】
一、自主探究
全班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
二、小组合作
诵读分析: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第一节,篇首扣题,直接将半棵树的形象推到读者的视野,并且简笔勾勒出半棵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第二节,则由上一节的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推进,“像一个人”,架通了“象”与“意”的桥梁,引领读者去捕捉更深的含义。如果说上一节是对半棵树的远景式拍摄,那么这一节则是全景了:“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这两句塑造了“半棵树”的倔强挺立的形象,同时也交代了他对抗风暴的斗争策略──“避开”“侧着身”。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第三节,接着叙述半棵树的命运遭际,交代了被摧残至半棵的原因。画面尤其触目惊心。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第四节,承上节,交代树遭摧残、迫害的结果。这幅画面,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来诗意地表现半棵树坚韧的斗志与顽强的生命力。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如果说第四节是用描写的手法来充实“半棵树”的形象内涵的话,那么第五节则是以议论的方式来升华半棵树的人格化魅力。通过与一整棵树的比照,进一步凸现其崇高而伟岸的精神风采。在这里,诗人是在赞美半棵树的人格,它虽然外形残损,但是内在精神是完整的。诗人对半棵树充满了敬仰。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第六节是一个尾声,“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尖锐的冲突,反衬出树的钢铁般的不屈的力量。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
末尾一句余味悠远,这个生动的拟人句刻画出迫害者的狡黠与阴险。一个“盯”字让人想起那种居心叵测的狠毒。
第六、七节,诗人说明了半棵树惨遭雷劈的原因,正是因为直和高,它才会被雷电如此摧残。这里的“直”和“高”,不只是外形方面的,更是品行的正直和人格的高尚。雷电是一种暴虐、阴险、邪恶的力量,它凭着一时的强力压制、损害正义的事物。已经身受重创的半棵树,随时还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可以想见,面临更大厄运的半棵树,面对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着的凶恶的目光,半棵树照样会直直地挺立。诗人对倔强、坚强的半棵树是敬佩、赞扬的,而对雷电则充满了憎恨。
三、拓展探究,品味语言
1、“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2、如何理解“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的意味?
展开全文阅读
3、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是——雷电
4、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5、语言品味
(1)以描述式的语言入诗
诗人用描述式的语言入诗,增强形象的表现力,表现在他以第一叙述者的身份交代地点、环境,以及事情发生变化的时间、原因等,还以富有戏剧性变化的“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一句作结,强化读者对“半棵树”的印象。
(2)修饰语的准确生动
全诗语句看似平静,实则沉郁顿挫,如急湍冲撞涧石,似猛浪怒拍礁岩,又像悬瀑飞击峭崖,气势雄浑,激荡人心。这主要得益于诗人用词的准确生动,特别是修饰语的使用更渲染了诗歌的情境。如开头“真的”,意在突出虚拟形象的真实感,“荒凉的山丘”,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使人想见半棵树生命之艰难。“从树尖到树根”这个短句,将这棵树遭受戕害之深重作了形象的概括,“齐楂楂”这个富有画外音效果的叠音词状语,以及“劈”这个冲击力极强的动词,都突出地表现了外在的恶势力的强横凶残。“仍然”这个副词强调它的执著,“直直”“青青”这两个叠音词细化了半棵树的战斗的姿态与饱满的自信,一个“满”字,透露出多么乐观、昂扬的精神。两个“还是”句式的复沓运用,把诗人对“半棵树”的景仰与礼赞的感情提升到一个高潮
【当堂检测】
200字小短文:学完本诗给你带来的精神收获
【课后反思】
对于生活中的磨难,你有什么样的心态面对?
【布置作业】
找出牛汉的一首诗认真诵读,并写出赏析
学生笔记
学生笔记
任志刚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半棵树 导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高考复习(高三)
下一篇:
边界望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