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2223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仙筒镇中学人 张云超

学习 目 标

1、了解作家作品,记住生字生词。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重 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难 点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班 级 姓 名 时 间 9月  日

背景资料简介。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攻占北京,焚毁并掠夺圆明园。

一:基础检查.

1、作者简介: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      》《        》《          》等。

2、加点字注音

赃(  )物    箱箧(  )   制裁(  )   给(  )予   恍(  )若 

琉(  )璃(  )    珐(  )琅(  )   眼花缭(  )乱   惊骇(  ) 

晨曦(  )  瞥(  )见    劫(  )掠 

3、解词: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二:读课文三遍,完成以下问题。.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

(3)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再读课文一遍,

(1)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词语。(用红色笔在书上画)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我的问题:                                                             

                                                             

预习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仙筒镇中学    八年级   语文导学方案

第    周第     课时               总编第    课时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 问题展示解决课

主备人 朱亚春 备课时间 9月2日 指导教师 张云超 课堂学习时间 9月  日

学习方法 诵读法   合作交流法

导    学   过    程

导学步骤 时间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设计

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展示交流

规范评价

2分

5分

30分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学生齐读目标

1、组内听写,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词语比拼。

3、组内交流导单习题,生成组内问题。

一、利用8分钟整体感知

组内朗读并评价,学生听读思考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展开全文阅读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二 合作探究,品味文章 (12分钟)

默读课文,讨论,展示

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导    学   过    程

导学步骤 时间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设计

归纳概括

提升意义

问题训练合作指导

明确:“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

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

重点研读  自读1-4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1.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整段的内容都是雨果在评价园明园,代表性的句子有: 

明确: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光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光”形容圆明园,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展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圃,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大理石”、“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美的赞美。 

 “希腊有巴特勒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窥一斑而见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 

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2. 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5.“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

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7.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8.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五)品味语言 (10分钟)

同学们,大家探讨分析了课文后,对雨果的语言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细细品来,你觉得雨果先生高超的语言表达,表现在那些地方呢?找出具体句子加以分析。

预设: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明确1:

替换法是揣摩语言常用的方法。

“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明确2:

第2句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明确3: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判力强。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明确4: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注意品味加线词)

明确5:

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6:

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晶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明确7:法兰西政府人侵中国,掠夺、焚毁圆明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劣迹斑斑。“干干净净”是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 

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8:我们完全为雨果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

张云超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就英法联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哲思类材料作文导写示例 作文指导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