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596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海棠中学 张妙如)
【关于教材】《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个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因此,教学时一定要运用向来强调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课前积累作者苏轼的有关情况,特别是作者被贬黄州这一历史背景,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并从作者对于挫折困境的旷达胸襟得到教益。
【关于学生】从初一至今,学生至少学习积累了15篇文言文,初步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习惯方法,如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知人论世解读作品等,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这些方法能力的强化而加以包办,力戒以讲读为主的教学,应切实强化落实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1.喜欢的苏东坡诗词.2.有关苏东坡生平的资料.(注明资料来源) 教师制作课件
【课程目标】1.从作者的人生智慧得到教益,培养学生面对挫折乐观旷达的情操.2.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境界.3.强化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化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工具书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学生听苏东坡作词、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学生颂东坡诗词。
二.学生诵读课文,感知品味。
第一遍诵读:读准字音(个人读,其他评,订正字音。学生勾画抄写难字并注音)
第二遍诵读:结合注释工具书感知大意。(全体读。不懂字词句勾画发问――学生互解――教师答疑――发问学生再解――学生口头翻译――学生互评。)(教师强调文言词语积累,并板书:
相与:一起 念:想到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念无与为乐者。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三遍诵读: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由读———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学生交流搜集得到的有关苏东坡生平的资料及作者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要指导学生可从表达方式入手,看作者写了什么,重点写什么【叙承天寺夜游之事,描夜游之所见,重点抒写夜游的心情;还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来理解,理解时要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设身处地,进入情境。】
具体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从表达方式入手,看作者写了什么,重点写什么?
2.勾画出抒写夜游心情的词、句。
3.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句,品味、感受。
1)先找出关键词句
2)初步理解
3)交流搜集的苏轼生平资料,教师补充介绍本文背景资料:苏轼被贬黄州(资料投影)
4)学生设身处地,深入理解,交流心得。
【板书】:
叙承天寺夜游之事
描夜游之所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月色
重点抒写夜游的心情:欣然 闲人――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身处逆境的旷达。
5)教师总结: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景物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情思,我们从东坡先生赏月的感慨中不止了解了作者的微妙的心境,我们更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时的旷达胸襟和人格魅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教益。
第四遍诵读:完成背诵(全体朗读――个人背诵――全体背诵)
布置作业:
1.背诵并书面翻译全文。
2.练习册
3.结合单元综合活动的要求,以“苏轼”为主题搜集资料。
张妙如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记承天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登岳阳楼》导学案 (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