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491  
标签:作文指导
初中生作文教学的改良之道 作文指导
  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哪一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只要作者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真情实感,只要具备这一点认真写,谁都可以写好作文!

    我们小学生写作文应写实话,抒真情,写真实的我,只要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习作富于永久的生命力。情感真实真挚首先要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写真情实感,要注意在作文过程中触向心灵深处,以真情唤读者共鸣。作文的过程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是他们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体现,是他们内部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他们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能够在作文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航向。因此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能把握笔触向心底里写出首先能触及自己灵魂的东西,不能感动自己的材料,也不能感动别人。

    我们在作文评讲时,通常也会读一些优秀的或认为有某方面典型问题的学生作品。试问我们在读学生作品时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意愿。我总是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品,不管水平如何,毕竟是学生辛勤劳动的付出。

    对如今浸泡在爱中长大感情之弦已经日益麻木的独生子女来说,有细腻的情感体验,真属难得!

    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也会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在评价时千万不要对学生的人格作评价。我们应该去尊重每一个孩子,欣赏孩子,轻轻地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禁锢学生的思维,而应逐步引导学生“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写作理应是对学生自我感悟、自主表达、自我展现等愿望的满足,只有让学生融入自由、开放、宽松的写作氛围之中,才能够指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材料,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送来的是乐观的阳光,而另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的却是悲观的乌云。这两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在作文中表达心中情感时,出现的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真实”。后一种“真实”,是一种消极的真实,是我们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真实”。因为作文是一种有责任的行为,它不仅要对我们自己的心灵成长负责,也更要对别人的心灵的愉悦负责。没有人会热爱乌云和阴郁。

    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情真意切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尽管精致,却缺乏生命活力。如果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真情实感,就只能从主观上拔高题意,表决心、谈志愿;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满纸苦闷、彷徨、伤感;或是感情冷漠,调侃一切;或是胡编乱造,博人欢心。

    真情实感可以使学生感动,感动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如果学生经常处于感动之中,那么他们身上真、善、美的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在作文课上,我大力提倡写真情实感,并以此为重要准则,指导和评价学生作文。于是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有感情的作文,还常常出现学生流着眼泪读自己作文的感人场面。

    没有人会拒绝阳光。谁都想让自己的文章多出文字阳光。现代作文宽泛的命题形式,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只要稍加用情用心,我们的笔下就会诞生出或明媚、或七彩、或温暖、或光亮的阳光之作来。

    开放了作文的空间,其实是为了期待性灵的作文。而所谓性灵的作文,其实无非是为了鼓励同学们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作文,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个性,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作文开放空间后的最大贡献,是为同学们抒写真情实感提供了最大的鼓励和方便。

    都是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不能用对错的标准来衡量和评判。但是如果从“合适”“接受”等角度来看问题的话,我们就很快能发现,一种表达的真情实感合适一些,或者说能让自己和别人容易接受。而另一种显得有些不合适,或者说自己能接受而别人恐怕难以接受。换句话讲,前者力排心中的灰暗与偏狭,而只是把心灵中对这个问题最明朗的看法倾吐在了纸上,让自己和读者都沐浴到了乐观的心灵的阳光;而后者却不加修剪,甚至是把对这个问题看法中最偏执、最阴暗、最沮丧的认识搬到了笔下,让自己得到了痛快,却给读者送去了悲观情绪的乌云。

    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抒写对心灵的感受。而怎样把心灵的感受既表达的痛快淋漓,又适当有度,这里面其实有一对看似对立的法则:写进去,走出来。所谓“写进去”,我想无非两方面:一是写真写实,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真实,让人可信,从而引起人的共鸣;二是写深写透,即把情感的最深处表达出来,不仅要获得理解,而且要引起深度的理解。这样看来,做到这“写进去”,其实就是提倡我们用心作文。作文写不进去,就给人以假的感觉,再好的生活,再好的情感也只是一纸肤浅的汉字而已。

    为什么又要“走出来”呢?因为,作文是心灵的产物,既是生活的发言人,也是生活的向导。所以,我们的作文可以是“心情簿”,但千万不能成为“牢骚簿”。不论什么样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最终都该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判断,把这种经过正确判断后的情感表达在作文中,给自己给他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感染和引导,这才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这样既让情感“写进去”,又让自己“走出来”的作文,才是心灵的作文,是文字的阳光。

 

刘冠良

标签:作文指导 初中生作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走进屈原,诗人如斯——陆波古典美文选读(教师随笔)
下一篇:是我弄丢了青春,还是青春抛弃了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