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553  
标签:教学论文
文言文学习的诀窍——古人为文之道(网友来稿)
陆波

一.互解

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上下文之间往往有一种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本来是行文的一种规律,我们把它叫作“文章诸因互解律”,简称“互解律”,现在总括出来,相信对同学们阅读文言文一定有所帮助。

互解的情况有种种不同,常见的有以下五类。

1.同义互解

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有了“同义互解”的关系。

例一:“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非小弱”就是下文的“自若”,“非小弱”的意思是动词,没有变小变弱,“自若”的意思是“如常”,还像以前那样没有变小变弱。这是一种肯定说法与否定说法的同义互解。有的《教学参考书》竟然把它译为:“那么,(由此看来,秦的)天下并不小不弱,雍州的地势,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如此牵强附会,这都是语文老师不读书的恶果!

例二:“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战国策》)

上文“带甲”即下文的“甲兵”,同义互解,一目了然!

例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苏轼《石钟山记》)

先说“乘小舟”,又说“以小舟”,“以”便是“乘”。这两句话分说在两个段落,但其互解关系还是明显的。

例四:“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

“说”通“悦”,这没有问题。而有人这样翻译:“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秦王一定很高兴地而且很好地接见我”。其实,这里并不涉及“高兴”不“高兴”、“很好”还是不“很好”的问题,只是秦王“乐意”不“乐意”(肯不肯)接见的问题。悦,有“乐于做某事”之义,如“悦随”,就是“乐于随从”的意思,“悦谕”,就是“乐于接受晓谕”的意思。所以,“说见臣”就是“乐于接见我”的意思,而后一句的“善见臣”说的显然是同一个意思,“善”即“悦”,可以同义互解。于是,“必喜而善见臣”,可以译为“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因而)乐于接见我”。

2.对义互解

形式相互对应的语句,其对应成分一般结构相同,意思或相反相对,或相同相近,因而也就构成了互解关系。利用这种互解关系可以解决许多难题。

例一:“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中的名句,然而在理解上都未必很清晰、很透彻。中学语文教材把它作为传统篇目,可从来不为“游泳”二字做注。看看各家的参考译文,大体是“游来游去”之类,这至少是不确切的。因为上句说“沙鸥翔集”,都承认“翔”和“集”是两个词,描写的是两种动作,根据行文的对应规律,“游”和“泳”也一定是两个词,描写的是两种动作,不然,就是范仲淹的措辞有毛病。有了这样的认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合而言之,“游”与“泳”同,译为:沙鸥飞来飞去,锦鳞游来游去。分而言之,则“漂浮水上”为“游”,“潜行水中”为“泳”,这在一般的工具书上都能查到,译为:沙鸥或翔或集,锦鳞或游或泳。如此,“游泳”才能和“翔集”形成对文,翻译过来也才更有意味。

例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对“能水”二字,一般注为“能游水”或“善于游泳”,而对“利足”二字,一般则注为“脚走得快”。那么,“利足”与“能水”的结构是否一致?照一般注解看,不不一致;而根据古文行文的规律看,应该一致。“利足”,也应是偏正结构,“利”即“便”,即“善”,即“善于、擅长”的意思,在这里作状语;“足”作动词,即“走路”,译过来,就是“善于走路”。这就与“能水”自然地对应起来了。而把“利足”翻译成“脚走得快”,算是什么结构呢?

例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子鱼论战》)

“以利用”一般解释为“按着有利的原则而行动”,“以利”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用”。而“金鼓以声气”一句则译为“金鼓是用以鼓舞士气的”,这里又把“声气”看成动宾短语,难以与“以利用”相对。“声气”确是一个现成的词,不过在这里不是。根据古文行文规律,这一句中应把“以声”看成介宾短语,把“气”看成动词,即“鼓舞士气”,译成:金鼓是凭着声音来鼓舞(或“振作”)士气的。这样分析,不仅有“对文的根据”,还有“连义互解”的规律:接下来的一句是“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这里的“声”字就是名词,做了主语,也就是“声音”的意思,是从上句承接而来,如果把“以声气”的“声”讲成动词“鼓舞”,上下句就难以连贯了。

例四:“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左传?殽之战》)

现在看到的对这一句话的解释,问题太多。比如,“不腆敝邑”这一分句跟后面构成什么关系?“为”字怎么讲?这且不说,“居”“行”两句,语文教材的传统解释是这样的:“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用;要走,就准备一夜的保卫工作。”“一日”与“一夕”,在句中是对文,根据语言规律,它们的意思应该是相近的。“一日”即“每日”(指全部时间中的任何一天),“一夕”也就是“每夕”(指停留期间的每个夜晚)。况且,军队“要走”,为什么反而需要驻在国为他们去“准备好一夜的保卫工作”呢?没道理嘛!实际上,这里的“行”不是“要走”(离开郑国)的意思,它与“居”相对,而“行”“居”这两种行动又统属在“淹”字之下,即它们是秦军停留在郑国期间的两种行动。所以,“居”是指在军营中驻扎,“行”是指军队离开军营外出执行任务;而“一夕”也就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一夜”,而是“你们的军队离开营盘一夜我们就做好(“备”不是“准备”)一夜的保卫工作”。这样理解,事理上通了,在语言形式上也能与“一日”相对应了:我们郑国这个小国不富裕,但因为你们这些使者停留在这里的缘故,只要你们驻扎在这里一天,我们就提供一天的食用;你们外出执行任务离开军营一夜,我们就做好一夜的保卫工作。


展开全文阅读
3.连义互解

语句上下连贯,相承相递,意义也必然上下连贯,相承相递,因而也就构成了一种互解关系,我们称之为连义互解。

例一:“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战国策》)

这是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西游于梁”,“谓梁王曰:齐放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想要迎候孟尝君。“虚上位”,是什么“位”?文中并没直说。但下句说“以故相为上将军”,由此可知即“相位”。这是一个复句内部的“连义互解”。

例二:“(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

齐王下令,要求的是“群臣吏民”共上谏言,而下令之后,仅说“群臣”进谏,为什么“吏民”不进谏?其实并非没有进谏,只不过在文章中“省言”之,这在修辞上叫“借代”,以部分代全体。而从上下句的语义关系看,“群臣吏民”和“群臣”是等量的,互解的。作为读者,应能体悟到这种相承相连的关系。

例三:“时大军(清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周围数十重,引弓卬射,颇伤城上人。而城上礌炮、机弩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阎典史传》)

单看“大军杀伤甚众”,很可能理解为“大军”杀伤了很多敌人,实际上正好相反,是“大军”被大量杀伤。何以知道这是一个被动句?连义互解:这里上下文共两句,上句说“大军”围城,杀伤“城上人”;下句说守城者“承高下”,自然是杀伤攻城者,“大军”既作主语,只能是被动句了。

例四:“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

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般是这样:从前(也有译“乡”为“原来”的)为了“礼义”宁愿身死而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去干……

这里把“乡”解为“从前”“原来”(杨伯峻先生译为“过去”),如此,则“乡”与“今”各句的主语应是同一的,句子是说同一主体“原来”(从前、过去)如何如何,而现在又如何如何。

可是把文章连贯起来看,“乡”句的主语应与“今”句的主语形成对比,而不能同一。上一段讲“行道之人”不受“呼尔”之食,“乞人”不屑“蹴尔”之羹,正是“为身死而不受”者;这一段则举那些“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者,然后把这两者加以对比,这是“舍生取义”者与“失其本心”者的对比,这种行文脉络是很清晰的。

所以,“乡”可以解释为“前面那些人(指前文提到的行人、乞人)”,“今”则为近指,指“这种人(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者)”。

其实这里还有对文互解的关系。“为宫室之美”“为妻妾之奉”“为所识穷乏者得我”,都是明确的介宾短语,而与之相对的“为身死而不受”的“为”却被悬空起来,然后补充一个宾语“礼义”,这不合乎语句规律。

实际上,“为身”应该连读,它本身就是一个介宾短语。“身”,统指人的身份、品德、才力等,这在《辞海》中就有解,于是“为身”可以解释为“为了(保持)道德情操”。

此外还有“虚实互解”“宾主互解”等,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文言语段的时候,慧眼独具,神于领悟,收举一反三之效,恕我不再举例了。

[附录]高一语文课本文言诸因互解律现象:

1.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很明显“姝”“娈”同义。

2.自牧归荑 美人之贻 想当然“贻”“归”同义。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看出来“罔”即“无”,这叫同义互解;那么“爽”是错,“极”就是对,这叫反义互解。“德行”同义,由此可知“行”不可能读成“杭”。翻译:我没有错,只是你变了心。你太不对,总是三心二意。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明白了“以”即上句中的“有”,翻译:我已经有了这么多美好的品质,再加上有美好的容态。

5.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不用说“搴”“揽”同义,采摘,摘取。

其它例句:

1.殚其地之出,竭其芦之入:“殚”“竭”同义,完全拿出。

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戴”“腰”同义,佩戴。

3.则思慎始而敬终:“慎”“敬”同义,即慎始慎终。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即“用”。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同义。被,没有必要解释为“蒙受”,因为被动的意思就是蒙受!

6.君子周急而不继富:周继,周济,同义。

7.伐无道,诛暴秦:伐、诛同义,讨伐。

8.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遂同义,养育。

9.杨万里《儿啼索饭》:“朝朝听得儿啼处,正是黄粱欲熟时。”

10.冯延巳《舞春风》:“燕燕巢时帘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处”即“时”。

二.位移

1.别致人言:致人别言,招致别人闲话。

2.君将哀而生之乎:君哀而将生之乎,你同情我想救我吗?

3.公独不计得失:独公不计得失。

三.错序

例句:

1.《醉翁亭记》:泉香而酒洌,实为“泉洌而酒香”。

2.唐僧会《法镜经序》:漱石枕流,实为“枕石漱流”。

3.江淹《别赋》:心折骨惊,实为“心惊骨折”。

4.《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实为“叶叶相覆盖,枝枝相交通”。

四.同义相连

例句:

1.五谷丰登:登,即“丰”,粮食丰收了。

2.义无反顾:顾,即“返”,在道义上不可能回头。

3.王粲《七哀诗》:“行者不顾返,出门与家辞。”,“顾”“返”同义。

4.《敦煌变文集》卷《李陵变文》:当今日下,实是孤危。“日下”即“当今”义。

5.《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危”即“高”义。

其他如“满溢”“盘游”“懈怠”“壅蔽”“谗邪”“疾病”“疼痛”等。

6.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其中“猝遽”均为“仓促”义,“谴让”均为“责备”义)。

7.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危笃”均为“病重”,“疾病”为“重病”)

这类现象在教材中比比皆是。

①立诛杀曹无伤(诛:杀)(《鸿门宴》)。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问:讯)(《桃花源记》)。

③媪之送燕太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念:悲)(《触龙说赵太后》)。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迁:灭)(《六国论》)。

⑤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归:还,迎:取)(《孔雀东面飞》)。

⑥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从:许)(《孔雀东面飞》)。

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逼:迫)(《孔雀东面飞》)。

⑧天涯若比邻(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⑨窃爱怜之(怜:爱)(《触龙说赵太后》)。

⑩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高考示例

①(01高)齐人追亡逐北(追:逐,亡:北)。

②(05上海卷)所忧者气峻而骄(峻:骄,高傲)。

③(05全国I)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史力也。(忧:思,忧虑)。

教材中例子很多:

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鸿门宴》)。

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率:将)(《过秦论》)。

③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息:绝,交:游)(《归去来兮辞》)。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屈原列传》)。

另外成语中也多,如殚精竭虑(殚:竭),珠联璧合(联:合),提纲挈领(提:挈),连篇累牍(连:累),痛心疾首(痛:疾)。


展开余文
教材中的例子如下。

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毫杰,莫能与之争(“方”组合成“方正”,“正”的意思)(《伶官传序》)。

②左手把秦王之袖(“把”组合成“把握”,“握住”的意思)(《刺客列传》)。

③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怜”组合成“怜爱”,“爱”的意思)(《孔雀东面飞》)。

④《劝学》(“劝”组合成“劝勉”,“勉励”的意思)(《劝学》)。

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组合成“背负”,“背”的意思)(《齐桓晋文之事》)。

借助同义词解文言词义,可以化难为易,便于理解、记忆,但需结合语境,认真辨析。

五.反义相生

1.泽命不渝:“泽”通“择”,取“选择”的反义,“放弃”。即使放弃生命也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2.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纳”,取“收纳”的反义,“送”。秦伯送给重耳五个女人,他自己的女儿怀嬴也在里面。

3.如夫人:不如夫人

4.同进士:不同进士

5.大将军卫青者,卫后兄也。兄,弟。

6.久之,卫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女弟,妹妹。

现代汉语中也有:

1.处女:没有处理过的女孩

2.不管部长:什么都管的部长

3.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

六.通假(本字不通即疑通假,本义不通必然活用!活用略去不讲)

例句:

1.《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通“拱”,想想成语“众星拱月”吧!

2.《道德经》:竹柔而刚,用弱而强。“而”通“能”,想想“用”通什么?

3.帛书《老子》:矢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蚤。跟“虎”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动物——兕,犀牛;跟“角”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器官——爪,爪子。犀牛不能用它的角,老虎无法用它的爪。

A.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史记•乐毅传》)

离,通“罹”,遭受的意思。想想屈原的《离骚》吧!

B.臣闻明主在上,贤辅在下,君则安虞而民和睦。(《国策•齐策》)

虞,通“娱”,快乐的意思。想想后面的“民和睦”一语。

C.君有此士也三万以方行天下。(《管子•小匡》)

方,通“横”。想想词语“横行天下”吧!

D.情不知其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墨子•非攻上》)

情,通“诚”,确实,程度副词。想想“遗”读什么?

E.视项羽无东意。(《汉书•高帝纪》)

视,通“示”,给……看的意思。想想“示意”“示众”等等。

F.尺蠖之曲,以求其信也。(《易•系辞》)

信,通“伸”,伸展。想想前面那个“曲”字,再想想课文中的句子“欲信大义于天下”,不就明白了?

G.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归,通“馈”,送的意思。想想后面的“豚”可是礼物哦!“烤乳猪”啊!

H.竹柔而刚,用弱而强。(老子《道德经》) 而,通“能”;用,通“水”。

【练习】尝试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本字

1.臣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没,通“冒”。冒险啊!我冒着死亡的危险把这件事报告给你。

2.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没,通“殁”,文王不在,就是死了啊!文王死后,文德再也不在这里了吗?

3.季武无适子。(《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适,通“嫡”。季武他没有亲生儿子啊!

4.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齐策》)

适,通“敌”。想想看,“无敌于天下”么!

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

适,通“谪”。被贬谪到渔阳去戍边的九百名奴隶。发,征调。

6.弟子趣之。(史记•西门豹治邺))

趣,通“促”。要他的徒弟去催促他啊!

7.以趣本务而疏末作。(《韩非子•五蠹》)

趣,通“趋”。趋向于做什么呀!

8.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韩非子•蠹》)

趣,通“取”。“取法”么!

9.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诗经•周颂》)

时,通“是”。率领这些农夫,播种五谷。

10.时其饥饱。(《庄子•人间世》)

时,通“伺”,伺候的意思。伺候他吃饱。

11.见卵而求时夜。(《庄子•齐物论》)

时,通“司”。司夜的东西,就是鸡呀!看见蛋,还想吃鸡,想得真美啊!

12.迟归有时。(《易•归妹》)

时,通“待”,这叫“双声通假”。回来晚了,你就等着他吧!

13.公子光洋为足疾。(《史记•吴太伯世家》)

洋,通“佯”,假装。

14.阳尊怀王为义帝。(《汉书•高祖本纪》)

阳,通“佯”,假装,表面上。

15.齐王怪之,固不能饮,洋醉去。(《史记•吕后本纪》)

洋,通“佯”,假装。

16.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厝,通“措”,放置。

17.无所错手足。(《易•小过》)

错,通“措”,放。想想“手足无措”啊!

18.大亮被禽。(《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

禽,通“擒”,被抓住了啊!

19.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嘿,通“默”,沉默‘

20.于是韩县之 县,通“悬”,悬赏。

21.乃於邑曰乡 於邑,通“呜咽”,啜泣。

22.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 乡,通“向”,从前。一说“乡使”即“假使”,假使聂政真的知道他姐姐没有隐忍的性格。

七.衍文

衍文,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例句:

1.《论语》: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会后悔。

这里的轻裘就是指衣服了,而“衣轻裘”中的“衣”字,在古代通常做动词,穿的意思!这个“衣”就是衍文,多出来的字!

2.《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八.脱文

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脱落、漏掉了文字的现象。

1.如“‘孔世家云:颀然而长’”“‘孔’下脱‘子’字”。

2.《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九.古今异义

例句:

居域中之大:居,古义“为”“是”,今义“居住”;大,古义“本原(天下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王居其一,引申为父母),是天下百姓的父母。

寻其方面:方面,古义方向;今义某一方面。

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

《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课本训“要”为“适应”,这是对的。我们认为,准确诠释应该是:要,约也。由“制约”引申出“适应”(正反义)来。今义为重要。

《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注释“飨”同“享”,受。为何“飨”同“享”呢?我们从音义两方面看。音的方面,享飨同音,阳韵。义的方面,《说文》:“享,献也。”《尔雅释诂》:“享,献也。”段玉裁曰:“毛诗之例,凡献于上曰享,凡食其献曰飨。”《广雅•释诂》:“献,进也”。此三字,语音因通转而近,词义围绕进献的动作(献)、对象(享)、和结果(飨)而连系在一起,成为同源。由此得出,享、飨同源词,同义而异形,且各有字源。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不能”一词,近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虽然简单明白,但要把它用于理解课文,是应具体落实其意义的。《中文大辞典》注:“不能,不及也”。《史记•淮南王安传》:“今大王之兵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再看今人选本的例句中对“不能”的注释。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不能”释为“不及”、“不到”。同是《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可以”未注。一般说来,“可以”在先秦时期多数是两个单音词,但亦有少数是用作复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能够”、“应该”。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复音词来使用。《劝学》:“用心一也”中的“用心”极易被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其实它是一个双音节词组,“用”作“因为”讲,“心”作“心思”讲。

柳宗元《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苏轼的《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音徐歇。”这两个“上”字,语文教材均未加以注释,所见译文也都原词照搬,似乎不解自明。但实际上并不这样容易,因为这两个“上”于上述例句中既不能训为“上面”,也不能训为“中间”。潭”就是“深水坑”或“水深之处”。试想,这么深的水如何坐得?那么深的坑,徒步垂钓的李渤去扣双石又谈何容易?其实,这两个“上”字的义项是“边侧”的意思。《辞源》释“上”为“方位词,边畔。”《左传•鲁僖公二四年》:“瑕甥郤芮不獲公,乃如河上。” 训“上”为边侧,李渤自己的《辨石钟山记》也可作为佐证:“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歌枕潭上,影沦波中……”(“歌”应为“欹”字之误,欹,音qī,斜意)该句的后两个分句意为:双石斜临潭边,影子映在水中。上”的“边侧”这一义项,在现代汉语字、词典中无所寻觅。而在古代汉语中却不乏其例。如《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由此可见,把“坐潭上”训为“坐在潭边”、“得双石于潭上”训为“在潭边找到两块石头”似乎更准确明白,容易理解。


展开余文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已有的训诂学知识进行训诂实践,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字词,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疏通文意是大有裨益的。

十.偏义复词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例三:言其厉害。(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例四:“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短歌行》)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例五:然畏慎过甚:然慎过甚,然而太小心谨慎了。无“畏”义。

黄中终日忧畏,先必其母老矣:黄中终日忧。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陆 波

1.知:管理

吾与子共知越国之政

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

2.就:担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相应的才能担任相应的职务,不能这样做就不去担任职务。

3.过:责备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

4.柄:准则

治国家不失其柄

5.岩:险要

制,岩邑也——制,是个险要的地方。

6.让:责备 让之曰 无乃尔之过与 过 责备

7.望:怨恨 若望仆不相师 恨,遗憾,悔恨

8.爱:吝啬 余独爱一牛乎?

9.徇:占领

10.按:审问

11.亟:急忙赶快

12.遽:就

13.辟、拜、除:被授官

14.掾吏:下属官员

15.徇察:视察

16.庶几:几乎,差不多,大概可以

17.白:禀报

18.居第:房子

19.如:到——食已如厕

20.唯:希望——唯君图之

21.领:兼任——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22.服:佩带——庶人不服(百姓不佩带它)

23.几:微小——知几其神乎(知道事物微小变化征兆的,大概是神明吧)

24.坐:犯罪——坐小事系狱(因小事犯罪被关在监狱里)

25.徇:示众——悉桀以徇(把他们都零刀碎剐来示众)

26.董:管理——时省臣董田事

27.劭:劝勉——劭农兴学(劝勉农耕,兴办学校)

28.济:成功——必能济大事者也

29.诣:拜见——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凭借州从事的身份作为凉州刺使韦端的使者到许昌拜见曹操)

30.勖:勉

31.蠲:免

32.权:代理

33.未可几也:通“期”

34.行部:率部巡视

文言文复习中,实词历来是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是很有作用的。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技巧。

(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1998年高考第16题“冀得一归觐”中的“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项“拜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答案了。再如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可推测其意思是买进粮食。再如2000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的一个“炊”字,两个字的形旁全是火,可见和烧火有关。而且从字形上来看,意味着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

(二)、根据语言结构进行推断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互文,对这类句子,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如2001年高考卷第11题的D项“齐人追亡逐北”中 “亡”与“北”对应,可推测“亡”也是“败逃者”。又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前面有“忠”和“贤”位置相同,词性相同。“用”和“以”位置相同,从词性上看,肯定是动词,词义应和“用”相同,为“任用、重用”。又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为名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再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为对仗的句子,“拒”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的意思。

(三)、借助语法分析进行推断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或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并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其意义。

如2000年高考卷中的第11题B项“不审于何得此绢”,“审”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应该是动词,再推知其意义为“知道”。又如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根据句法结构,“致”充当谓语中心语,解释为“招致”,后面应该接宾语,所以“非常之罪”应为名词性的短语,而不是动词性的短语“犯了极大的罪过”。全句应该译为“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再如2004年全国卷甲“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中“行旅”应是“不至”的主语,词性应该是名词,解释为“旅客、出行的人”而不能解释为动词“旅行、游览”。再如2004年全国卷丁“一箧之宝,可资数世”中“资”后跟了“数世”(几代人)作宾语,可推断此处不能看作动词“积蓄”,而只能看作动词“资助、供给”。再如2005年全国卷乙“多辩,常以谈笑讽谏”中“辩”前面有“多”字,可推断此处“辩”作“多”的宾语,因而不能看作动词,而只能看作名词“口才、辩才”。再如“怀信侘傺”,“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应为名词,是“忠诚”的意思。

(四)、借助联想进行推断

试卷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没有学过的实词,我们可以联想我们知道的有关的用法。我们可以借助成语来推断,因为成语中保留了许多文言词汇。例如1997年高考第12题“善才绳之”中的“绳”,我们可以想到成语“绳之以法”,绳是“制裁”的意思,结合语境考虑,此处就可以作“制裁”讲。再如2004年全国卷丙“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中的“敏”,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敏于行而讷于言”,就可推断此处“敏”当“迅速、敏捷”讲。再如“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也可作“接近”解。再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另外,我们还可以联想到通假字。如《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的“倍”后带了宾语“德”,肯定不是“加倍”,联想到同音的“背”字,原来这是一个通假字 ,解释为“违背”。再如2004年全国卷丁“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中的“裁”不可能是“裁减”的意思,而联想到通假中有同音字相互通假的现象,试解释为“才”正巧合适。再如2004年湖北卷“昌期少年,不闲吏事”中的“闲”,作形容词讲,明显不合适,若活用作使动词也不合适,而联想到通假中的同音字相互通假的现象,试解释为“娴”正巧可以,此处是“娴熟、熟习”的意思。

当然,我们还可以联想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屈原列传》中有“王甚任之”,“任”字费解,但联系到双音词“信任”,我们就可推知“任”即“信”,作“相信、信任”解。

(五)、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

任何一个实词都不是孤立的出现,都会与上下文的语意有关。语意关系一般为照应、解释、暗示,所以就要瞻前顾后。例如1998年20题“汝归勿遽言”中“遽”的意思是“匆忙”还是“惊慌”?联系下文,有“令兄弟徐言之可也。”“徐言”就是慢慢说,那么,“遽”应当解释为“匆忙”。再如2004年湖北卷“朕欲别除一官”中的“除”,作“革除”讲,显然不符合上文中对薛季昶的称赞,太后的意思是另外给他安排一个官职,所以此处应该作“授予官职”讲。再如2004年北京卷“讼者多两让而止”中的“两”,若当“两次”讲,讲不通,为什么让两次就停止了?结合上下文可知,经过乡闾父老的劝说,打官司的双方都相互礼让就不再打官司了,此处“两”应作“相互”讲。再如2005年山东卷“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中的“生产”就不能解释为“生活和财产”,因为前面有“不问”,即不过问,不过问什么?应该与后一句“遂大困”有关。因不过问生活所依靠的产业而“大困”才合理,并不是不关心财产。再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要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内容,就能明白此处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我们知道做好文言实词题,大量的积累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虽然考试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上不同的角度去把握文言实词,尤其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注意综合使用,为准确、快捷地推断出词义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妙招

——陆波

【牢记虚词四大区分点】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 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 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a)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b)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c)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d)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 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②得全首领以没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③扈从以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七、 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练一练:

(2000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故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 每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 因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及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答案:A。考查异同的方式。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于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想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已有知识与现在面临的新问题串连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有4个例句是从中学课本中选来的。这样做更便于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两个“故”字,从词性来看前者是连词,后者是副词;从意义来看前者表示结果,后者表示特意做某事,理论上的分析解释不难对两者加以区分,但放在句子中却很容易产生混淆。不过,当我们把两个 “故”字分别引入各自的上下文,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胡质的话是说,因为是我的俸禄之余,所以才把它给你作为回家途中生活之用。上下文中否定绢为不义之财,“故”字即承此而表示结果。后一例出自《信陵君列传》,说侯生要考验信陵君,因而特意在市中与朱亥长时间谈话,以观察太子的态度,“故”在这里只有解释为“特意”才能与上下文贯通。B项两个“每”字均为副词,指“每次、每当”,这从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与《促织》中该例句的上下文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因而难度不大。如考生一时忘记了《促织》中的上下文,头脑灵活者也可从该例句的下一分句中所用的“则”字得到启发,因为例句本身就可以告诉你,它表示的意思是“每次—……就……”的意思。C项中两个“因”字均为介词,表示“通过”义。后一例句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传世名篇,说廉颇无脸面直接上蔺相如门上请罪,只好间接地通过宾客带着自己前去,因此才能避免场面、气氛的尴尬。阅读材料中的“因”字是胡威已经离开父亲回家,无法当面禀告,只能通过使者传递消息给父亲,让他知道此事。两个“因”字的意思相同。顺便说到,“通过”这一词义也是‘“因”字作为介词的常见词义,学生不应感到困难。D项中的两个“及”字也是介词,表示某一动作涉及到某一处所或范围。阅读材料中的“及”字指谈话涉及到“平生”,《赤壁之战》中的“及”字指大火烧起后蔓延到“岸上营落”。“及”字的此类用法也很常见,它由其动词义虚化而来,与动词义十分接近,考生不应感到陌生。按照题干的要求,这道题的正确选项为A。

2001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2002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2003年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C)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咸私哂其矫饰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2004年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C)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诲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解析A、遂——于是;连词。B、因——于是,就;连词。D、而——而且,并且;连词。

2006福建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孰能讥之乎

2006安徽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间之有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06辽宁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乃步担干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此则京邑之人也 无以,则王乎

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某所,而母立于兹

文言翻译技巧

——陆波

从2002年开始,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既然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应是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常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但学生在文言文翻译时,对修辞句的翻译时常却是拗口、繁杂,甚至有时还辞不达意。

技巧一:比喻的翻译

1、 明喻。译为“像XX一样”。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2、 暗喻。译为“像XX一样+XX比喻义”。

例如: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豺虎”是比喻,若译成“曹操是豺狼猛虎”,意思会走样。如果用明喻的形式并借助“豺虎”的比喻义,译为“曹操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 意思就明白多了。

3、 借喻。译为“XX所比喻的事物”。

例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尘网”译为“污浊的官场”。

特别训练:

练习1: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如果译为“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听起来别扭,读起来不顺。如果发现是比喻句,译为“像秋天鸟兽的毛一样细小的东西也不敢接近”,意思明白了,但不够简洁明快,倘若变通一下,改译成“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不已有”,便言简意赅。

练习2:金城千里。(《过秦论》)

如果把“金城”翻译成“金子修筑的城防”,显然难于理解。如果看出是比喻修辞,译成“像金属一样坚固”,意思还算清晰,倘若变通一下,把“金城”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意思就一下子具体明了。

小结(变通法):直译后很别扭,或者根本就无法直译,我们就要想到可能用比喻修辞了。如果是比喻句,我们按比喻的形式翻译了,可译文仍显拗口、繁杂,我们不免变通一下,把比喻义巧妙地翻译出来。

技巧二:借代的翻译

例如:以为布衣之臣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里的“布衣”是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平民,因此应译为“平民百姓”。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译错了。

小结(替换法):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就可以了。

特别积累:

“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丝竹”“肉竹”代“音乐”;“杏坛”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故乡”;“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墨”代“文章”;“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肉食者”代“做官的人”;“彭祖”代“长寿”。

技巧三:互文的翻译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使用了“互文”修辞格,两句话的陈述对象都是“将军”和“壮士”,因而,或“百战死”、或“十年归”,既指将军们,也指壮士。看不出这一修辞特点,或不懂得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句意理解上就会产生偏颇。

小结(扩充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指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而为一。

特别收集: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阿房宫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项脊轩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求。(《涉江》)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滕王阁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技巧四:典故的翻译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谭嗣同》)

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会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义——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小结(点义法):古人在文中或明或暗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

特别巩固: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结草,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的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指报恩。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封狼居胥,指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到狼居胥山,封山而还。指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技巧五:委婉与讳饰的翻译

例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或“比赛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仗”的意思。

再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为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有事,特指发动战争。

小结(转述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是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因忌讳而用委婉则一般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其原本来的意思就可以了。

技巧六:排比的翻译

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小结(浓缩法):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技巧七:夸张的翻译

例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小结(固定法):“怒发上冲冠”,可译为“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在状态和程序上面表示夸张时,翻译就在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

温馨提点:1、注意落实文言翻译“信”、“达”、“雅”的三大要求。2、翻译要联系全文,不能断章取义。3、落实每一个字,要考虑语言连贯流畅。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8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

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诚然,卿不朕欺(2分)

译文: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

译文: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

译文:

3、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3分)

译文:



(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3分)

译文:



(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2分)

译文: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学记》



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臣光(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1)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2分)

译文:

(1)





(2)





6、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

(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答: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答:

7、翻译: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1)盍去诸?(2分)

译文:

(2)是非若所知也。(2分)

译文:

(3)不病于无鸡乎?(1分)

译文:

(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

译文:



8、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 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①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②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9、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___________________

(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西施病心而颦(pín,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译文: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说苑》)

(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

①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2分)



②故曰巧伪不如拙诚(2分)



③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2分)



④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2分)



古文阅读

三槐堂铭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贤者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也。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容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是以录之,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贵:地位高 B。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肆:放纵、放肆

C.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艾:止、息 D。吾侪小人,朝不及夕 侪:共同、一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 古之学者必有师

B.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 苛政猛于虎也

C.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 徐而察之

D.以世其家,吾是以录之 皆以美于徐公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的一组是

①盗跖之寿 ②孔、颜之厄 ③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天下望以为相 ④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 ⑤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 ⑥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文原是刻在器物上用做纪念的文体,汉以后多是刻格言来警示自己,也有刻在石碑或墓碑上用来歌功颂德的。这篇铭文是用来歌颂王佑及其子孙德行的。

B.文章第1、2两段,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是全文的理论基础。

C.第3、4、5段,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从而论证了观点,突出了主旨。

D.本文以种槐暗示树德,比一般的托物言志类文章更高一筹,但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的落后思想,把功名富贵归之于上天的报答,这是对人民群众的麻醉。

参考答案:

1、(1)如果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有明确的志向,如果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就不能达到一种高远的目标。(3分)(2)追求享乐或安于怠惰,就不能奋发向上,性情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3分)(3)年华随着时间而流逝,意志被时间所消磨,于是成了枯枝落叶,这样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2分)

2、(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译出大意,1分。译对“微”和“几”,各1分)

3、(1)好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颜色那样(出自至诚),这就是说的自己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慊:满足,大意对即可。重点词:“恶”、“好”。)(2)(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显出遮遮掩掩的神态,隐藏他们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厌:(yā)通“压”,这里有“隐蔽”之类的意思。关键字:厌,掩,著)(3)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思想一定会表露到外面来。

4、(1)人们学习,或贪多务得,或知识面过窄,或惧怕艰苦,或浅尝辄止。

(2)(教师)了解这些心态,然后才能矫正这些缺点。

5、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国君最大的宝贝。国家被百姓保护,百姓被诚信保护。因此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从前齐桓公不背弃曹沫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婪讨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放弃与虞人的约定,秦孝公不废除徙木的奖赏。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是最好的,而卫(商)鞅更算得上刻簿,当时又处在战争攻伐的时代,天下人都赶着用欺诈作为手段,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蓄养民众,何况作为太平盛世时侯的执政者呢!

6、(1)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2)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

7、(1)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两个兼词)

(2)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

(3)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

(4)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则己耳”的语气,“去”、“犹”和“若”、“之”、“何”)

8、①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3分,重点:“遭之途”,“左骖”,“弗谢”的主语)

②了解我却不以礼相待,还不如被拘禁。(2分,重点:“而”,“缧绁”。“固”是本来的意思,可灵活处置。比如译为“本来”、“原来”、“实在”、“真”、“还”等均可。“己”可译为“这个人”。)

9、(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

10、(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1分(2)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给分点为“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各1分)

11、(1)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西施那样子挺美,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2)村里的那个丑女人只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美,却不知西施皱眉为什么美。

12、①士人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志向,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节操。(或“士人不会因为私利或祸患而改变他的志节 ②所以说奸诈虚伪不如笨拙诚实。 ③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 ④(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
标签:教学论文 文言文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端午的鸭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