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82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把握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解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体会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安恩对奶牛特殊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小说家,从事创作半个世纪,其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六部曲更是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魄和优美奇特的风格。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他有一篇短篇小说,不但被选入丹麦语文教材,还不时在广播中朗诵,给无数心灵以感动、教育和启迪。这就是《安恩与奶牛》,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内容。
2、在复述的基础上,概括故事内容。
三、研读课文,认识人物,理解主旨
1、读这篇小说时,你对后面发生的事有没有自己的猜想?有哪些是你没想到的?
故事结尾的出人意料
2、作为读者,在谜底揭晓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得出安恩带奶牛到集市上做什么来了,
来到市场进行牲口交易的人们更想不到,所以在安恩拒绝了众多的买主之后,终于有人对此寻根究底,不断追问。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很耐人寻味。请你谈谈他四句问话的思路。
“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已经卖出,所以不再理睬别人。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既然不卖,为什么要来这里? “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有可能她不是奶牛的主人(看看她的衣着),不能卖。
“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既然是你的,却又不肯卖,实在不可思议!
总结:集市是做买卖的地方,买牛人对安恩带着奶牛到集市却不卖有很多猜测。他的话都是根据安恩的回答而问的,完全符合符合正常的思维。这四句话有理有据,义正词严,掷地有声,由猜测到质疑最后到愤怒,步步深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3、那么被质疑、责难的安恩呢?她为什么坚持不卖奶牛?
学生结合具体内容谈安恩和奶牛的感情。
小结:安恩对奶牛,喜爱、尊重、怜惜、爱护,奶牛是她生活中的伙伴,她把奶牛当成和自己同类的生命看待。
4、你喜欢安恩这一人物吗?你觉得她是怎样一位老人?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探讨安恩勤劳、朴实、善良、富有爱心、热爱生活的人物形象。
教师随机点评小说运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小结:人物形象及情节特点。
情感诵读最后一段。(口头创作诵读脚本)
5、总结:
师:随着我们对文章的解读,安恩,这一平凡农妇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她勤劳、朴实、善良、富有爱心,她把奶牛当作自己的同类,带着奶牛到集市上散心,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极致,这一人物形象也因之展现出高贵的人性之美。“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过的这句话,不正是对安恩形象的阐释吗?
6、引导深层思考:
课上到这儿,似乎该画上句号了。但老师想请同学们进行再深一层的思考:从安恩身上,我们还能读出点什么?旧衣破衫,老牛相伴,闲适安然,传递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探讨。
我们更可读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在里面,一种淡泊与坦然的生活态度。
四、联读《钉子户传奇》,比较两位老人身上的相似点。
学生讨论、比较二人相似点:
她们都并不富有,她们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坚持。
她们固执的外表下,是澄澈的心灵,她们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得到了平凡的快乐。
她们简单的愿望、本色的心灵引发人们对生命、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让人感悟精神的力量。
梅斯菲尔德正是现实版的安恩。
五、总结:
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解疑的过程,最初读这篇文章,我们心中满是不解和惊奇,随着我们的深入阅读,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逐渐升起,而且越来越浓,安恩,这一平凡而特殊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我们被她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升华灵魂。
六、拓展。扣单元主题,漫步文学经典人物画廊,体会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的感情。
七、作业:
以“我对安恩说”为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
刘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安恩和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论语》浅谈
下一篇:
语文实践活动 ——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教学案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