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56  
标签:教学论文
课外文学活动——语文教学腾飞的臂膀


江苏省东海县中学

李文刚

学生喜欢语文,但不喜欢上语文课,这令我们语文老师很尴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教师作出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内容到形式到考试等等,可以说下了许多的功夫,收效呢?却不尽如人意。当然,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并不能说不对,只是,若一味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忽视了课外的文学活动,必然丢失一个相当重要的阵地,而课外的文学活动恰恰最能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这一根本点。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我把语文作业本的皮面上写上“文学本”。张老师说:“文学可不像写一篇小作文那样简单,也不等于仅仅是语文课学得好。”于是她给我找了一些在那个时候能找到的文学书(如《青春之歌》什么的)读,使我获益匪浅。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时不时地“划拉”点东西。辅导员W老师就挖苦我们说:“别想三想四地不务正业了吧!你们寻思那作家是那么好当的?” 

  在我刚刚当了教师的时候,领着两个热心文学的学生去找校党委书记,想搞一个文学社(各地学校早就有很多搞起来的了)。书记想了想说:“会不会惹出政治方面的麻烦?我看还是得先向上级领导部门请示以后再说。”以后就没了下文。 

  在我当了教师多年以后,另一位老师带领爱好文学的学生办了一份油印小刊物。过了不久,校长(兼书记)觉得既浪费纸墨,又容易“搞乱学生的思想”(他一听“情”呀“愁”呀“个性”呀什么的就怕),就把那小刊物给砍了。 

  这些年来校园里不断有学生患精神病或者自杀的事情发生(在我身边的就有多起,其中也有我的学生),且有上升的趋势。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总觉得这与学生的文学生活缺乏(谁造成的?)有一定的关系。 

  我觉得,校园的文学活动,其意义倒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个未来的作家,而主要在于: 

  一、使那些对语文课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不至于仅仅把语言当成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是能接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得到文学之美的陶冶——这是一般的语文学习和思想教育所无法达到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教法、统一测试、统一作业,这就必然形成“吃不了”与“吃不饱”这一不正常的现象,而校园的文学活动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没有了考试压力,能自由自在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克服了“一刀切,齐步走”的缺点。

  二、使学生在严格的学校管理下所产生的心理压抑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一份小小的学生文学刊物,使学生的思想情绪之潜流有一个文雅的出口,在教师的疏导下还可以形成美好的风景;其缓解学生心理紧张的作用,决不亚于一座优美的花园,甚至比花园更加重要。学生的文学活动,具有“政教处”训导、班主任谈话、“心理咨询室”治疗所无法具有的心理保健功能。学生文学爱好者之间的那种自由抒发、平等交流的氛围,是别的环境所无法代替的。 

  三、校园的文学活动必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在毕业之后,回想起当年在学校的文学活动,会觉得那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往事;反之,一个没有文学气氛的校园,如何值得你我回忆? 

四、校园的文学活动主要是学生自己开展的各种听说读写的活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动学习,敢于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五、校园文学活动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硬性限制,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变单方向的灌输式为真正开放性的学习程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文学活动,好好开发利用这块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补充学生练笔中对小报的看法)

标签:教学论文 课外文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探索
下一篇:避虚就实——写作一妙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