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703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30首古诗小鉴赏 高考复习(高三)
1. 迎 春 (清)叶 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①,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注:①律转鸿均:指一个朝代的乐律与历法制度的变革和确立。意思是化淳俗美,天下太平律,音律、乐律。鸿,大。钧(亦作均),平。
②肩摩毂击:形容路上行人车辆很多,非常拥挤。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代指车轮。
这首诗歌咏传统节日——春节的盛况——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车队如龙,家家户户燃放鞭炮,逛接“春神”。诗行中充溢着对新春莅临的无限喜悦。
2早 梅[南朝•陈]谢 燮①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注:①谢燮,南朝陈诗人。 ②疑:恐惧。③别意:特别注意。
这首《早梅》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诗人抓住了一个“早”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疑”字和“畏”字,写出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3. 早 梅 [唐)张 谓①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注:①张谓,字正言,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天宝二年登进士第,《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②白玉条:形容缀满花朵的梅枝。
③迥:远。傍:靠近。
这首《早梅》构思新颖,在写梅花的诗中别具一格。诗人“错”把梅枝作雪枝,这就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早发,而且写出了梅花的晶莹如玉,皎洁似雪。利用人的“错觉”突出梅花特征,可谓“错”中见奇。
4.岭 梅(1) (南宋)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注:①岭梅:岭上梅林。②张道洽,字泽民,号实斋,开化(今浙江省开化)人,端平年间进士。他曾做过池州佥判、襄阳府推官,著有梅花诗三百余首。③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④物华:美丽景物。⑤应酬:交际往来。这里是应接的意思。
这首咏岭梅的小诗,写得婉转、含蓄。诗人并未直接描绘梅林如何广阔、明艳和幽香,而是从诗境处处、物华时随有起笔,来点染环境,制造气氛,衬托梅岭景色的不同寻常。既然它吸引了频繁的游客,使人目不暇接,那么,梅花的香艳夺人,自在读者意料之中,就无须多费笔墨了。
5.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中国画泼墨画法,单用淡墨而不着颜色画出的梅花。这首《墨梅》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写出梅花的精神。 ②我家:即我,家是助词。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池塘。传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句是作者以双关语意,自比王羲之。 ③淡墨痕:指用淡墨勾画出的梅花。 ④清气:清香之气。满乾坤:充满天地之间。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题在自画的墨梅画幅上的。朵朵素朴淡雅的梅花,在诗人笔下,显出了淡泊为怀、自然朴素的气质,表达了诗人轻视功名利禄,不愿与世俗合流的高尚情操。
6. 春 雪 (唐)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①,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②。
注:①华;同花。②庭树:院内的树木。
这是一首写早春飞雪的诗。雪为什么“作飞花”?原来时已二月,却是草芽初生,芳华未见它是“嫌春色晚”故而如此的。这就不仅写出了云花像落花,而且写出了雪花的精神——为了展示春色,才飞到了大间.韩愈主张“陈言务去”。托雪花比作落花,前人已有不少警句,但韩愈的这看却独辟蹊径,写出了新意。
7. 春 思(南朝•梁) 王僧儒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复绿。复闻黄鸟声(3),全作相思曲。
注:①罢:停止。②冰开:解冻。复:又。 ③黄鸟:鸟名,即黄莺。
这首诗写景和抒情都十分自然,没有造作之感。前两句景中含情,意在写节序变换容易引走人的思念;后两句借黄莺鸣啭,表达对心上人的饲想,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织,情与景巧妙地融
8未展芭蕉①(唐)钱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②。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注:①未展芭蕉:芭蕉叶因天冷卷曲而尚未层开。②烛、蜡:形容未展芭蕉。③芳心:指芭蕉嫩叶。怯:害怕。④缄:封闭。这句是说,卷着的芭蕉叶好象是一纸书札,它里面写着什么事情呢?
春寒料峭之时,一株株绿叶卷曲的芭蕉,可能不会引起一般人的注意,但钱 却能神思飞动,孕育成篇。诗人把卷曲的芭蕉叶比喻为紧封的书信,又把春天吹开芭蕉嫩叶比做暗中拆看密信,这样,就把未展芭蕉那种蕴含着的美展示给读者了。诗中遣词用字也颇见功夫。“芳心犹卷怯春寒”一句,含蓄生动。“犹卷”,说明芭蕉未展状态只是暂时的,写出了它的发展生机。一个极富感情色彩的“怯”字,使无意识的芭蕉人格化,形象而又传神。
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唐)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②,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呈:呈送,恭敬地送上。水部张十八员外,即张藉。张籍排行十八,当时为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京城的街道。润;滋润。酥:酥油,乳制品,这里形容润软的泥土。③遥看:远处看。近却无:走近一看又没有了。 ④绝胜:绝对胜过,大大超过。烟柳:柳色如烟,指春天柳绿花红的景色。皇都:皇帝居住的都城,这里指首都长安。
“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人们对这细腻而传神的描写表示啧啧赞叹。初春,草芽细小而稀疏,在身前身后很难发现它们,但是从远处看,众多的小草就可以被视线连起来而成为青青的一片。诗源于生活,诗人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就不可能把初春的景色描绘得如此酷肖逼真。
展开全文阅读
10. 钟山即事①
(北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3),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①钟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②弄春柔:在春风中摆动柔软的枝叶。 ③茅檐:指茅草房。终日:一整天。 ④“一鸟”句:梁代王籍《过若耶溪》有“鸟鸣山更幽”的句子,这里是反用其意。幽:幽雅,幽静。
这首即景小诗,有浓厚的田园风味,反映了诗人山居环境的寂静和恬淡的生活情趣。全诗用语朴素自然,反用前人诗句,不落窠臼,读来给人以新颖之感。
11. 绿 柳 [南朝•梁)萧 绎
长条垂拂地,轻花土逐风(2)。 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注:①拂:拭。《楚辞•大招》“长袂拂面。” ②花:这里指柳絮。③疑:似,象。④障:遮蔽。
这首咏柳诗,主要描绘柳树刚刚抽叶飞花时的情景。作者集中着墨于柳的花、色、叶,巧妙地突出了一个“绿”字,颇有特色。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明白晓畅,形象鲜明,尤其是后两句更富有诗情画意。
12. 池上絮 [唐)韩 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①,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3),湿却无穷不得归。
注:①晖:日光。②杨花:即柳絮。③纤质:谓纤小的身躯。凌:渡过,逾越;清镜:指池水。 ④湿却:湿了。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13. 杨 花 [唐]吴 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秾:繁茂的花朵,华同“花”。
杨花不象浓艳的花朵那样姹紫嫣红,妩媚悦目,但它却有那些鲜艳的花朵所没有的特征。它不怕风,并且还能驭风而起,在空中像雪花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舞。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杨花和百花相对照,写出了杨花的特色。
14。 移家别湖上亭(1)
(唐)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③,欲别频啼四五声④。
注:①移:迁移。②系:拴缚。③浑:完全。 ④频:连续几次。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小诗,可是诗人却不写情而状景,把离情寓于春景的描写之中。春风吹拂,藤柳轻摇,黄莺鸣啭,这些本来就是往日常见的景物,但是当诗人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它们仿佛都在系别情,唱离曲,对诗人倾诉着绵绵不尽的惜别之情。这首诗因情设景,情景之间浑然无迹。
15. 村 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①,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①二月天:二月天气。②拂堤:指杨柳枝条拖在堤岸上,像是拂拭堤岸。春烟:春天空中弥漫的云气。③纸鸢(yuan):指风筝。
这是春日村景的一瞥。春光明丽,草长莺飞,堤上的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拭着堤岸,像是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似的。一群活泼的儿童,放学归来,趁着风势,把纸鸢放上高高的蓝天。短短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
16. 剑门道中遇微雨
(南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2),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①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一一七二年)陆游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任军职,驻守汉中(今陕西南郑一带)。正当投入收复长安的军事准备时,突然被调往成都府安抚司去做闲官。这首诗就是作者由陕入川途经剑门时所作。剑门:指剑门山,在今四川省境内。微雨:蒙蒙细雨。
②征尘:远行人在路上沾染的尘土。杂:掺杂。酒痕:酒渍。 ③消魂:形容心神愉快,兴奋之极。 ④合:应该。未:不。这句意思是,我这个人该算是个诗人了吧?
这是一道旅途即景诗。一、二句用的是反衬手法,看似迷恋景物,流连醉乡,实则因报国理想不能实现,借此发泄胸中的郁闷与不平。第三、四句因环境而产生联想。前代诗人常有驴背行吟的有趣故事,于是触动作者灵机,写出“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人剑门”的诗句。他不是自得其乐,而是以轻松幽默的自嘲形式,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慨。
17.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1)
[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2),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榕:常绿乔木,生在我国南方。②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 ③春半:春天的中间,即指二月。意转迷:神情转而迷惘。
在百花争妍的春天里,一场风雨之后,也可能出现叶落花飞的现象,这,我们不会把它同“秋”相提并论。可是诗人对此却感到“春半如秋”,并且还“意转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宦情羁思共凄凄”,是“情”使之然。“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是客观的,然而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却是经过自己头脑筛选过的,所以它无一不融合着诗人当时的情感。柳宗元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例。
18. 宿浚仪公湖亭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雨馀不遣浓云散,犹向山前拥翠微。
注:①浚仪:古蚕唱刺饿瞬在今河南省开封。②白鸟;指鸥鹭一类的水鸟。 ③渔矶:水边突出的大石,因渔船过往,常在石崖下的水中捕鱼,故曰渔矶。④遣:使,教。⑤向:朝着。拥:遮掩。翠微:青翠的山气。
这首诗描写江南水乡的雨后春景。一、二句写白鸟在久雨初停后,时而三两相伴,展翅起飞,时而悄然降落,戏水争食,显得情趣盎然。三、四句写浓云未散,拥聚前山,表明雨歇是短暂的,又在酝酿着另一场春雨。这种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在诗人笔下显得生气蓬勃。全诗由白鸟而到渔矶,由江边而山前,层次分明,浓淡适宜,读来使人视野开阔,胸怀舒展。
19. 湖 上① (南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①湖:指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②红树:开满花朵的树。乱莺啼:形容群莺没有次序地啼鸣。 ③长:生长。④人意好•;游人心情舒畅⑤箫鼓:吹打乐器。
这是一首春日游湖的即景诗。诗中景物历历,色彩鲜明。作者把人们浓郁的游兴同艳花丰草、啼莺飞鹭等优美景物,自然而和谐地联结在一起,从物到人,由景及情,给读者以鲜明的立体感,反映了诗人对祖国风光的无比热爱。
20. 麦 田①
(南宋)杨万里
无边绿锦织云机⑦,全幅青罗作地衣。此是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苗肥。
注:①这首诗是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O年)作者途经临平(在今浙江省境内)时所作。 ②绿锦:绿色的锦缎,这里是形容碧绿的麦田。织云机:意思是绿锦是天上的织云机织出来的。言锦的质量不凡。③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地衣:大地的衣装。④雪花销尽:意思是冬尽春来。
这首即景诗,把绿油油的麦田描绘得如罗似锦,青翠欲滴,秀美壮观。诗人以优美明快的语言,对农家的劳动成果,进行了热情的赞颂。
21. 南 园[唐]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展开余文
注:①南园:李贺有《南园》诗十三首,本书选录三首,这是其中的一首。②花枝:指木本花。草蔓:指草本花。③小白长红:指各色娇媚的花朵。越女:战国时越国的美女西施,也泛指一般美女。这句说,园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就象美女的腮颊一样丰润娇媚。④可怜:可爱。嫣:娇艳。•日暮:指春残。⑤嫁与:嫁给。这句的意思是,连媒人都不用便直接嫁给了春风。
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气象万千。诗人选择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花,细腻地加以描绘,因而使诗中透出了浓烈的青春气息。以拟人化的手法,用“越女腮”形容娇媚的花朵,形象、生动;把叶落香飘说是“嫁与春风”,想象奇特,并与前面的“越女”相吻合,显得自然、贴切。
22. 南 园 [唐]李 贺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1),鱼拥香钩近石矶①。
注:①书幌:书房的帷幔。 ②拥:簇拥。香钩:带着香饵的钓钩。石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这首描绘南园春色的诗.写得很有情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开始咬钩摄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通过窗户直入书房,更使人感到春意弥漫,欢欣不已。“鱼拥香钩近石矶”——句写得十分传神。水是清的,鱼是小的,只有清水,才能看到里面的一切;如果是大鱼,就会把香钩一口吞下,只有小鱼,才能出现欲食不能;欲罢不休,围着香钩拥来拥去的情形。能把景物写得这样准确、生动,这不仅需要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需要他具有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
23. 横 塘
[南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①横塘;古堤塘名,在今江苏省境内。②南浦:南面的水边。《楚词•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后来常称为送别朋友之地为南浦。③朱塔:红色的塔。•依然,还是以前的样子。
这是一首河边送客的诗。一、二句写南浦景物与自然风光。春色降临人间,大地一片青翠,配以石桥和朱红色宝塔,红绿相映,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图。三、四两句不仅景物鲜明,而且写得情意绵绵。在蒙蒙的雨天里,那千万条雨丝和低垂的柳枝,好象都在系舟留客。全诗清丽别致,意境优美,读来琅琅上口。
24 淮中晚泊犊头
(北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①淮中:淮河中部一带。泊:把船停靠岸边。犊头:淮河岸边一处渡口。②春阴:春季的阴云。垂野:低垂在原野上。 ③幽花:僻静地方的花儿,这里当泛指野花。明:明艳夺目。④古祠:古老的祠堂。⑤满川:整个河川。生:上涨。
这是一首写春晚淮上风光的小诗。一、二句侧重写景。阴云低垂,春雨欲来,原野一片碧绿,野花光艳耀眼,展开一幅自然优美的风光画面。三、四句景中寓情。晚泊小舟于古祠之下,于满川风雨中静观春潮升涨,这不仅反映了作者恬淡自然的生活情趣,也蕴含着诗人思潮起伏和某种不平静的心情。
25. 山房春事 [唐]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②,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山房:官僚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物。②梁困:在今河南省商丘东,是汉梁孝王刘武建造的。③极目:远望。④尽:完了。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诗。诗的一、二句写眼前梁园的荒芜,选取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个是远景一一极目之中的三两家;一个是近景——绕树低飞的归巢昏鸦。这一远一近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梁园的萧条冷落,静寂荒凉。三、四两句用人去园空,花开依旧,写出了梁园今昔的对比,含蓄地抒发了对安史之乱造成严重破坏的无限感慨。
26. 夜 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①,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更:旧时计时,一夜分五更。更深:夜深半人家:指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②阑干:横斜的样子,北斗阑干:说明夜色已深。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新透:初次透过。这句是说,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窗户传到了屋子。③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这首诗题作“夜月”,但诗人真正的用意既不是写夜,也是不写月,诗中所写的却是“春”,是生机勃勃的春意:斜月当空,夜深人静,一阵叽叽的虫声(入春以来的第一次)破窗而入,这仿佛使人感到“春”已扑面而来!后人说这首诗写得“春意盎然”,是十分中肯的。
27. 雨 晴 [唐]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蛱蝶飞来过墙去(1),却疑春色在邻家。
注:①蛱蝶:蝴蝶的一类,成虫赤黄色,幼虫灰黑色,身上长有很多刺。②却疑:反倒怀疑。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雨后的景象。如果是在暮春,花朵的凋谢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也许不会引起诗人的惊叹,但是,这里是“初见花间蕊”,说明还不到春意将阑的时候。在春事方兴之际,竟出现了也落花飞的现象,而由于花儿的被摧落,蛱蝶也纷纷飞过,不肯在此停留。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诗人的惋惜和对风雨的厌怨。
28.春 日 [北宋)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①一夕;一个晚上,一夜来的意思。轻雷:轻微的雷声。万丝:形容纷纷细雨。
②霁光:雨过转晴,阳光出现。浮瓦:映照在屋瓦上面。参差:交错的样子。
③芍药:花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大而美,供观赏,根可入药。含春泪:形容雨后水汪汪的花朵。
④无力:这里形容枝蔓柔软。蔷薇:一种蔓生灌木,开白色或淡红色花,味清香,果实可人药。卧:这里指花枝倒伏。
这首描写雨后庭院的小诗,构思新颖,遣词精巧。诗人着意刻画了雨后清晨,阳光闪耀,花木鲜妍,庭院呈现一派清新幽雅景象。诗人不是简单描绘芍药含雨、蔷薇委地的情景,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无知花木以栩栩生机,从而增强了诗的意趣。
29. 山中留客
[唐)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1),莫为轻阴便拟归(2)。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山光:山中的风光景色。物态:景物的姿态。弄春晖:指景物在春光中争妍。
②拟归:打算回家。
③入云:走进深山里去。因为大山深处多云雾,所以“入云”。沾衣:衣服被云雾打湿。
这首诗通过“留客”,写出了春天的“山光物态”;又通过写大山深处云雾缭绕,无雨“亦沾衣”,宛转地达到了“留客”的目的,构思可谓奇巧。“山光物态弄春晖”一句,更是写得含蓄凝炼,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充实那春晖之中山光物色的千姿百态。
30. 绝 句唐)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
注:①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②窗含:因为是从屋内往外看,所以景物好象是被窗口含着似的。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边。千秋雪:岷山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称“千秋雪”。 ③泊:停船靠岸。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地方。门前的船不一定都是去“东吴”的,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当时诗人想到那里去漫游。
谭老师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30首古诗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让爱更宽容 (七年级)
下一篇:
《阮籍之哭》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