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031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逍遥游》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

1.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

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谈论。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庄子及《庄子》。

  2.在诵读基础上,疏通、研习第一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使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节选)。(板书课题)

   2、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大家可能知道李白有一句诗:“大鹏一日腾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毛泽东主席有两句诗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都是化用了古代一位名人的文句。这位名人是谁,能有这样大的魅力,竟使诗仙李白、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都借鉴他?使历代文人如陶渊明、苏轼模仿他,连鲁迅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这人是谁?他就是庄子!前几句诗词就是化用了他《逍遥游》中的文句。《逍遥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逍遥游》。这一课是本单元最难的一课,希望同学们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一点。那么,我们从《逍遥游》中学习什么呢?

二、解题

  1.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山东曹县)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境贫困,曾向监河侯(官名)借粟而受到奚落,又以麻鞋布衣见魏王。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遭其拒绝,明确表示:“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霸,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2.背景材料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3.《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计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在战国时代的丰富和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给了后世以深刻、巨大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关于道的理论,为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他关于逍遥、齐物的论述是对世俗观念、日常意识的重大超越;他关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有助于人们破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为后世中国无神论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他关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学说具有反抗专制制度和等级压迫的进步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纠正自身的文化偏向,也具有很大价值。从文学价值方面来讲,《庄子》一书展现出来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为文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很精当的评论。至于书中主观、消极、无为的一面,我们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庄子的经历加以理解和批判。

   三、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展示庄子画像,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注意疑难字的读音以及断句和语气。

  2.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古代散文的韵味来。

  诵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的描述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鷃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既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3.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参照注解自己翻译,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展开全文阅读  出示投影: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北冥mínɡ 鲲kūn     抟扶摇而上tuán 坳堂āo

  蜩tiáo 莫之夭阏yāo 枪榆枋fānɡ 夜舂米chōnɡ

  (2)注意下列加粗词以及语句的意义

  ①怒而飞:振翅而奋飞。怒,通“努”,振奋的意思。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动风起,这大鹏鸟就借风力迁往南海。海运,指海的运动,海动必然风起涛涌。

  ③《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齐谐》,书名。志,记载。“……者……也”,表示判断的句式。

  ④“谐之言曰”五句:《齐谐》书上说:大鹏迁往南海时,初飞时以翅膀击起水花而上,高达三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九万里。它是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去的。

  ⑤“天之苍苍”三句:天色深青,难道是它的本色吗?它是高远而没有什么边际的吗?其,通“岂”。至极,穷尽。

  ⑥“且夫风之积也不厚”两句:水的聚积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且夫,承接连词,表示进一层议论。

  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夭阏:阻挡。

  ⑧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为,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

  ⑨三餐而反:反,通“返”。

  ⑩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之,此,这。何知,即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四、研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1.指定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生思考:

  问题①: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问题②: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问题③: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

  (解说:这三个问题较为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明确答案:

  问题①: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

  问题②: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问题③: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

  3.理清第一段思路

  ①学生齐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理思路,自由发表自己意见。

  ③教师点评本段思路:

  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如垂天之云”。这只鸟不止于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怜和可笑。

④师生共同归纳思路(板书)。

            

  4.根据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5.学生齐背第一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是第一段,而万物“有所待”是更好理解“逍遥”的基础,必须抓住意象特征,通彻理解。理清思路,是背诵课文的最佳途径。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自然段。

  2.预习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背诵。

  2.研习二、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情况

  1.学生分小组背诵,由另外小组订正。

  2.学生齐背第一段。

  3.学生听写疑难词语。

   二、学生自读、自译二、三自然段

  1.听读。听录音带,注意疑难字的读音、朗读过程中的断句以及语气。

  2.跟读。(要求:声音低点,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语气来)

  3.默读。参照注解自译二、三自然段,有疑难之处,随时质疑,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投影:

  (一)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小知不及大知zhì  朝菌zhāo    蟪蛄huì   穷发之北fà  斥yàn

  沮jǔ 数数然shuó 泠然línɡ 恶乎待哉wū

  (二)注意下列加粗词的用法以及句子的意思。

  ①小知不及大知:见识短浅的小智比不上见识深远的大智。知,即“智”,指智慧才能。

  ②奚以知其然: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奚以,即“以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然,代词,这样。

  ③穷发之北:草木不生的北极荒远之地。

  ④彼且奚适也:它将要到哪里去?“奚适”,即“适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⑤此小大之辩也: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辩,通“辨”,区别。

  ⑥而征一国: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而”,通“耐”,能。

  ⑦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世人都非议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非,非议。

  ⑧犹有未树也:树,名词用作动词,树立。

  ⑨旬有五日:“有”通“又”。

  ⑩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恶,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研习二、三自然段

  (一)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思考:

  (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些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

  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明了“小大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

板书:

                              

  (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对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质疑,也可予以反驳。

  教师点拨: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自《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故而,作者引“汤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明确:并非简单重复,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

  (二)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解说: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

  复述范例: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


展开余文
  3.问: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归纳如下:

  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

  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四、探究式阅读

   关于“至人”“神人”“圣人”的说法。

    课文补遗

“至人”“神人”“圣人”说法种种。

  说法之一:“至人”“神人”“圣人”境界不同。《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对此句的注释是:“至人无己:修养最高的人忘掉自我。神人无功:修养较高的人无意追求功业。圣人无名:有学问道德的人无意追求名声。”《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的注释为:“无己,无我。也就是忘掉一切外物,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庄子认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才算逍遥游。无功,不追求功。无名,不追求名。庄子认为‘至人’比‘神人’‘圣人’为高。”《先秦文学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80年)在注释《逍遥游》时也说:“第一句,‘至人’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能达到任天顺物、忘其自我(所谓‘无己’)的境界。第二句‘神人’,是庄子理想中修养仅次于‘至人’一等的人。……第三句,‘圣人’,本是儒家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而庄子却置于‘至人’‘神人’之下,作为第三等。”

  说法之二:“至人”“神人”“圣人”属同一境界。“《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见《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课文鉴赏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真正的逍遥游是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也就是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见《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古代散文中的一道异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神游宇宙忘记自身存在的‘至人’,无用无为抛弃功名利禄的‘神人’,隐姓埋名鄙夷是非荣辱的‘圣人’,才达到庄子推崇的‘逍遥游’之境。”(见《寓言·重言·卮言》,《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六期)

  说法之三:含糊其辞,闪烁不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课《逍遥游》的课下注解是:“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义相近。无己,无我,即忘掉一切。庄子认为达到此境界方是逍遥游。无功,无所为,故无功利。无名,不求声名。”“至人”“神人”“圣人”义相近,仿佛是说三者属同一境界。“无己”,庄子认为达到此境界方是逍遥游,那么,“无功”呢?“无名”呢?它们算不算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都不得而知。

  说法之四:如果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句话看做是运用了“互文”辞格,互文见义,参互理解,情形当会明朗得多。即“至人”“神人”“圣人”都一样,都“无己”“无功”“无名”。或曰,只要“无己”“无功”“无名”,就可以称作“至人”,也可以称作“神人”或者“圣人”。也就是说,无己、无功、无名,共同构成了庄子心目中最为理想的人格特征。庄子认为,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便进入了“无所待”的绝对自由之王国,即“逍遥游”。或曰,能够进入“逍遥游”,便会“无己”“无功”“无名”。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习二、三自然段,把握作者由对“有所待”的否定提出“无所待”的主张,进而通过浅显短文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难怪鲁迅先生会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那怎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庄子的“逍遥”其内涵指的又是什么?这种思想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讨。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找出文中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浅析《庄周家贫》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2.初探对“逍遥之游”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第1题,学生自由口述,作一般检查。

  第2题,抽一至两名同学简析,然后教师评价、归纳、明确:

  《庄周家贫》是一则寓言,既体现了《庄子》以寓言见长的特点,又体现了庄子散文的又一特色:写得幽默、辛辣,表现了很高的讽刺艺术手腕。

   二、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1.学生根据自己找出的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简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解说:可以给学生作一些提示,如从比喻时选材的特点、夸张、拟人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去分析,以避免学生无从下手)

  2.学生分小组交流看法,统一意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分析情况。

  3.教师点拨

  ①看奇特的描写

  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造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蜩与学鸠、斥的两则寓言故事,庄子则以拟人手法,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一方面说明小虫小鸟局限于自己促狭的活动天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和大鹏一样,也是自得其乐适性逍遥的。这几则寓言故事,善于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了神奇莫测、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象。

  ②探大胆的构思

  文中的想象不仅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更主要的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那“以11千岁为春,11千岁为秋”的大椿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事物、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在庄子的笔下,鱼可以化而为鸟,冲天飞起;鸟可以自视甚高,互相嘲笑;人可以有俗人、至人、神人、圣人之分,他所想象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又有谁能创造得出呢?那种境界的人格化、具体化,使人明知其假,宁信其真。庄子随心所欲想象出的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言而喻。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德、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己”“无功”“无名”。

  ③析隐蔽的情感

  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对人世间的绝望,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

  4.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

①借用寓言说理,生动透彻。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②想象奇特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③构思大胆奇妙,叹为观止。

   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初探对“逍遥之游”的理解

  1.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①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

  ②教师在学生意见的表述后,加以深化。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展开余文
  2.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①学生可以根据前面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从大鹏形象的探求中得到点启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评析:

  “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①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a.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b.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唯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②析“逍遥”之层次。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它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四、德育渗透

  提问: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

  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小大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课文总结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真可谓妙笔纵横,别具一格,无愧鲁迅先生“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评价。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就文章的艺术特色中的某一点,写一篇300~400字的鉴赏片断。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翻译下面两段文字。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地,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参考答案: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可以,我将要征收租税,等收下后,我借给你三百金,你看好不好?”

  庄周听到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昨天上你这里来,听见有在路中间呼喊的声音。我回头去看,原来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喊。我问它道:‘鲋鱼,来吧!您是干什么的?”它回答道:‘我呀,是东海的居民。(今天不幸,落到这步田地)您或许有一升半斗的水,可以救活我,使我活命吧?’我说:‘可以,我将要向南去游说吴越的君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可以吗?’鲋鱼听了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我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你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吧!’”

  2.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着在泥水里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1.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庄子〉导读》谢祥皓著 巴蜀书社)

  2.《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二、课文析读

谈《逍遥游》的主旨

秦松鹤

  《逍遥游》的主旨,历来理解不一。晋时向秀与郭象的注释是:“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认为大鹏与雀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逍遥的。按照以上的观点,欲望得到满足,快意于一时,就可以算是逍遥了。东晋支道林却认为:“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而“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都不算逍遥。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才是“至足”,是绝对的满足,真正的逍遥。(均见《庄子集释》郭庆藩注)王仲认为:“逍遥游,是指的明道者——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后所具有的最高精神境界。”(《庄子·逍遥游》新探)现在看来,不管《逍遥游》的“取象”多么离奇怪诞,根本思想却不过是要在乱世之中求得逍遥。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即秉承天地的正道,把握六气的变化,在无穷无尽中遨游。简而言之,以道为体,任物自然,就是逍遥游。这种游,没有局限,无须凭依,是彻底地自由。当然,其所追求的“逍遥”,在人间世里事实上是不可能有的,只能设想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只是一种想要摆脱现实的幻想。因此,庄子进一步臆造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典型。所谓“无己”,指没有偏执的我见,即去除自我中心,让自己的精神,从功名束缚的小我中解脱出来,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可见,“无己”是庄子心中最理想的境界。是其去智去欲认识观的集中反映;“无功”则反映了庄子“无为”的政治观;“无名”主要反映了庄子“独善其身”的人生观。文章的第二部分(课文未选)便借“尧让天下于许由”写去名无功,借“肩吾问于连叔”写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篇末借惠施与庄子的对话,说到“用大”与“无用之用”的意义,实际上都是对“逍遥游”主旨的具体阐述。

  这种摆脱现实的幻想是产生于对于现实的否定。庄子生在战国中期,激烈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庄子极为不满。《庄子》一书中,随处可见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例如《人间世》说:“当今之时,仅免刑焉。”《在宥》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在《胠箧》中庄子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些都是相当深刻的见解。所以,在《逍遥游》中,庄子否定对现实的一切作为。对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很看不起的,对于“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是很不以为然的;对于“小知”和“大知”,“小年”和“大年”,也都认为不值得一辩。总之,对于当年的社会,可以说是看透了一切,也否定了一切。于是就一切不为,只以养生免害为事。文章所肯定的,是那“无用”的“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这就是庄子处世为人的根本态度。

  生活中的庄子也的确是对现实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虽然他住的是“穷闾陋巷”,瘦得“槁项黄馘”,“困窘”到了只得靠“织屦”来维持生计,但仍鄙薄富贵,粪土功名。《史记》载楚威王邀庄子为相,庄子却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表示了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逍遥游》“尧让天下与许由”一节,就有这种现实生活的影子。凭着现实的经验,庄子认为所谓“治天下”,其实乃是出于贪心,而所谓“让天下”,其实也是为了沽名。这一看法,显然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他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实在也是愤激之言。

  现实如此黑暗,人生也就毫无意义,《庄子》一书中也就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绪。他觉得“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但人们都为功名而争斗,有的“行名失己”,有的“亡身不真”,都成了“役人之役”——奴隶的奴隶。这样的人生只是一场梦,而且是一场噩梦,甚至“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大宗师》),有时还设想髑髅也不愿复活。人生如此一钱不值,那么,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等等之间也就没有了差别,只好闭着眼睛一切不管,芒乎昧乎,恍兮惚兮,以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游戏人间。这本来是悲愤的极端,然而却成了油滑的开始,所谓的“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人间世》)说穿了,就是油滑顺世的人生哲学。《逍遥游》篇末所赞誉的“无用之用”,实际就是“无用”于社会,“大用”于个人;也就是达到了消极避世、保全性命的“大用”了。

  在庄子看来,大鹏高举九万里、斥翱翔蓬蒿之间、人之知效一官,列子免乎行都是“有所待”,都不是真正的“逍遥游”。但如何达到“无待”,《逍遥游》中并没有正面回答,而在《人间世》《大宗师》中庄子以所谓的“心斋”“坐忘”“守宗”等一套玄之又玄的内心功夫予以说明。这里的“道”就是“乘天地之正”的“正”。在庄子看来,“道”是“先天地生”,无始无终,实有而无形,自然而永恒。顺应“道”和“道”合为一体,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人生的苦恼、无聊都可得到解脱。道是无穷无尽、不生不灭的。这样的我是多么地自由呀,多么地长寿呀。所以,《逍遥游》中的彭祖、大椿、冥灵显得是多么地可怜和微不足道。达到了“乘天地之正”,也就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原来,看似神奇怪诞、高深莫测的人生追求,其实不过是庄子为解决客观现实与主观情志的矛盾而特意描绘的心灵幻影罢了。

  《逍遥游》第二部分里,庄子描绘了得道“神人”的形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内。”这样一个超然于现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神人,若干年后竟然成了方士口中能为帝王取“不死之药”的神仙了,这样的堕落,恐怕是愤世的庄子所始料不及的吧。更为甚者,庄子的恬淡无为,也被盗窃成了两千多年来统治阶层的武器。上级统治者用以御下,使天下人丧失了悲愤抗命的雄心;下级统治者用以自卫,使自己得到了持盈保泰的实惠,庄子思想中超然于世的一面,大多摆脱不了如此的命运。

  庄子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郭沫若曾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庄子认为道生万物,而万物之中,唯有未受人世污染的自然,最能体现道的本质与真美。人只有以我之自然,去面对山水之自然,才能进入物道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这种观念,在魏晋时期甚至成为品评人物高下的一项重要标准。皈依自然也成为历代文人理想中的人生境界。更为可贵的是,庄子思想中叛逆愤世的一面,成为后世文人抗争现实的强大的精神武器。李白傲睨权贵,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粪土荣华富贵,“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为北流”(《江上吟》)。这些都可看出庄子思想的影子。庄子思想中尊重个性,强调个人自由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庄子的消极避世、胆怯退缩也成为后世文人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温床。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12期)

  三、类文荐读

匠石之①齐

《庄子》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②,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③,以为柱则蠹④。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⑤。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⑥得之,为予大用。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⑦,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⑧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⑨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⑩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注:①匠石:匠,木匠;石,其名。之:往。②絜(xié):用手臂匝量。百围:“围”指五寸或一尺,“百围”即五丈或十丈。③液:流脂液。“”即松心,多脂。④蠹(dù):虫蛀。⑤泄:散失,被抛弃。⑥乃今:直到今日。“乃”言其得之难也。⑦而:你。⑧诊:通“畛”,告,诉说。⑨诟厉:辱骂、嫌弃。⑩翦:斩除。

  阅读提示:以无用为大用,是庄周处世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栎社树,商丘之大木,“支离疏者”,均以“无用”而全其天年。此段文字借栎社见梦之语,较充分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选自《〈庄子〉导读》谢祥皓著 巴蜀书社)

   四、鉴赏方略

  戏剧的阅读与鉴赏之九:话剧与戏曲

  话剧在欧美各国统称为戏剧,传入我国后,为了同我国传统的表演艺术——戏曲进行区别,特称之为话剧,话剧是说话的艺术,以说话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和我国传统戏曲有异也有同。

  首先,从它们的发展来看,两者既相似,又有着不同,西方戏剧的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伟大的希腊人民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戏剧艺术,并且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戏剧诗人和戏剧理论家,它同样也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劳动,和古老的宗教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虽然它的发端要比中国戏曲晚一些,但它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古希腊戏剧的形成和成熟却要比中国古老的戏曲早约1600年。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是一步步在综合其他艺术的特点上逐步提高和完善的,它的成熟同样也离不开统治者的提倡、文学作家的参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但西方戏剧诞生的同时,也出现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这为它的繁荣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结构上,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大同小异,西方戏剧一般分幕,幕中有场,中国戏曲则分为“折”和“出”。话剧有过场,戏曲有楔子,基本过程都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不过,西方戏剧较中国戏曲简洁明了,一般没有前面的敷演剧情,而是直接入戏。

  话剧艺术的表演重在说话和动作,以写实为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布景的使用力求逼真,道具也必须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生活,演员在表演时,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无论是刻画人物,展示剧情,还是表达主题,都要靠剧中人说话来完成。所以,话剧的语言更接近于生活,而中国戏曲对于布景的设置则不作更具体的要求,常常是一桌一椅,至于各种效果的演示,则全靠演员的虚拟动作来进行。程砚秋先生曾在闷热的夏日演出《六月雪》,朔风起时,则全身颤抖,而脸上却不见一粒汗珠。至于人物性格的完成,主题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唱词加动作,包括虚拟、夸张的脸谱、服装来体现。例如屋子的设置,话剧则要在舞台上用布景做成屋子的形状,摆上床、桌、椅等实景,而中国戏曲舞台上则空无一物,开门、关门、躺、卧、吃、睡等都是用虚拟动作来体现。但是,话剧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戏曲共同发展,自然也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话剧也汲取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些虚拟动作,来增强对人物的刻画,中国戏曲也吸收其布景的艺术,增强了直观性。话剧也引入了唱词,用歌唱的形式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关汉卿》中的“双飞蝶”。戏曲艺术也吸收其说话艺术,对道白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更接近于生活,尤其是现代戏,则不再使标志性的化妆和脸谱、固定的服装来夸张人物的性格,更进一步地贴近生活。

  总之,随着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两者将会取长补短、互相吸收、加强融合,为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繁荣进行共同的努力。

  五、高考真题

  2003年全国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参考答案:

  11.C 12.C 13.B 14.C 15.B

  16.(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文朝晖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逍遥游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如何激发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论文
下一篇:2012重庆市高考满分作文(之三)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