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491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文言知识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重点实词虚词



  1.爱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喜欢)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赋》(爱护)

    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说赵太后》(怜爱)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吝啬)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通“蔓”,隐蔽)

  2.安

    君者,知人安民(安抚)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安享,感到舒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安稳,安定)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怎么)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勾践灭吴》(怎么,哪里)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稳)

    项王日:“沛公安在?《鸿门宴》(哪里)

3.兵

  可汗大点兵《木兰辞》(军队)

  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勒兵,下令军中《信陵君窃符救赵》(军队)

 4.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朝代)

  期年不听朝(朝政)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早晨)

  能滂议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朝见)

5.除

    洒扫庭除《朱子家书》(台阶)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整理)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任命官职)

 6.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别,辞别)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告别,辞别)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言辞,文辞)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托辞,说辞)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告别)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托词,辩解之辞)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古代一种文体) 

7.殆

    骊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大概,恐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通“怠”,懈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几乎,近乎)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危险)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任安书》(大概,恐怕)

  8.当

    当窗理云鬓《木兰辞》(对着,向着)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抵挡,抵御)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抵挡,抵御)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两者相抵)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过秦论》(方,值)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方,值)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阻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在……时候)

   9.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路)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方法、途径)

      伐无道,诛暴秦《鸿门宴》(道义)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志向)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说)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道理)    


展开全文阅读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道路)

10.发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头发)

  外有逆藩,内有奸相,好叫人发指也。(头发直竖)

  百发百中。(把箭射出去)

  六军不发无奈何。(出发,派遣)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射出,放出)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传》(展开,打开)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调发)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发芽,开放)

11.鼓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一种打击乐器)

  伯乐鼓琴而六马仰秣。(敲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击鼓指挥,进军)

  欲行船者,五鼓初起.(击鼓报时)

12、故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旧,原样)

    过故人庄(旧,朋友)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缘故,原因)  

    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特意)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游褒禅山记》(缘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连词,因此)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原来,本来)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因此)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因此)

13.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巩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坚决,一直)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本来)

    少年固强之《促织》(坚决,一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本来)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坚固)

    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仍然)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本来)

    君子固穷《论语》(坚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

  14.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

    裘马过世家焉《促织》(超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犯过错)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责备)

    过故人庄(拜访)

  15.假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战国策》(非正式,代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凭借,借助)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给)

  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宽容)

  16.间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之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中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又问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

  侯生乃屏人间语日《信陵君窃符救赵》(偷偷地)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抄小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夹杂)

17.就

    持就火炀之《活板》(靠近)

    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上)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就任,赴任)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就)

    瞬息可就《活板》(完成)

 18.举

    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举起)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举出,列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举行,施行)

    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举荐)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攻占)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全)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尽)

19.绝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

  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以为妙绝《口技》(极,最)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隔绝难通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

  抢呼欲绝《促织》(绝命)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20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名字,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有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段。《促织》(著名的,闻明的)

21.穷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困难)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穷困)

  穷则独善其身《孟子》(不得志,不显贵)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孙子吴起列传》(穷尽)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穷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使……穷尽)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用尽)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游》(尽)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祭十二郎文》(完,结束)

  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处境困难)

  22.胜

    其(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战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住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禁得住)

    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尽,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胜过,超过)


展开余文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心论》(胜利)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檐,亦遂增胜《项脊轩志》(美)

23.使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唤)

  若他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派,让)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出使)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命令,叫)

    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列传》(出使)

   24.书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书信)

    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书经》)

    乃丹书帛日“陈胜王”《陈涉世家》(写)

    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字条)

    昼断狱,夜理书《汉书·刑法志》(文书)

    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书籍)

25.属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类)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前赤壁赋》(酌,劝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是,属于)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连接)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归属,隶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起草,草拟)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跟随)

26.通

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通达)

遇泥泞,道不通 《赤壁之战》(通行,通过)

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沟通)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精通,通晓)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涉世家》(通报,传达)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通畅,顺利)

中通外直《爱莲说》(贯通,顺畅)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遍,次)

27、恶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

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那)

28、 谢

阿母谢某人(推迟,谢绝)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道歉,认错)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及花之既谢(凋落)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虚词

一、而

    1、连词

    ①并列,表示两种事物或动作的平行关系,可以译为“又”或不译。

    泉响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承接,表示两个动作的连续性,可以译为“接着”“于是”“就”或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⑧递进,表示又进一层,可以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④转折,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可以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苏轼《石钟山记》)

    ⑤假设,可以译为“假如”“如果”。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因果,可以翻译为“因而”“因此”“所以”。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苏轼《石钟山记》)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龚自珍《病梅馆记》)

    ⑦修饰,连接状语和谓语,可译为“地”或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柳宗元《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二、夫

1 代词

 (1)表近指。相当于“这”“此”。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近》

 (2)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 助词

 (1)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问说》

 (2)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了”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三、盖

1 名词

  (1)车盖;日出处大如车盖。( 〈〈两小儿辩日〉〉  )

  (2)器物的盖子;器则执盖。(〈〈礼记。少仪〉〉)

2副词

  (1)大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3连词

  (1)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盖将其自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前赤壁赋〉〉)

  (2)原来是;盖一癞蛤蟆也。 (〈〈幼时记趣〉〉)

4动词

  (1遮蔽;掩盖;枝枝相覆盖

  (2)超过,压倒;力拔山兮气盖世。( 〈〈史记。项羽本纪〉〉 )

  四、乎    

    1.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赋》)

②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④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介词。

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五、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六、是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赤壁之战》(表判断)

是己而非人,俗之通病。《问说》(以……为是   认为……正确)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正确)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这 这个 这样)

     唯利是图。(与唯构成“唯……是”结构  是表宾语前置))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师说》(复合词,是故 ,是以;因此,所以)


展开余文
七、所

1.用作助词。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八、为

1.动词。

①做。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②成为。如:“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③担任。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④是,算是。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⑤通“谓”。可译为“说”。如:“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

①表被动。如:“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②给,替。如:“庖丁为文惠王解牛。”(《庖丁解牛》)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③向,对。如:“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④因为。如:“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九、焉

1.语气助词。

①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②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如:万钟于我何加蕉(《鱼我所欲也》)

③“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如: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使皇武子辞焉(《左传》)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如: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殽之战》

十、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众日:“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以

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起提宾作用,“把”,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 或省去。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十二、矣

1、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以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以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事急而不断,或之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赞颂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十三、与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①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②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四、哉

   1 语气助词

   (1)表示感叹语气的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疑问语气的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3)表示反问语气的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传》

十五、 则

(—)连词

1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1)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斗厄酒。(《鸿门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石钟山记》)

(4)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并矣。( 〈〈扑蛇者说〉〉 )

3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

(2)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有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矣。( 〈〈师说〉〉 )

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促织〉〉 )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 )

  5表示 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徒尔( 〈〈捕蛇者说〉〉 )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勾践灭吴〉〉 )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

2表示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愿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之战〉〉 )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1),〈〈论语〉〉六则

2 准则,法则

(1)一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1)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1)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窦娥冤〉〉 ) 

{则则}赞叹的声音

(1)连呼则则

十六、者

1.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2.“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用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3.“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十八、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鞣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②批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古代文化常识

1.关于古诗与星宿。 

    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见于《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更定:见于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3.关于古诗文与节日

    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4.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135)。在中国历史上,清 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 “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史称‘‘开元盛世”。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 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秸、宝祜、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5.关于古人的名和字

    古人自称时称名,如:1·“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籍”,项羽名)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3.‘‘山中人王维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古人称呼他人时称字,如:1·“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班固《苏武传》,李陵称苏武的字)

  2·“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李商隐《李贺小传》,李商隐称李贺的字)3.。·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孙权称鲁肃的字)    ’‘

    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It.,,。c仆,等;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体之狐称烛之武就直呼其名,《师说》中韩愈称李蟠也直称“李氏子蟠”。

    6·关于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

    班固,字孟坚:“孟”表示排行第一,“坚’:与‘‘固”同义。

    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

    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超出之意,‘‘退’’为约束退守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

    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

    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

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    

 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 字 ,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如务内观”之意。

姜夔,字尧章: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乐章”之意。

 7.关于古诗文与名和字    

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一语。    

    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端居耻圣明”一句。

    清代的张孟词,字腾蛟:出自王勃《滕王闰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一语。

    清代的奚疑,字子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语。    

    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一语。

8.关于古代社会出使的礼仪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斋戒(洁身清心,以示虔诚)、递上国书。

    《苏武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持节、带礼物。

 9.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季氏将伐颛臾》:如果一个人所辅佐的大夫有非正义的军事行动,自己也要负其责任;君子不能心口不一,言行相背离;实行仁德教化可以遏止甚至战胜武力侵略。

10.关于中国古代的“养老”思想 。这种思想,在《寡人之于国也》一课中有所体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孟子反复阐述的观点,表现了他推行仁政、以儒家的仁爱思想治天下的社会理想。

1.我国古代常以“阴…‘阳”构成地名,这种命名法的指示作用

这种命名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地理命名中的一个很普遍的规律,即以“山”或“水”为坐标来标识地名。在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就取名‘‘阳”;在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就取名为“阴”。用这种命名法保留下来的地名很多沿用至今。如“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辽阳”在辽水的北面,“江阴”在长江的南面,‘‘淮阴’’在淮河的南面等(命名之初至少如此)。

    2.对古代避讳问题的认识

古代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反映了我们民族崇尚礼仪的精神。但是,避讳不能走向极端,走向极端就适得其反,变得可笑或者可恶了,如同钱良臣之子闹出的笑话一样。孔子的母亲名颜徵在,他在说话时都不避讳徵在,二字,如他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论语·八佾》,说“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他只是不同时称“徵在’’而已,这样的避讳还是比较可取的。到了后世,避讳之风愈演愈烈。唐朝的李贺因为父亲名晋肃,与‘‘进士’’音近,迫于世俗的压力,终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无缘仕途,英年早逝,韩愈愤然为其作《讳辩》一文以鸣不平。这样的“避讳”真是害人不浅。在现代社会,对父母名字的避讳也还是我们遵循的一条道德习惯,但也不能走极端,比如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该称名的时候就要称名。关于这一点,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关于谥号的常识

谥号是周代才有的。这是给贵族上层人物,如天子、诸侯、卿大夫等死后起的一个带有盖棺论定性质的称号。《逸周书·谥法解》是这样解释谥号的: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这说得非常清楚。你行为高,功绩大,就给你一个伟大的称号;行为平常,功绩不突出,就给你一个一般性的称号。行为虽由你,但谥号却由人。所以秦始皇一登上皇帝宝座,为了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便迫不及待地下诏书说:朕闻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史记·秦始皇本纪》)秦被推翻之后,汉王朝不知是否为了同“暴秦”有别,故意反其道而行,又恢复了谥法,从此谥法一直延续到清。下面分几个问题加以介绍。

定谥号是依据传说为周公旦制定的《谥法》进行的。这部《谥法》就是《逸周书》中的《谥法解》。

唐代张守节作《史记正义》时,把它抄录下来,附在了后边,仍袭用《逸周书》中的名称。现附于《史记》的后边。自东汉刘熙以来,注解《谥法》的有六家。因为各家所据的本子不同,加上历代传抄讹错,条目、文字、次序都互有出入。宋代苏洵奉皇帝之命,重新编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取刘熙等六家《谥法》,删定考证,除其糅杂,凡所取者一百六十八谥三百十一条,新改者二十三谥,新补者十七条,又有七法八类,于旧文多所刊正。

 这部《谥法》就是历代定谥号的“宪法”。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褒扬,贬斥,怜悯。我们各举数例如下(据《史记》所附者):

    褒扬类    贬斥类    怜悯类

    民无能名日神    外内从乱日荒    早孤短折日哀

    靖民则法日皇    好乐怠政曰荒    恭仁短折日哀

    德象天地日帝    不勤成名日灵    年中早天日悼

    扬善赋简日圣    好祭鬼怪日灵    在国遭忧日愍

    敬宾厚礼日圣    杀戮无辜日厉    祸乱方作日愍

    照临四方日明    好变动民日躁    慈仁短折日怀

    谮(z6n)诉不行日明    不悔前过日戾

    经天纬地日文    怙威肆行日丑

    道德博闻日文    壅遏不通日幽

    学勤好问日文    动祭乱常日幽

    慈惠爱民日文    好内远礼日炀

    刚强直理日武    去礼远众日炀

    威强敌德日武    名与实爽日缪

    克定祸乱日武

    《谥法》的内容,大致如上。看来并不复杂,但如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是否能恰如其分,能否做到“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却也并不容易。

中国古代的纪日和纪时

 上古时代纪日,不是像现在这样,以初一、初二、初三……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一、二十 二、二十三……的顺序纪日,这是稍后才使用的方法。最早是用天干纪日,如夏代后期几个帝王使用“孔甲”“胤甲”“履癸”等名号,即可为证。殷代已使用干支配合纪日法。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殷墟 甲骨文中,有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牛胛骨,上面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很可能就是当时为计算日数所使用的干支表。据考证,春秋时期第一次日食发生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现经科学推算,这个日期是准确的。而从那以后,各代史书都使用干支纪日法,一直延续下来,没有间断。而民间则主要使用顺序纪日法。

 近人还有使用韵目纪日法的。取平水韵之106韵目依次分别代表一个月中的某一天,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等。一般多用于电报,如1927年5月21 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因为21日的韵目代日是“马”字。所以人们称这次事变为“马日事变”。

要知道古书上所记干支之日是农历该月的第几日,相当于阳历的几月几日,可查陈垣编的《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年修订本)和薛仲三、欧阳颐编的《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前者以中历为主体,后者以西历为主体,均可互相换算。

古人对日期先后的概念相当明确。今日称今,昨日称昨,明日称翌(yi)日,明早称诘朝,三天前的日子称前日,过去的日子称昔、昔者、曩者,三天后的日子称后日,一旬以外的日子称为来日。

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日子作出特殊规定,称为节日,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活动。如:元旦——正月初一,又叫元日,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多集中在这一天,一向极为隆重,叫做过年,

现在叫春节。从五代起有贴春联的习俗。还有贴门画(神荼、郁垒或秦叔宝、尉迟恭像)、贴年画、放鞭炮、舞龙、舞狮等风俗。人日——正月初七,据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二日为狗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 日,六日为马日,七日为人日。

上元——正月十五日,又叫元宵节、灯节,民间多张灯为戏,举行灯会、花会、灯谜会。据始于汉代,而盛于隋唐以后。

社日——立春后之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为农家祭社(土神)祈年之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花朝——二月十二日,据说是百花生日。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民间禁火三日,据说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之推。

清明——即24节气中之清明日,古人往往要祭祖、扫墓,至今某些地区仍然如此。

上巳——三月三Et,人们多至郊外春游,水边宴饮,以祓除不祥,叫做踏青。

浴佛节——四月八日,据说是释迦牟尼的生日,各寺庙皆有盛大佛事活动。

 端午——五月五日,又叫端阳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船,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或伍子胥。还有门前挂菖蒲、白艾,洒饮雄黄酒,襟前挂衣香粉荷包等习俗,据说可以避瘟疫。

 伏日——一般约指初伏第一天,农家要歇伏避暑,举行酒宴。

七夕——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妇女结彩缕向月穿七孔针,穿过者为得巧,据说始于汉时。

    中元——七月十五日,迷信的人认为是鬼节,佛家于是日举行盂兰盆会,源于目连救母传说。“盂兰盆”是天竺语,是解民倒悬之意。

 中秋——八月十五日,月明而圆,潮水最大,是赏月和观潮的盛大节日。有祭月、吃月饼、吃团圆饭,供兔儿爷等民间习俗。    

 重阳——九月九日,又称重九,人们带茱萸囊,登高山,饮菊花酒,以避邪气。始于战国,.而盛于南北朝和唐宋。    

 冬至——即24节气中的冬至之日,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所以也当作重要节日之一。

 腊日——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要祭祀百神。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简称腊八,民间至今尚有喝腊八粥的习惯;又是“佛成道日”,据说释迦牟尼于是日得道成佛。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做岁除,要吃丰盛的“年夜饭”。其夜叫除夕,俗称大年夜,儿童有守岁不睡以迎接新年的习俗。

古代关于一日之内的时间划分,相当细致,名称很多。

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划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天将亮时为昧旦、昧爽,天已亮时为平旦、平朔,日出时为旦、早朝、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极,民间叫正午、中午,将近日中时为隅中,太阳西斜时为日昃、昃,日将落时为日曛、日入、日夕、暮,日落之后为黄昏、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夜晚叫宵或夕,半夜称为子夜,意即夜半子时。

古人多一日两餐,早饭叫朝食,又叫饔(音涌),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约上午9点左右,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通早)食;晚饭叫飧(音孙),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约下午四点左右)这段时问叫哺(或铺)时。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一晚上11—1点,丑时一1—3点,寅时一3—5点,卯时一5—7点,辰时一7—9点,巳时一9—11点,午时一11一午后1点,未时一午后1—3点,申时一午后3—5点,酉时一午后5—7点,戌时===晚上7—9点,亥时===晚上9—11点。后来又将一个时辰分为初、正,如子初即等于晚上11点,子正即等于晚上12点。这样就和现在的24小时制大体对应起来了。所谓“小时”,也就是古代半个时辰的意思。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段,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后来又称五更、五鼓,每更约两小时。夜间报更要击鼓,称为更鼓。二更半为半夜,五更将近天明。

 古人最初将一昼夜分为100刻,后因100刻与12时辰不相合,乃改为96刻,平均每个时辰8刻,与现代每小时4刻正好相合。

 古人最早以日晷(音轨)测时。设一圆盘,斜面朝西,正中立一时针(称为表),沿盘周分别划出12时辰和96刻度,有如今之钟表表盘,依太阳照射时针产生的阴影所在位置来确定时刻。今故宫及北京天文馆均有日晷实物陈列。

   从周代起,已使用漏壶计时器。上置漏水壶,下置承水箱,箱中有一条插着竹箭的小船,箭杆上刻有时辰刻度。漏壶中的水定量均匀地向下滴漏,承水箱中水位逐渐升高,箭杆随着逐步上升,到一定时刻,即显示出一定刻度。漏壶最初只有一个,后来发展到两个,甚至四五个成套使用。后世多用铜制,故习惯称“铜壶滴漏”。故宫中和殿曾有漏壶计时器实物陈列。

 汉代以后,中国计时器不断发展。东汉张衡制造一种活动日历,叫做“瑞乾萁荚”,从每月初一起,每日转出一片木板,到地平线上,15日则出现15片,然后每天转入1片,到月底落完为止。隋代已有钟车、漏车、鼓车,是可以移动的报时器。唐代梁令瓒制作了水力推动的“水运浑天铜仪”,其中包括计时器,每刻有一木人自动击鼓,每时辰有一木人自动敲钟。宋以后越来越精巧,韩公廉设计的“水运仪象台”,其中已具有相当于现代钟表的关键部件“擒纵器”。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所制“大明殿灯漏”,更为复杂,自动化程度更高。明末清初,西方以发条为动力的机械钟表制造法传人中国,从此计时器进入了新的时代。

 

古月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文言知识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标点符号(二)备课资料(人教版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