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26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理解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3、熟读课文,品味文章使用修辞描写的语言美、形象美 

技能目标: 

1、 学习散文描写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3、学习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4、领会写作技巧,训练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1、感悟景物美,口味语言美

2、能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3、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重点:学习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2、难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苦闷矛盾的心理;通过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很自信地说过: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大家相信吗?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荷塘月色》,看他是如何从荷塘、月色这些寻常的事物中创造出“惊异”之美的。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代表作:长诗《毁灭》,诗集《雪潮》(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三)整体感知: 

(播放朗读录音,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 

同学们闭上眼睛去欣赏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复述下来,并确定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  

(2)在各部分中划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思考这些 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播放录音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重、难点字词,录音完后 引导同学一起解决。) 

刚才大家带着我的问题一起欣赏完了本篇课文的优美富有感情的朗读,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文中重点的字词。 

1、字音梳理 

小煤屑路 幽僻  蓊蓊郁郁  独处的妙处  弥望  袅娜  霎时  脉脉的流水  梵婀玲  乍看

媛女  鹢首徐回  纤腰束素    敛裾    

 2、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问题。 (同学回答,教师总结)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我们的复述以及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文章中句子)概括后为 :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    回家门  (1段)   (2~3段)      (4~6段)     (7~10段) (板书   圆形)

3、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二个问题,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知道在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写景大都是为了抒情,作者往往表达思想感情不采用直白浅露的方式,说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啦”“我的心情怎么样啦”而总是借助于形象,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抒情,或缘事抒情等等,这些文章中情感是文章的内质和灵魂。境是情境,物是情物,景是情景,事是情事,一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打上了情感的烙印,作品以此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样的文章其实重点还要是放在分析作者的情感上。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的任务也不能脱离这个重点,接下来我们就来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在听朗读之前我给大家布置的第二个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思考了,现在我们来结合我们刚才划分的层次讨论一下:  

⑴ 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并找个别学生回答  

  ①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③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⑵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讲解:  

① 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 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这就要结合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来解释了:  


展开全文阅读
[资料]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 ,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② 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③  句“且”字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是什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出了它的意思,其实“且”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  

④ 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⑤ 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  

⑥ 句大家要注意的是“到底”二字,“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 

总结: 

刚才给同学们分析的是一些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它在不同的部分中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与他的行踪之见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并找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出家门”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②③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都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宁静的渴望,可以说是求宁静。那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文中来看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第四句,作者对一切的热闹已经置身事外了,最后不免发出“我什么都没有”的感慨,可以说作者找到了宁静,是在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又失宁静,第五句和第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作者已经是回到了现实,对那片刻宁静已经无福消受了。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①)  (②③)  (④)  (⑤⑥)  

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的行踪路线呈一个圆形,可以说它是作者的空间之圆;同时他的情感变化也呈一个圆,它是作者的心理之圆,那么无论从这两者的哪一者来看作者最后的位置都回到了原位,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作者最终能找到他的宁静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会。 因为作者又回到了原点。 

结语 

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第二课时: 

(一)分段赏析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的看了一下《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那下面我们这节课我们就一块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荷塘月色图,欣赏作者笔下的美景。

那下面有请一位同学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4~6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三个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几幅景色图,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很好,朗读的很有感情。那下面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组织答案…… 

1、月色无形,很难摹写,朱自清怎样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画山精神画不出,以云岚衬之。如果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结合起来,既正面描写月色,又描写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开联想,用贴切的比喻形容,无疑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词语特别有表现力?

月色下的荷塘 (顺序:由远及近,自上而下) 

分别写了:

荷叶——舞女的裙           舒然展放,有动感美(比喻)

荷花——明珠,星星,美人   晶莹剔透  忽隐忽现    纤尘不染   (拟人  比喻)

荷香——飘渺的歌声         若有若无  清淡飘逸(通感)

荷波——凝碧的波痕         脉脉(拟人)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同学发言) 

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小结:这段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将月下的荷塘之景描蓦得是如此的恬静柔美。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有形,还有情,又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给我们以多重的立体的享受。下面让我们再来齐读一下,感悟其中的美景吧。 

2、赏析第五段: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什么景?选用了哪些动词来写景?你比较欣赏哪个词?为什么? 

先让学生标划动词,思考它们的表达效果,并和同位讨论交流。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如流水泻在叶子上——流动之美—淡素朦胧 


展开余文
月影——像画在荷叶上—倩影之美——参差斑驳 

① 泻: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 

如果换成“照”,效果怎么样? 

照:如实写,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

这样一比较,我们发现,还是“泻”字用得好,同时我们学会了一种品味鉴赏语言的方法——比较法,也叫替换法。 

②浮:以动景写静景,写出雾的清淡轻飘之美(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浮起来) 

一个水汽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 

换成“升”好不好? 

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③洗:写出月光下荷叶荷花的素淡。 

④笼:“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笼”字突出雾的轻、薄、透,写出了荷花的清淡朦胧之美。 

⑤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妙哉,塘上的月色!荷香幽幽中,我真想温一壶月光下酒。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再让学生齐读第五段。 

这两段写荷塘之景,景物是淡淡的美,如: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 这和作者的心情有关,作者因为心中不宁静,只能是淡淡的喜悦。 

3、下面来看一下第六自然段,这又是一幅什么图? 

荷塘四周月色图 

这段重点在于写树 

树—树色、树资、树梢 

远山——隐隐约约 

小路灯——没精打采 

蝉声蛙声——热热闹闹 

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总结: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4、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自己认为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句子呢?

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上文,并不均匀是指什么?这一句通感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是指灌木的树影浓密巨大,杨柳树影的稀疏修长。“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二)修辞 

通读全文,不难看出,文章多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下面老师给大家找出两句

话,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提示:从感觉入手) 

1、“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凑着的名曲。” 

①、 清香(嗅觉)——歌声(听觉)    两者是相通的,即时新时续,隐隐约约 

②、 光影(视觉)——名曲(听觉)    两者同样是相通的,和谐 

这两句是两种感觉的相通,即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通感’’的概念 :

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 

Eg:

朱自清 《春》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本来花是香的,用嗅觉才能感受到,甜味只有用味觉感受,但是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以味觉写嗅觉,突破了语言的极限,增强读者的感受。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也是如此,既然问到了花香,就能感受到树上结满果实的景象。“仿佛”一词既是用了比喻又是用了通感。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2、“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三)布置作业

诗意而隽永的文字,需要细腻敏感的心灵;优雅而静美的景物,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试着用你独特而灵动的文字把美妙的景物描摹出来吧,你也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的美。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四)、小结: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我们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表达美的才情。如果同学们能经常用手中的笔,写出你所发现的美,你也会成朱自清的。希望大家平时多注意写作练习。

第三课时: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在散文百花园中独放异彩,其魅力令读者久久不能释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继承了古代文学作品讲究音乐美的传统,他的每一篇散文,都是优美的乐曲,诵读起来都如行云流水一般,或一咏三叹,或回环往复,或一泻千里,每一个字、词、语句,都是跳宕的充满灵性的音符。朱自清先生是语言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的搭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的修辞艺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出神入化。下面从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三个方面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一、音乐美 

(一)整齐的美 

(1)对偶的运用 

如:“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           《荷塘月色》 

作者描写天上的满月,由于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而不能“朗照”的夜景时,就用了对偶句式“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如果仅把淡云遮月描写成“小睡”,而不用“酣眠”与之相对,其艺术效果就不会这样强烈。 

(2)排比的运用 

排比句式可以使语句整齐,但不一定具有整齐的美,因为整齐的美还要求不雷同、不呆板。朱自清散文的排比句式就做到了这一点。如: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荷塘月色》 

作者十分巧妙地把四个排比分成两部分,一方面适应了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雷同。第三句中没用“我”字,使句子精炼而不杂沓,匀称而不呆板。 

(二)抑扬的美  

利用语音的平仄和句式错落有致的变化,构成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节奏上波涛起伏的音乐美感,这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1.协调平仄 

是指在诗歌或上下整齐的句子中讲究平仄相间、对应。这样的平仄相间、对应,能使语音起伏有致,产生抑扬顿挫的声律美。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匆匆》 

(2)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 《匆匆》 

例(1)中的“燕子”是仄平声,“杨柳”是平仄声,“桃花”是平平声。例(2)中的“去”是仄声,“来”是平声,“去来”是平仄声。以上的例子中,作者基本上做到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基本上平仄对应,显得起伏有致,和谐悦耳。 

2.长短句的运用 

一长一短或两长一短的句子搭配形式,也可以构成抑扬的美。如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淡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绿》

这段的句子是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一长,两短一长。这种节奏起伏很具美感。 

二、色彩美 

(一)朱自清运用色彩的基调是淡雅的,很少用浓墨重彩。 

如: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泛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朱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但淡淡的冷色,不能朗照的云, 《荷塘月色》整个景物描写就是以淡雅的月色为背景的,突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冷,静寂。 


展开余文
2.“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着灯,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是夜幕初垂,灯光刚明,光、烟霭、水波互相映衬的景象。等到灯火明亮时,碧阴阴的秦淮河又变成沉沉的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尔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二)在色彩的描写上,运用对比的手法。 

朱自清对散文的色彩描写表现在写景状物之时,常常能运用独到的眼光捕捉独特的瞬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进行色彩描写,给人以新奇之美感。 

在《背影》一文中,作者自然巧妙地用冷暖色相比。如: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②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父亲的黑帽,黑大马褂,深青色的棉袍,颜色都是深而冷的,隐隐地露出了当时的悲伤,惨淡之情。接着,作者在全文中安排了一个唯一的亮色“朱红”。在对比中,红红的桔子异常突出,恰似父亲那颗赤红的爱心。在家遭不幸,祸不单行,父子离别之际,这红色的反衬,增加了凄凉的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令人潸然泪下。 

三、修辞美 

辞格的使用 

1.比喻的大量使用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  

一组新奇的比喻,把荷花描绘得圆润有光泽,显得那么娇美、洁白。一个平凡而荒凉的荷花塘,到了朱自清的笔下就被描画成一个令人目眩神摇的境界,显得那么秀丽迷人。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塘月色》 

作者在写荷叶时,把“高出水面田田的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不仅写出了荷叶之“态”、之“色”,也赋予荷叶以情,似乎荷叶就要翩翩起舞了。 

2.通感和联想的连用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从表面上看,这些比喻都没有合常理。“清香”怎么会像“歌声”呢?月光下的“荷塘”像一“梦”,也令人惊讶。 把“光与影”比喻成“名曲”,更使人觉新奇。但读者如果仔细揣度一番,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生妙笔的神奇之处。以第一句为例:“清香”是断断续续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隐隐约约的,这两者都有幽雅迷离、疏忽飘渺的韵致,作者抓住的正是两者的神似之处。因此,这些通感手法的运用,在“无理”之中蕴涵着者匠心独运的精妙。作者是运用通感和比喻的手法造成感觉的转化,创造出鲜明的形象美。但感觉的移动是联想所起的作用,正是联想把沁人心脾的荷香同悠扬飘渺的歌声联系起来;把光影朦胧的月色与小提琴的美妙琴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享受。

结语:

歌德曾说,人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把他最美好的东西从心中统统掏出来。我们用了三个课时欣赏学习了这篇美文,相信大家也从中感受到朱自清先生心中最美好的东西。

 

白小白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班级管理我见 (九年级)
下一篇:《与你一起实现愿望》 班级工作日记(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