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083  
标签:教学论文
踏入阅读的百花园——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浅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从一年级学完拼音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读课外书。通过一年阅读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本学期,我继续在班级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并对如何搞好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做了一点粗浅的尝试:

一、从绘本入手,进入童话的绚丽世界  

    绘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有很多语文教师存在一种观点:低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应该阅读一些插图少,甚至没有插图的书籍,这样既可以巩固学过的字,又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到生字,一举两得。而在绘本中,插图占据了书的大部分版面,文字只起到一个辅助说明或简单提示的作用,学生的眼球全部被插图所吸引,就会像看动画片被编者“牵着鼻子走”, 并不需要开动脑筋。所以一些爱看图画书的孩子常常被嘲笑为“幼稚”或“小儿科”。

    其实这是对优秀绘本的一种误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需要图画来帮他们将书中的内容在脑海里进行建构。优秀的绘本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很多插图都是出自著名的儿童画家之手,让人赏心悦目。绘本的主题多种多样,有些保持着风趣幽默的风格,但同时又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或生活常识。如在《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这本书中,通过小鼹鼠不断的质问,分别告诉孩子们山羊、牛、猪、兔子、狗等动物粪便的不同形状。此类题材的书籍我们一般只能在科普读物中才能找到,而绘本得天独厚的形象优势和生动的语言特点是与追求真实、语言生硬的科普读物无法与之相媲美。再如《胖国王和瘦王后》、《蛀牙王子和眼镜公主》这两本图画书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象告诉了孩子们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比任何说教都要行之有效。还有一些绘本以一些凝重的话题作为主旨,如以爱为主题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以死亡为主题的《再见了,艾玛奶奶》、《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等;以性教育为主题的《我的小鸡鸡》,还有以战争为主题的《不是我的错》等。这些生命教育的主题通过绘本的演绎,变得简洁、轻松,并不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增加任何负担,留下任何阴影。

    除了上述绘本外,从一年级开始,笔者先后为学生提供了像《聪明豆系列》、《杨红樱系列》、《卡梅拉系列》、《神奇校车系列》等60多本国内外优秀绘本。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时,笔者采用“先扶后放”的办法:先通过投影仪边给孩子们展示书中的图片,边为他们朗读文字内容,并为他们解决一些独立阅读中容易遇到的困难;再针对书中的重点内容,提出一到两个问题进行共同探讨;最后把图书放在班级图书架上给学生借阅。每个学生对这些绘本都爱不释手,绘本成为他们最爱读的一类书籍。到了二年级下学期,我开始给学生看一些插图比较少的童话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但一直都坚持绘本的阅读,因为在笔者看来,这些体现儿童哲学的书籍是可以陪伴孩子们一生的阅读书籍。   

    二、从童话诗入手,领略儿童诗的独特意境 

    诗是心灵的火花,而儿童诗能开启孩子们的语文之门。在本文中,儿童诗是专指给儿童阅读的现代诗,古诗并不包括在内。儿童诗既不像妈妈哄孩子入睡时念的童谣那么简单,也不像一些长篇诗作那样高深莫测,它们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是对孩子们进行文学教育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的绝佳材料。在世界各国,有不少诗人或作家都在为儿童创作。如我国诗人金波、英国诗人米尔恩、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以诗歌为题材的课文并不是很多,就只有《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两只鸟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几首,很显然在数量上就不够充裕。而且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这些诗歌的兴趣并不浓厚,虽说也能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显得有些勉强和被动。如何提高学生对儿童诗的阅读和欣赏的兴趣呢?我觉得应该从诗歌本身的“趣”入手,只有生动有趣的诗歌才能调动学生阅读和朗读诗歌的浓厚兴趣。而在儿童诗中,笔者首先带学生一起欣赏和大声朗读的是“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歌形式表现童话故事的内容。但相比起普通的童话故事,它的语言更为精炼,意境更为优美,人物形象更为夸张,情节表现更为集中。笔者第一次为学生朗读的是台湾著名儿童作家方素珍写的《怎么办》:“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受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虽说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学生立刻被小虫和蚂蚁的形象和所作所为所吸引,读完之后都纷纷举手发言为诗中的小动物想办法。再如笔者为学生朗诵过的《章鱼看见什么都想要》这首诗歌当中,章鱼贪婪的形象被很巧妙地融入到它多手多脚的外形特点之中,学生读完之后都笑得前俯后仰,争先恐后地模仿起章鱼贪婪的样子。在尝到引导学生阅读童话诗的甜头之后,笔者又为学生提供了《蒲公英轻轻飞》、《让太阳长上的翅膀》、《幼儿朗诵诗歌300首》、《感动小学生的100首儿童诗》等几本诗集给学生阅读。这些书当中都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童话诗。在童话诗的带动下,孩子们也开始主动地阅读其他类型的儿童诗,如叙事诗、散文诗等。笔者把每天早自习的前十分钟定为班上的诗歌朗诵时间,有时教师为学生轻声朗诵,有时推荐学生来示范朗读。孩子们都非常珍惜这小段快乐的时光,朗诵诗歌时感情充沛,情绪高昂,课文朗诵的兴趣和水平也随之而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西游记》入手,感受四大名著的独特魅力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四颗奇珍异宝,它们气势恢宏,鸿篇巨制,具有永久的文化魅力。小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可以让他们了解历史,体会世间百态;而让低年级学生尽早接触四大名著,接受优秀古典文化的浸润,对学生的文学成长大有裨益。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在父母的帮助下阅读了《红楼梦》。虽然她最终并没有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但从《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上的记录来看,她小学阶段的作文行文流畅,还颇具有思想见地。我正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才决定指导班上的学生进行四大名著的阅读。但有所不同的是,笔者首选为学生选择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原因有三:其一,《西游记》人物形象鲜明,但人物关系对于其它三部名著来说较为简单,容易梳理;其二,它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组成,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因属于神话故事,也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三,很多学生在幼儿阶段就已经在电视节目中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唐僧的仁慈与与迂腐,孙悟空的机智与勇敢,猪八戒的贪吃与愚昧,沙僧的勤劳和憨厚等形象已初步在脑海里形成了印象,所以学生对阅读这本书的兴趣更为浓厚。但《西游记》的原著中大都是文言句式,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直接阅读原著并不现实。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有效性,笔者“从听入手,以听促读”,把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进程分为三个步骤:


展开全文阅读
    步骤一:听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孙敬修爷爷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一辈儿童节目播音员,他播讲的《西游记》选取了12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作为播讲内容,包括《猴王出世》、《大闹天宫》,《龙宫取宝》、《三打白骨精》等等。孙爷爷绘声绘色的讲述给学生留下来很深的印象,常常听到下课铃声响起还不肯离开教室。

    步骤二:看注音版《西游记》。这种版本的《西游记》经过编者的认真改写以后,去粗留精, 只留下了故事情节的主干,语言被转换为现代白话文并加以儿童化,浅显易懂;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可以直接查看拼音,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来说,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步骤三:看《西游记》的连环画。笔者班上选择的是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60册连环画《西游记》,这套连环画图文并茂,但在语言上比较忠实于原著。在书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 为了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采取轮读的方式,即全班四十四名学生,先按学生学号分别借给一到四十四号学生阅读。然后每天往后传一次,读第一集的同学改为读第二集,读四十四集的同学改为读第一集。

    通过这种“以听促读”的阅读步骤,孩子们对名著《西游记》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在班上举行的讲《西游记》故事比赛中,很多学生都有优秀的表现,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这种阅读模式我正准备迁移到另一部名著《三国演义》的阅读上。

    四、从《弟子规》入手,走入经典圣贤文化的神圣殿堂

   《大学》、《论语》、《老子》等古代先贤的作品,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变迁之后,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诵读经典的重要性已被我国的很多有识之士所认识和赞同,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诵读经典的热潮。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只要合理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并不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

    为切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在一年级时,笔者班上的学生朗诵的是三字为一句的古代蒙学教材《弟子规》。坚持每天下午到校后诵读二十分钟,回家后读十分钟,由家长督促并记录诵读情况。《弟子规》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齐诵、男女对诵、拍手诵,还能谱曲吟唱,再配上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三字经》还能融入到课间游戏当中,如我班学生把以往跳皮筋时所念的顺口溜“二五一、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也是笔者班上进行孝心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笔者班上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

到二年级时,学生则改为诵读清代的声律启蒙教材的《笠翁对韵》。或深情低吟,或击掌和声,或摇头晃脑,师生同诵,其乐无穷。让孩子们接受圣贤经典文化的浸润,用中华经典文化来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会让他们与母语更加亲近,并为他们的人生增添靓丽的一笔。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今网络提供了快捷的书讯,购书的方便和价格的优惠让人惊喜不已,一些优秀外国儿童作品的引入更让人应接不暇,一些儿童阅读指导书也应运而生,像梅子涵老师的《阅读儿童文学》,邱凤莲老师的《大声读给孩子听》等。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有效性阅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在我们的关注和帮助之下,一定能够在人生的旅程上通过阅读收获更多更多。

 

袁利云

标签:教学论文 踏入阅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继续教育反思 教师随笔
下一篇:《西游记》阅读练习 中考复习(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